'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努魯兒虎,蒙語脊樑的意思。綿長22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努魯兒虎山,彷彿真的是一條巨大的脊樑橫亙在遼寧西部與內蒙東南部,成為兩省的界山和老哈河與大淩河的分水嶺。努魯兒虎千米以上的主峰有30餘座,大青山就是其中之一。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努魯兒虎,蒙語脊樑的意思。綿長22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努魯兒虎山,彷彿真的是一條巨大的脊樑橫亙在遼寧西部與內蒙東南部,成為兩省的界山和老哈河與大淩河的分水嶺。努魯兒虎千米以上的主峰有30餘座,大青山就是其中之一。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具有近200年曆史的清代舉人許植椿宅邸。

有著舉人故里之稱的朝陽縣四五家子鄉三道溝村就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大青山下。

關於三道溝村的起源,史料是這樣記載的:遼代時的大漠契丹人在蒙古邊界安營紮寨,以清溝川為起點建築大廟,為供養廟裡的喇嘛和尚,周圍百姓墾荒種地,由此形成三道溝村。

群山環抱之中的三道溝村,街道與河道相依,峰巒疊嶂的山體、蔥鬱茂密的森林、保存完好的古梯田、錯落有致的民居,無不渾然天成,自然氣息濃郁,且又具有北方獨特的韻味。

三道溝村民居均以囤頂屋面、木樑、石材為主要特徵,建築風格以及建築雕飾,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底蘊。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努魯兒虎,蒙語脊樑的意思。綿長22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努魯兒虎山,彷彿真的是一條巨大的脊樑橫亙在遼寧西部與內蒙東南部,成為兩省的界山和老哈河與大淩河的分水嶺。努魯兒虎千米以上的主峰有30餘座,大青山就是其中之一。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具有近200年曆史的清代舉人許植椿宅邸。

有著舉人故里之稱的朝陽縣四五家子鄉三道溝村就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大青山下。

關於三道溝村的起源,史料是這樣記載的:遼代時的大漠契丹人在蒙古邊界安營紮寨,以清溝川為起點建築大廟,為供養廟裡的喇嘛和尚,周圍百姓墾荒種地,由此形成三道溝村。

群山環抱之中的三道溝村,街道與河道相依,峰巒疊嶂的山體、蔥鬱茂密的森林、保存完好的古梯田、錯落有致的民居,無不渾然天成,自然氣息濃郁,且又具有北方獨特的韻味。

三道溝村民居均以囤頂屋面、木樑、石材為主要特徵,建築風格以及建築雕飾,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底蘊。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被大山環抱的三道溝村。

在三道溝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存完好的清代舉人許植椿住宅。該住宅三進院落,第一進院子裡有三個拴馬樁,樁頭分別為龍、猴、獅子雕像,居中的拴馬樁上雕著一隻蹲坐的猴子,寓意為“馬上封侯”。七間帶有晚清時期建築風格的硬山式青瓦房古樸雅緻,房子是起脊式建築,房頂鑲嵌著魚鱗青瓦,瓦脊中央有兩對螭吻相對----據說螭吻是傳說中龍的九子之一,作為殿脊上的獸頭之形被古建築所用,每對螭吻連接著一個大大的方形錢紋構件。屋簷的瓦當和滴水上,都刻有精美圖案,所有瓦當上的蝴蝶圖案,都栩栩如生。房子兩窗之間的夾壁牆上,依然保留著原有的繪畫圖案,雖經風侵雨蝕,圖案的顏色和畫面,仍可依稀辨認。

這座舉人宅第如今成了三道溝村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目前這七間房屋由許氏兄弟後人居住。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努魯兒虎,蒙語脊樑的意思。綿長22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努魯兒虎山,彷彿真的是一條巨大的脊樑橫亙在遼寧西部與內蒙東南部,成為兩省的界山和老哈河與大淩河的分水嶺。努魯兒虎千米以上的主峰有30餘座,大青山就是其中之一。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具有近200年曆史的清代舉人許植椿宅邸。

有著舉人故里之稱的朝陽縣四五家子鄉三道溝村就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大青山下。

關於三道溝村的起源,史料是這樣記載的:遼代時的大漠契丹人在蒙古邊界安營紮寨,以清溝川為起點建築大廟,為供養廟裡的喇嘛和尚,周圍百姓墾荒種地,由此形成三道溝村。

群山環抱之中的三道溝村,街道與河道相依,峰巒疊嶂的山體、蔥鬱茂密的森林、保存完好的古梯田、錯落有致的民居,無不渾然天成,自然氣息濃郁,且又具有北方獨特的韻味。

三道溝村民居均以囤頂屋面、木樑、石材為主要特徵,建築風格以及建築雕飾,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底蘊。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被大山環抱的三道溝村。

