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①《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

有人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新華字典”。而我更覺得,它就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激活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①《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

有人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新華字典”。而我更覺得,它就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激活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前讀書時的稀裡糊塗,在這都能得到了澄清和梳理。· 你會津津有味地研究中國古人的星座學說、節氣、曆法。· 你會忍不住腦補古人生活的畫面:吃穿用度、住房車馬、音樂娛樂,真實有趣。· 看完這書,你對中國古代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再也不會被影視劇擾亂了對真實文化的認識。


如此,有辨別真偽的意識和能力,才是傳承優秀知識和文化的前提。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①《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

有人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新華字典”。而我更覺得,它就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激活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前讀書時的稀裡糊塗,在這都能得到了澄清和梳理。· 你會津津有味地研究中國古人的星座學說、節氣、曆法。· 你會忍不住腦補古人生活的畫面:吃穿用度、住房車馬、音樂娛樂,真實有趣。· 看完這書,你對中國古代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再也不會被影視劇擾亂了對真實文化的認識。


如此,有辨別真偽的意識和能力,才是傳承優秀知識和文化的前提。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②《語文講話》:幫你構建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

當我們談論語文的時候,其實在談什麼?

王力先生會告訴你,語文包含了“語音、語法、詞彙和文字”。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①《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

有人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新華字典”。而我更覺得,它就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激活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前讀書時的稀裡糊塗,在這都能得到了澄清和梳理。· 你會津津有味地研究中國古人的星座學說、節氣、曆法。· 你會忍不住腦補古人生活的畫面:吃穿用度、住房車馬、音樂娛樂,真實有趣。· 看完這書,你對中國古代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再也不會被影視劇擾亂了對真實文化的認識。


如此,有辨別真偽的意識和能力,才是傳承優秀知識和文化的前提。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②《語文講話》:幫你構建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

當我們談論語文的時候,其實在談什麼?

王力先生會告訴你,語文包含了“語音、語法、詞彙和文字”。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注:書中,還附上了《古代漢語常識》《文言的學習》等四篇對語文學習大有裨益的文章。

你可能會心生厭煩:“明明我們從小就上語文課,為何還要再讀語文呢?

一個人如果對語言文字一知半解,會遇到很多阻礙而難以克服。構建相對完整、系統的認知框架,建立自己的語言知識系統,很有必要。

這本書,就能幫你構建起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從此,你會對中國語言,有了煥然一新的體認。

· 簡單地說,談吐時,你發音更清晰、遣詞造句更講究準確;· 書寫時,由於對語言結構的認識有所提升,文字會更通暢、更有吸引力。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鞏固語言能力的學生、文字工作者、涉及文書崗位的朋友們,必讀此書。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①《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

有人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新華字典”。而我更覺得,它就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激活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前讀書時的稀裡糊塗,在這都能得到了澄清和梳理。· 你會津津有味地研究中國古人的星座學說、節氣、曆法。· 你會忍不住腦補古人生活的畫面:吃穿用度、住房車馬、音樂娛樂,真實有趣。· 看完這書,你對中國古代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再也不會被影視劇擾亂了對真實文化的認識。


如此,有辨別真偽的意識和能力,才是傳承優秀知識和文化的前提。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②《語文講話》:幫你構建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

當我們談論語文的時候,其實在談什麼?

王力先生會告訴你,語文包含了“語音、語法、詞彙和文字”。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注:書中,還附上了《古代漢語常識》《文言的學習》等四篇對語文學習大有裨益的文章。

你可能會心生厭煩:“明明我們從小就上語文課,為何還要再讀語文呢?

一個人如果對語言文字一知半解,會遇到很多阻礙而難以克服。構建相對完整、系統的認知框架,建立自己的語言知識系統,很有必要。

這本書,就能幫你構建起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從此,你會對中國語言,有了煥然一新的體認。

· 簡單地說,談吐時,你發音更清晰、遣詞造句更講究準確;· 書寫時,由於對語言結構的認識有所提升,文字會更通暢、更有吸引力。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鞏固語言能力的學生、文字工作者、涉及文書崗位的朋友們,必讀此書。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③《詩詞格律》:懂了格律,你能才懂詩詞的精妙

