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梁元帝 寧靜 植物 詩歌 中國當代美文 2019-08-05
"

盛夏深處,草木葳蕤自有一番妙意,行走在鄉間的阡陌上,蟲鳴響野。從蓮葉間擠出來的清風忽左忽右,帶來陣陣靈潤甘甜的涼爽,簡單的日子也沾染上灑逸悠閒,舒適而愜意。

"

盛夏深處,草木葳蕤自有一番妙意,行走在鄉間的阡陌上,蟲鳴響野。從蓮葉間擠出來的清風忽左忽右,帶來陣陣靈潤甘甜的涼爽,簡單的日子也沾染上灑逸悠閒,舒適而愜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徜徉在滿目的田田蓮葉間,參差其間的蓮花潔白靜好,情不自禁的對蓮感嘆有加:出淤泥仍婉兮清揚;處紅塵紛蕪仍靜然自好,溫婉端淑依舊明心見性;這或許就是禪的境界。

其實,修行的人生何嘗不似蓮的一夏?

"

盛夏深處,草木葳蕤自有一番妙意,行走在鄉間的阡陌上,蟲鳴響野。從蓮葉間擠出來的清風忽左忽右,帶來陣陣靈潤甘甜的涼爽,簡單的日子也沾染上灑逸悠閒,舒適而愜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徜徉在滿目的田田蓮葉間,參差其間的蓮花潔白靜好,情不自禁的對蓮感嘆有加:出淤泥仍婉兮清揚;處紅塵紛蕪仍靜然自好,溫婉端淑依舊明心見性;這或許就是禪的境界。

其實,修行的人生何嘗不似蓮的一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素雅是蓮的最美

若有人問,夏日最為討喜的植物是誰?我想非蓮莫屬了。蓮是一種生長極快的草本植物,春日,空曠的田間,只零星冒出一些很是不起眼的枝幹,一到夏日來看,擠擠挨挨長滿田園,正如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寫蓮的詩詞,我還是喜歡南朝梁元帝蕭繹作的《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亭亭的紫莖立於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白色的蓮花朵朵素雅,點綴層疊的蓮葉,多喜人的物種。你看,越是平常簡單的花朵越是令人敬佩。

"

盛夏深處,草木葳蕤自有一番妙意,行走在鄉間的阡陌上,蟲鳴響野。從蓮葉間擠出來的清風忽左忽右,帶來陣陣靈潤甘甜的涼爽,簡單的日子也沾染上灑逸悠閒,舒適而愜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徜徉在滿目的田田蓮葉間,參差其間的蓮花潔白靜好,情不自禁的對蓮感嘆有加:出淤泥仍婉兮清揚;處紅塵紛蕪仍靜然自好,溫婉端淑依舊明心見性;這或許就是禪的境界。

其實,修行的人生何嘗不似蓮的一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素雅是蓮的最美

若有人問,夏日最為討喜的植物是誰?我想非蓮莫屬了。蓮是一種生長極快的草本植物,春日,空曠的田間,只零星冒出一些很是不起眼的枝幹,一到夏日來看,擠擠挨挨長滿田園,正如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寫蓮的詩詞,我還是喜歡南朝梁元帝蕭繹作的《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亭亭的紫莖立於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白色的蓮花朵朵素雅,點綴層疊的蓮葉,多喜人的物種。你看,越是平常簡單的花朵越是令人敬佩。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千百年來,寫蓮的作品俯首皆是,蓮不因人的讚美而迷失自我,孤傲存於世。相反如繁雜的塵世中一股清流,純樸、自潔;如素雅天然的女子,眉無點而翠,無傾國之姿,只是秀色清顏、素姿靜態,足矣抵過俗世萬千風物。

此不正是蓮的寫照嗎?只要內心清明無暇,又何懼生長環境的汙濁!

浮世萬千,如水中探月。厭倦了凡塵糾葛,我更願是一株平凡的蓮草,不在意闌珊的生活,選擇簡潔、素雅的生存方式,自在安然的過完餘生。

"

盛夏深處,草木葳蕤自有一番妙意,行走在鄉間的阡陌上,蟲鳴響野。從蓮葉間擠出來的清風忽左忽右,帶來陣陣靈潤甘甜的涼爽,簡單的日子也沾染上灑逸悠閒,舒適而愜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徜徉在滿目的田田蓮葉間,參差其間的蓮花潔白靜好,情不自禁的對蓮感嘆有加:出淤泥仍婉兮清揚;處紅塵紛蕪仍靜然自好,溫婉端淑依舊明心見性;這或許就是禪的境界。