在三道溝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存完好的清代舉人許植椿住宅。該住宅三進院落,第一進院子裡有三個拴馬樁,樁頭分別為龍、猴、獅子雕像,居中的拴馬樁上雕著一隻蹲坐的猴子,寓意為“馬上封侯”。七間帶有晚清時期建築風格的硬山式青瓦房古樸雅緻,房子是起脊式建築,房頂鑲嵌著魚鱗青瓦,瓦脊中央有兩對螭吻相對----據說螭吻是傳說中龍的九子之一,作為殿脊上的獸頭之形被古建築所用,每對螭吻連接著一個大大的方形錢紋構件。屋簷的瓦當和滴水上,都刻有精美圖案,所有瓦當上的蝴蝶圖案,都栩栩如生。房子兩窗之間的夾壁牆上,依然保留著原有的繪畫圖案,雖經風侵雨蝕,圖案的顏色和畫面,仍可依稀辨認。

這座舉人宅第如今成了三道溝村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目前這七間房屋由許氏兄弟後人居住。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舉人故居前的拴馬樁,寓意“馬上封侯”。

據許氏家譜記載,道光甲10年(1844年),許植椿和許植桐兄弟二人分別考中了舉人和秀才,這七間瓦房便由其兄弟二人在道光甲辰年間所建。相傳,其兄許植春曾受到道光獎賞,得御賜洛陽牡丹一株,名曰狀元紅。許植椿用馬拉鐵輪車,行程28 天,從京城運回老家,栽植在宅院裡,精心養護,視為珍寶。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努魯兒虎,蒙語脊樑的意思。綿長22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努魯兒虎山,彷彿真的是一條巨大的脊樑橫亙在遼寧西部與內蒙東南部,成為兩省的界山和老哈河與大淩河的分水嶺。努魯兒虎千米以上的主峰有30餘座,大青山就是其中之一。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具有近200年曆史的清代舉人許植椿宅邸。

有著舉人故里之稱的朝陽縣四五家子鄉三道溝村就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大青山下。

關於三道溝村的起源,史料是這樣記載的:遼代時的大漠契丹人在蒙古邊界安營紮寨,以清溝川為起點建築大廟,為供養廟裡的喇嘛和尚,周圍百姓墾荒種地,由此形成三道溝村。

群山環抱之中的三道溝村,街道與河道相依,峰巒疊嶂的山體、蔥鬱茂密的森林、保存完好的古梯田、錯落有致的民居,無不渾然天成,自然氣息濃郁,且又具有北方獨特的韻味。

三道溝村民居均以囤頂屋面、木樑、石材為主要特徵,建築風格以及建築雕飾,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底蘊。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被大山環抱的三道溝村。

在三道溝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存完好的清代舉人許植椿住宅。該住宅三進院落,第一進院子裡有三個拴馬樁,樁頭分別為龍、猴、獅子雕像,居中的拴馬樁上雕著一隻蹲坐的猴子,寓意為“馬上封侯”。七間帶有晚清時期建築風格的硬山式青瓦房古樸雅緻,房子是起脊式建築,房頂鑲嵌著魚鱗青瓦,瓦脊中央有兩對螭吻相對----據說螭吻是傳說中龍的九子之一,作為殿脊上的獸頭之形被古建築所用,每對螭吻連接著一個大大的方形錢紋構件。屋簷的瓦當和滴水上,都刻有精美圖案,所有瓦當上的蝴蝶圖案,都栩栩如生。房子兩窗之間的夾壁牆上,依然保留著原有的繪畫圖案,雖經風侵雨蝕,圖案的顏色和畫面,仍可依稀辨認。

這座舉人宅第如今成了三道溝村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目前這七間房屋由許氏兄弟後人居住。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舉人故居前的拴馬樁,寓意“馬上封侯”。

據許氏家譜記載,道光甲10年(1844年),許植椿和許植桐兄弟二人分別考中了舉人和秀才,這七間瓦房便由其兄弟二人在道光甲辰年間所建。相傳,其兄許植春曾受到道光獎賞,得御賜洛陽牡丹一株,名曰狀元紅。許植椿用馬拉鐵輪車,行程28 天,從京城運回老家,栽植在宅院裡,精心養護,視為珍寶。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170年前清朝道光皇帝御賜的狀元紅牡丹,現在依然枝繁葉茂。