都說“讀詩百遍,其義自見”,其實未必。不懂寫詩作詞的規則,怕是永遠都不懂詩詞的精妙。

詩詞格律,好比是詩詞人“帶著鐐銬跳舞”的那個鐐銬。成敗優劣,都在於你能否通曉了格律,能否自如地讓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字為你所用。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①《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

有人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新華字典”。而我更覺得,它就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激活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前讀書時的稀裡糊塗,在這都能得到了澄清和梳理。· 你會津津有味地研究中國古人的星座學說、節氣、曆法。· 你會忍不住腦補古人生活的畫面:吃穿用度、住房車馬、音樂娛樂,真實有趣。· 看完這書,你對中國古代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再也不會被影視劇擾亂了對真實文化的認識。


如此,有辨別真偽的意識和能力,才是傳承優秀知識和文化的前提。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②《語文講話》:幫你構建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

當我們談論語文的時候,其實在談什麼?

王力先生會告訴你,語文包含了“語音、語法、詞彙和文字”。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注:書中,還附上了《古代漢語常識》《文言的學習》等四篇對語文學習大有裨益的文章。

你可能會心生厭煩:“明明我們從小就上語文課,為何還要再讀語文呢?

一個人如果對語言文字一知半解,會遇到很多阻礙而難以克服。構建相對完整、系統的認知框架,建立自己的語言知識系統,很有必要。

這本書,就能幫你構建起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從此,你會對中國語言,有了煥然一新的體認。

· 簡單地說,談吐時,你發音更清晰、遣詞造句更講究準確;· 書寫時,由於對語言結構的認識有所提升,文字會更通暢、更有吸引力。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鞏固語言能力的學生、文字工作者、涉及文書崗位的朋友們,必讀此書。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③《詩詞格律》:懂了格律,你能才懂詩詞的精妙

都說“讀詩百遍,其義自見”,其實未必。不懂寫詩作詞的規則,怕是永遠都不懂詩詞的精妙。

詩詞格律,好比是詩詞人“帶著鐐銬跳舞”的那個鐐銬。成敗優劣,都在於你能否通曉了格律,能否自如地讓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字為你所用。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作為一代語言學大師,深諳其道。他結合詩詞格律的種類、平仄、對仗、用韻、節奏,把詩詞的奧祕和美逐步拆分展示。

我看完此書,不過做了5、6頁紙的筆記,卻似打通了經脈。再去讀詩、品詞,舒暢得很,也忍不住想要動手寫詩。

"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3 年9 月6日第 B02 版,有刪節)


1984年的春天,84歲的王力開始編撰一部他心中“理想的字典”。這也將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備的古漢語字典。計劃中的字典120萬言,鴻篇鉅製。誕生在抗戰歲月中的這一宿願,在他心中醞釀了近半個世紀,而他已垂垂老矣。這位84歲的中國語言學的奇才,那年春天開始,早上8點研墨,每天連續伏案8到10小時,任何與寫作無關的事他不聞不問,只有助手和妻子拖他吃飯時才小歇一下。他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邁進。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大師》欄目推出的一期紀錄片《王力》的片頭解說詞。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中文系學生非常熟悉的《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1900年出生在廣西博白縣岐山坡村。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

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王國維對這個愛好文學的年輕人說:“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為著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王力跟了“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學語言學。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在法國學習是自費的。王力想賣文為生。他開始翻譯法國文學,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他的譯稿。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審是葉聖陶。葉聖陶先生對他的書評價很高,他認為王力的文章“翻譯得雅,文筆非常好”,所以葉聖陶先生說:“他的書來一本我們出一本。”後來王力在法國的學費就是葉聖陶先生給的。

王力於1932年歸國回到清華,教授語言學課,看到當時國內語法學研究死氣沉沉,他感覺到大部分都是套英語語法。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字沒有文法可言,王力沉痛地寫道:

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字不通,已成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應用本國的文字,在西洋是很少見的事。從前的人喜歡用古人的熟語,不合傳統習慣的就叫做不通,所以中國文法就在冥冥中受了保護。現在呢,大家趨向解放與自由,於是中國文法也像中國人的道德一般地彷徨歧路,有破壞而無建設。