其實,修行的人生何嘗不似蓮的一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素雅是蓮的最美

若有人問,夏日最為討喜的植物是誰?我想非蓮莫屬了。蓮是一種生長極快的草本植物,春日,空曠的田間,只零星冒出一些很是不起眼的枝幹,一到夏日來看,擠擠挨挨長滿田園,正如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寫蓮的詩詞,我還是喜歡南朝梁元帝蕭繹作的《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亭亭的紫莖立於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白色的蓮花朵朵素雅,點綴層疊的蓮葉,多喜人的物種。你看,越是平常簡單的花朵越是令人敬佩。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千百年來,寫蓮的作品俯首皆是,蓮不因人的讚美而迷失自我,孤傲存於世。相反如繁雜的塵世中一股清流,純樸、自潔;如素雅天然的女子,眉無點而翠,無傾國之姿,只是秀色清顏、素姿靜態,足矣抵過俗世萬千風物。

此不正是蓮的寫照嗎?只要內心清明無暇,又何懼生長環境的汙濁!

浮世萬千,如水中探月。厭倦了凡塵糾葛,我更願是一株平凡的蓮草,不在意闌珊的生活,選擇簡潔、素雅的生存方式,自在安然的過完餘生。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蓮開見悟性

《無量壽軌》說:“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也即‘蓮開見悟性’。人有了蓮的心境,就會顯現佛性。

蓮開一夏,人生一世。

花開見悟性。怎麼悟?悟在哪裡?

繁盛的田野,一朵蓮花是悟,悟出有香、淨、我、樂四德。

寂寥無聲的雨夜,一滴雨是悟。宋代詞人蔣捷,在僧舍悟出順其自然便是大道。人總有生離死別,隨緣而聚,隨緣而散;就如那窗外的雨,在階前點點滴滴直到天明,任誰也改變不了雨下或者不下。

"

盛夏深處,草木葳蕤自有一番妙意,行走在鄉間的阡陌上,蟲鳴響野。從蓮葉間擠出來的清風忽左忽右,帶來陣陣靈潤甘甜的涼爽,簡單的日子也沾染上灑逸悠閒,舒適而愜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徜徉在滿目的田田蓮葉間,參差其間的蓮花潔白靜好,情不自禁的對蓮感嘆有加:出淤泥仍婉兮清揚;處紅塵紛蕪仍靜然自好,溫婉端淑依舊明心見性;這或許就是禪的境界。

其實,修行的人生何嘗不似蓮的一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素雅是蓮的最美

若有人問,夏日最為討喜的植物是誰?我想非蓮莫屬了。蓮是一種生長極快的草本植物,春日,空曠的田間,只零星冒出一些很是不起眼的枝幹,一到夏日來看,擠擠挨挨長滿田園,正如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寫蓮的詩詞,我還是喜歡南朝梁元帝蕭繹作的《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亭亭的紫莖立於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白色的蓮花朵朵素雅,點綴層疊的蓮葉,多喜人的物種。你看,越是平常簡單的花朵越是令人敬佩。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千百年來,寫蓮的作品俯首皆是,蓮不因人的讚美而迷失自我,孤傲存於世。相反如繁雜的塵世中一股清流,純樸、自潔;如素雅天然的女子,眉無點而翠,無傾國之姿,只是秀色清顏、素姿靜態,足矣抵過俗世萬千風物。

此不正是蓮的寫照嗎?只要內心清明無暇,又何懼生長環境的汙濁!

浮世萬千,如水中探月。厭倦了凡塵糾葛,我更願是一株平凡的蓮草,不在意闌珊的生活,選擇簡潔、素雅的生存方式,自在安然的過完餘生。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蓮開見悟性

《無量壽軌》說:“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也即‘蓮開見悟性’。人有了蓮的心境,就會顯現佛性。

蓮開一夏,人生一世。

花開見悟性。怎麼悟?悟在哪裡?