這株牡丹在許家世代相傳,至今已有170多年曆史。現養在許家第八代後人許潤忱老人的院子裡。許潤忱老人告訴記者,這株牡丹文革時曾被作為封建餘孽剷除,不想第二年春天又有新芽發出,被許家後人悄悄保護起來,現已有140多株。如今牡丹高約 1.3 米,冠徑展開約 3 米,花朵最大直徑約 18 到 20 釐米,一年最多可開 300 多朵,開放的狀元紅牡丹榮容華貴,芬芳四溢。每年5月,來自各地觀賞古牡丹的驢友、遊人和攝影愛好者絡繹不絕,有時一天多達近千人。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努魯兒虎,蒙語脊樑的意思。綿長22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努魯兒虎山,彷彿真的是一條巨大的脊樑橫亙在遼寧西部與內蒙東南部,成為兩省的界山和老哈河與大淩河的分水嶺。努魯兒虎千米以上的主峰有30餘座,大青山就是其中之一。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具有近200年曆史的清代舉人許植椿宅邸。

有著舉人故里之稱的朝陽縣四五家子鄉三道溝村就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大青山下。

關於三道溝村的起源,史料是這樣記載的:遼代時的大漠契丹人在蒙古邊界安營紮寨,以清溝川為起點建築大廟,為供養廟裡的喇嘛和尚,周圍百姓墾荒種地,由此形成三道溝村。

群山環抱之中的三道溝村,街道與河道相依,峰巒疊嶂的山體、蔥鬱茂密的森林、保存完好的古梯田、錯落有致的民居,無不渾然天成,自然氣息濃郁,且又具有北方獨特的韻味。

三道溝村民居均以囤頂屋面、木樑、石材為主要特徵,建築風格以及建築雕飾,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底蘊。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被大山環抱的三道溝村。

在三道溝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存完好的清代舉人許植椿住宅。該住宅三進院落,第一進院子裡有三個拴馬樁,樁頭分別為龍、猴、獅子雕像,居中的拴馬樁上雕著一隻蹲坐的猴子,寓意為“馬上封侯”。七間帶有晚清時期建築風格的硬山式青瓦房古樸雅緻,房子是起脊式建築,房頂鑲嵌著魚鱗青瓦,瓦脊中央有兩對螭吻相對----據說螭吻是傳說中龍的九子之一,作為殿脊上的獸頭之形被古建築所用,每對螭吻連接著一個大大的方形錢紋構件。屋簷的瓦當和滴水上,都刻有精美圖案,所有瓦當上的蝴蝶圖案,都栩栩如生。房子兩窗之間的夾壁牆上,依然保留著原有的繪畫圖案,雖經風侵雨蝕,圖案的顏色和畫面,仍可依稀辨認。

這座舉人宅第如今成了三道溝村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目前這七間房屋由許氏兄弟後人居住。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舉人故居前的拴馬樁,寓意“馬上封侯”。

據許氏家譜記載,道光甲10年(1844年),許植椿和許植桐兄弟二人分別考中了舉人和秀才,這七間瓦房便由其兄弟二人在道光甲辰年間所建。相傳,其兄許植春曾受到道光獎賞,得御賜洛陽牡丹一株,名曰狀元紅。許植椿用馬拉鐵輪車,行程28 天,從京城運回老家,栽植在宅院裡,精心養護,視為珍寶。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170年前清朝道光皇帝御賜的狀元紅牡丹,現在依然枝繁葉茂。

這株牡丹在許家世代相傳,至今已有170多年曆史。現養在許家第八代後人許潤忱老人的院子裡。許潤忱老人告訴記者,這株牡丹文革時曾被作為封建餘孽剷除,不想第二年春天又有新芽發出,被許家後人悄悄保護起來,現已有140多株。如今牡丹高約 1.3 米,冠徑展開約 3 米,花朵最大直徑約 18 到 20 釐米,一年最多可開 300 多朵,開放的狀元紅牡丹榮容華貴,芬芳四溢。每年5月,來自各地觀賞古牡丹的驢友、遊人和攝影愛好者絡繹不絕,有時一天多達近千人。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清代舉人許植椿的詩稿手跡。

在許家宅第,許氏後人將他們輾轉找到的許植椿詩稿手跡展示給記者,記者翻到其中一首《遊鳳凰山》:“遊人乘馬出香街,渡過淩河上石崖。塔聳危巖紅日近,佛眠古洞白雲埋。逢僧說法情難合,與容聯吟韻恰諧。鐘響數聲歸路晚,再將月色賞茅齋。”陪記者採訪的朝陽縣城建局村鎮科科長於洪波告訴記者,如今,在朝陽鳳凰山朝陽洞門上,依然可以看到當年許植椿題寫的一副楹聯:“塔聳危巖紅日近,佛眠古洞白雲埋”。

村民們祖祖輩輩十分好學,都把學習文化知識當做一種樂趣,”張雲龍對記者說。

許氏一族書香門第,其後輩多為飽讀詩書之人,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都不乏其人。而村裡的人受其影響也都熱愛讀書,現在每家每戶都有大學生,有的一家有三名大學生,遠近聞名的“狀元村”。

66歲的許樹義是許氏第6代傳人,雖然只有小學文化,卻酷愛書法繪畫和詩詞,耕種之餘,最愛舞文弄墨。前些年,許樹義也想外出打工,被鄉黨委書記冷振民阻攔,讓他安心書畫,並在舉人宅第為他佈置了一間畫室。如今許樹義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民書法家,其作品經常被北京、河北等地慕名而來的客人買走收藏。

許氏第六代傳人許樹義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自幼痴迷書畫,目前被許多地遊客收藏。

而許氏的第7代傳人75歲的許許洪夫也在先人的宅第開了一間古色古香的書館,無償教授村裡的孩子讀書、學習書法字畫,傳承著舉人的文脈及風範。

在距舉人宅第不遠大青山下,有一棵夫妻古桑樹,據說已經一千多歲了。如今兩棵樹已經完完全全地長到了一起,需6個人才能環抱過來,更神奇的是這棵樹上有7種不同形狀的葉子,引來方圓幾百裡的百姓前來朝拜,樹旁的小廟裡香火極旺。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努魯兒虎,蒙語脊樑的意思。綿長22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多米的努魯兒虎山,彷彿真的是一條巨大的脊樑橫亙在遼寧西部與內蒙東南部,成為兩省的界山和老哈河與大淩河的分水嶺。努魯兒虎千米以上的主峰有30餘座,大青山就是其中之一。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具有近200年曆史的清代舉人許植椿宅邸。

有著舉人故里之稱的朝陽縣四五家子鄉三道溝村就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大青山下。

關於三道溝村的起源,史料是這樣記載的:遼代時的大漠契丹人在蒙古邊界安營紮寨,以清溝川為起點建築大廟,為供養廟裡的喇嘛和尚,周圍百姓墾荒種地,由此形成三道溝村。

群山環抱之中的三道溝村,街道與河道相依,峰巒疊嶂的山體、蔥鬱茂密的森林、保存完好的古梯田、錯落有致的民居,無不渾然天成,自然氣息濃郁,且又具有北方獨特的韻味。

三道溝村民居均以囤頂屋面、木樑、石材為主要特徵,建築風格以及建築雕飾,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底蘊。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被大山環抱的三道溝村。

在三道溝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存完好的清代舉人許植椿住宅。該住宅三進院落,第一進院子裡有三個拴馬樁,樁頭分別為龍、猴、獅子雕像,居中的拴馬樁上雕著一隻蹲坐的猴子,寓意為“馬上封侯”。七間帶有晚清時期建築風格的硬山式青瓦房古樸雅緻,房子是起脊式建築,房頂鑲嵌著魚鱗青瓦,瓦脊中央有兩對螭吻相對----據說螭吻是傳說中龍的九子之一,作為殿脊上的獸頭之形被古建築所用,每對螭吻連接著一個大大的方形錢紋構件。屋簷的瓦當和滴水上,都刻有精美圖案,所有瓦當上的蝴蝶圖案,都栩栩如生。房子兩窗之間的夾壁牆上,依然保留著原有的繪畫圖案,雖經風侵雨蝕,圖案的顏色和畫面,仍可依稀辨認。

這座舉人宅第如今成了三道溝村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目前這七間房屋由許氏兄弟後人居住。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舉人故居前的拴馬樁,寓意“馬上封侯”。