繁盛的田野,一朵蓮花是悟,悟出有香、淨、我、樂四德。

寂寥無聲的雨夜,一滴雨是悟。宋代詞人蔣捷,在僧舍悟出順其自然便是大道。人總有生離死別,隨緣而聚,隨緣而散;就如那窗外的雨,在階前點點滴滴直到天明,任誰也改變不了雨下或者不下。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色彩紛呈的世相,放下即是悟。

時光匆匆,了無痕跡;我們空空而來,又空空而去;何不放下心中的負重,無所欲求,日子當會寧靜怡然。

今日共蓮生,不是來年朵。

蓮花有生,年年開;世事無常,花不同。縱然花開萬千遍,卻再也不是往日的蓮。縱使再愛戀,得到的不過是滿眼空花。所以,當放下俗世萬般妄想執著,以一顆清淨慈悲的心面對生活,淡然面對每一個有緣無緣的人,日子便自在清淨。

心中有菩提,自度亦渡人。在流年裡讓自己變得冰清澄明。將無常當尋常,有相當無相,方能解脫羈絆,似流雲來去自由;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之境。

繁花似錦仍持初心,淡雲流水靜養心性,坦然面對花開花謝,享受歲月贈予的歡樂與痛苦,妄念俱滅,一念生蓮開,即得便是悟性。

"

盛夏深處,草木葳蕤自有一番妙意,行走在鄉間的阡陌上,蟲鳴響野。從蓮葉間擠出來的清風忽左忽右,帶來陣陣靈潤甘甜的涼爽,簡單的日子也沾染上灑逸悠閒,舒適而愜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徜徉在滿目的田田蓮葉間,參差其間的蓮花潔白靜好,情不自禁的對蓮感嘆有加:出淤泥仍婉兮清揚;處紅塵紛蕪仍靜然自好,溫婉端淑依舊明心見性;這或許就是禪的境界。

其實,修行的人生何嘗不似蓮的一夏?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素雅是蓮的最美

若有人問,夏日最為討喜的植物是誰?我想非蓮莫屬了。蓮是一種生長極快的草本植物,春日,空曠的田間,只零星冒出一些很是不起眼的枝幹,一到夏日來看,擠擠挨挨長滿田園,正如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寫蓮的詩詞,我還是喜歡南朝梁元帝蕭繹作的《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亭亭的紫莖立於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白色的蓮花朵朵素雅,點綴層疊的蓮葉,多喜人的物種。你看,越是平常簡單的花朵越是令人敬佩。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千百年來,寫蓮的作品俯首皆是,蓮不因人的讚美而迷失自我,孤傲存於世。相反如繁雜的塵世中一股清流,純樸、自潔;如素雅天然的女子,眉無點而翠,無傾國之姿,只是秀色清顏、素姿靜態,足矣抵過俗世萬千風物。

此不正是蓮的寫照嗎?只要內心清明無暇,又何懼生長環境的汙濁!

浮世萬千,如水中探月。厭倦了凡塵糾葛,我更願是一株平凡的蓮草,不在意闌珊的生活,選擇簡潔、素雅的生存方式,自在安然的過完餘生。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蓮開見悟性

《無量壽軌》說:“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也即‘蓮開見悟性’。人有了蓮的心境,就會顯現佛性。

蓮開一夏,人生一世。

花開見悟性。怎麼悟?悟在哪裡?

繁盛的田野,一朵蓮花是悟,悟出有香、淨、我、樂四德。

寂寥無聲的雨夜,一滴雨是悟。宋代詞人蔣捷,在僧舍悟出順其自然便是大道。人總有生離死別,隨緣而聚,隨緣而散;就如那窗外的雨,在階前點點滴滴直到天明,任誰也改變不了雨下或者不下。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色彩紛呈的世相,放下即是悟。

時光匆匆,了無痕跡;我們空空而來,又空空而去;何不放下心中的負重,無所欲求,日子當會寧靜怡然。

今日共蓮生,不是來年朵。

蓮花有生,年年開;世事無常,花不同。縱然花開萬千遍,卻再也不是往日的蓮。縱使再愛戀,得到的不過是滿眼空花。所以,當放下俗世萬般妄想執著,以一顆清淨慈悲的心面對生活,淡然面對每一個有緣無緣的人,日子便自在清淨。

心中有菩提,自度亦渡人。在流年裡讓自己變得冰清澄明。將無常當尋常,有相當無相,方能解脫羈絆,似流雲來去自由;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之境。

繁花似錦仍持初心,淡雲流水靜養心性,坦然面對花開花謝,享受歲月贈予的歡樂與痛苦,妄念俱滅,一念生蓮開,即得便是悟性。

蓮開一夏,人活一世

繁花萬千重,你我皆行人。一世昭華,亦只有剎那著意。多少恩愛,幾番輝煌,到底是灰飛煙滅、落魄歸塵。

到生命末了,很多人又會在紅塵道場苦苦自渡!何不如蓮,安靜生長,平凡度日……


作者:鄒謇

編輯:姚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