據許氏家譜記載,道光甲10年(1844年),許植椿和許植桐兄弟二人分別考中了舉人和秀才,這七間瓦房便由其兄弟二人在道光甲辰年間所建。相傳,其兄許植春曾受到道光獎賞,得御賜洛陽牡丹一株,名曰狀元紅。許植椿用馬拉鐵輪車,行程28 天,從京城運回老家,栽植在宅院裡,精心養護,視為珍寶。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170年前清朝道光皇帝御賜的狀元紅牡丹,現在依然枝繁葉茂。

這株牡丹在許家世代相傳,至今已有170多年曆史。現養在許家第八代後人許潤忱老人的院子裡。許潤忱老人告訴記者,這株牡丹文革時曾被作為封建餘孽剷除,不想第二年春天又有新芽發出,被許家後人悄悄保護起來,現已有140多株。如今牡丹高約 1.3 米,冠徑展開約 3 米,花朵最大直徑約 18 到 20 釐米,一年最多可開 300 多朵,開放的狀元紅牡丹榮容華貴,芬芳四溢。每年5月,來自各地觀賞古牡丹的驢友、遊人和攝影愛好者絡繹不絕,有時一天多達近千人。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清代舉人許植椿的詩稿手跡。

在許家宅第,許氏後人將他們輾轉找到的許植椿詩稿手跡展示給記者,記者翻到其中一首《遊鳳凰山》:“遊人乘馬出香街,渡過淩河上石崖。塔聳危巖紅日近,佛眠古洞白雲埋。逢僧說法情難合,與容聯吟韻恰諧。鐘響數聲歸路晚,再將月色賞茅齋。”陪記者採訪的朝陽縣城建局村鎮科科長於洪波告訴記者,如今,在朝陽鳳凰山朝陽洞門上,依然可以看到當年許植椿題寫的一副楹聯:“塔聳危巖紅日近,佛眠古洞白雲埋”。

村民們祖祖輩輩十分好學,都把學習文化知識當做一種樂趣,”張雲龍對記者說。

許氏一族書香門第,其後輩多為飽讀詩書之人,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都不乏其人。而村裡的人受其影響也都熱愛讀書,現在每家每戶都有大學生,有的一家有三名大學生,遠近聞名的“狀元村”。

66歲的許樹義是許氏第6代傳人,雖然只有小學文化,卻酷愛書法繪畫和詩詞,耕種之餘,最愛舞文弄墨。前些年,許樹義也想外出打工,被鄉黨委書記冷振民阻攔,讓他安心書畫,並在舉人宅第為他佈置了一間畫室。如今許樹義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民書法家,其作品經常被北京、河北等地慕名而來的客人買走收藏。

許氏第六代傳人許樹義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自幼痴迷書畫,目前被許多地遊客收藏。

而許氏的第7代傳人75歲的許許洪夫也在先人的宅第開了一間古色古香的書館,無償教授村裡的孩子讀書、學習書法字畫,傳承著舉人的文脈及風範。

在距舉人宅第不遠大青山下,有一棵夫妻古桑樹,據說已經一千多歲了。如今兩棵樹已經完完全全地長到了一起,需6個人才能環抱過來,更神奇的是這棵樹上有7種不同形狀的葉子,引來方圓幾百裡的百姓前來朝拜,樹旁的小廟裡香火極旺。

探訪遼寧古村落!舉人故里三道溝,書香繚繞“狀元村”

1300年高齡的夫妻古桑樹,需6人才能環抱,更神奇的是樹上有8、9種形狀不同的葉子。

歷史悠久的三道溝村,傳統文化也源遠流長,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表演,要數秧歌黃河陣。

自小生長在四五家子鄉的冷振民告訴記者,跑黃河很早就在三道溝流傳了,每年正月村民跑黃河陣都會吸引附近的人來觀看。跑黃河陣時,上百個村民裝扮成古時的各種英雄人物,手裡拿著蠟燭或者燈籠隨著鑼鼓不停地變換各種陣型,場面十分震撼。

黃河陣相傳是武王伐紂時遇到的奇陣。據說,趙公明被姜子牙用釘頭七箭射死後,其號稱三道姑的三個妹妹為兄報仇,借用聞太師六百大漢擺成九曲黃河陣與姜子牙大戰。此陣九曲十八彎,易守難攻,使姜子牙的兵將損失慘重。無奈,他只得上崑崙山上請出道教祖師元始天尊和老子才破了此陣。如今,村民們在春節期間跑黃河,寓意已經轉為消災解難,護佑一方風調雨順、吉祥平安。

如需轉載,請與遼寧日報聯繫。未經遼寧日報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