1935年,王力呼籲政府支持中央研究院或教育部牽頭制定一部標準文法。他認為5年可以製成草案,3年精細修訂,“8年之後,我們將有一部文法。”儘管想法很好,作呼籲的也遠不止王力一人,但這樣的工作卻遲遲沒有啟動。第二年,王力寫了《中國文法學初探》,倡言拋棄模仿,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工具,從漢語的現實中尋求語言規律。

此文幾乎是他扛起中國語言學研究重擔的宣言。

但就在這時,盧溝橋槍響了,日本全面侵華。北平淪陷,王力隨清華一起流亡南下。流亡路上,王力愈加感受到中國文化學術和人民所陷入的危境。兩個月的跋涉,王力一家到長沙。後來王力一家輾轉來到昆明,在昆明龍頭村的歲月裡,王力白天備課授課,晚上寫作。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王力一夜未眠。在抗戰流亡的艱苦歲月中,王力的研究已經在語法、音韻、詞彙、詩律、方言各領域全面鋪開,並計劃著中國語言學的未來。王力著文:“咱們對於抗戰建國,沒有必勝必成的信念則已,否則咱們應該料想到中國語文有興盛的一日,那時節,漢語雖不一定能像英語一般走到人家中學的黑板上,至少人家的大學裡也會有漢語一科,和英法德俄諸語並重。那時節,咱們有沒有像《牛津字典》一樣的好字典給人看?有沒有像葉斯珀生或泊爾姆的英國語法一樣好的中國語法給人家看?中國語言學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我希望將來中國語言學界人才濟濟。”

剛復員的中山大學聘王力做文學院長,他提出的任職條件是,辦一個語言學系。果然中大由此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設計了教學大綱和主要課程,延請了方光燾、楊樹達、商承祚、岑祺祥等名家執教、講學。他自己除了授課,甚至還檢查樓道、廁所的衛生。

1950年,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中國第一批語言學大學生從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畢業。到1953年,4個年級在校生只有13個。到了夏天,7名學生畢業,實屬盛況空前。王力在家中為他們開歡送會。

到了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字改革以及各類掃盲和文教工作。這一年語言學系破天荒地招了兩位數的學生。新生剛入學,中山大學語言學系又整體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的學生李煒在採訪中說,“如果沒有當年的這個合併,就沒有今天的北京大學漢語言專業,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樣子,對整個語言學、語言學界,他都功不可沒。”

但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王力的研究和教學戛然而止。

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力說“九十里才算百里的一半,就因為最後的十里最艱難,而且最有價值”,“如果為狹隘的功利主義所矇蔽,急功近利,中國語言學就不會再有發展的前途。”但王力因此受到批判。這位60多歲的老人被抄家、批鬥,書稿查封,被髮往煤廠拉煤勞動改造。日記中他寫道,“不容於世”,“不見諒於骨肉”。“變化如此大,殊為痛苦不堪”。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堅持憑記憶中的材料進行思考、研究。被允許回家時,他便在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把白天勞動時打的腹稿寫下來。“文革”一結束,他拿出兩本書稿,一本《詩經韻讀》,一本《楚辭韻讀》。“文革”后王力還修訂了《漢語史稿》,1950年代撰寫的這部著作搭出了漢語歷史研究的大框架。最後在他84歲時將《漢語史稿》擴充和修訂成《漢語語音史》、《漢語語法史》、《漢語詞彙史》,完整呈現了漢語發展歷史。他為此用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

1984年王力生平最後一次回到中山大學。中大邀請他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題為“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的演講。5000人座位的紀念堂,竟來了12000人,把紀念堂四周的草坪都坐滿了。傅雨賢回憶說,“他一看密密麻麻那麼多人,他很感動啊!84歲了,結果他足足講了一個鐘頭。專業課一次12000多人聽,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我估計世界教育史上也沒有過,而且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公開課。”

1986年,王力辭世,他心中的字典最後在他學生手中完成,大家將它命名為《王力古漢語字典》。直到去世之前,王力每天還在從早到晚堅持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漢語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張雙棣回憶說,“後來他在一張紙上,一個信封上寫著,‘張雙棣答應幫我寫亥集,我做什麼呢,整天疲勞。’這是他的絕筆。”

就在王力去世的前一年夏天,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力文集》。他將10餘萬元稿費全部捐出,在北大設立“王力語言學獎金”。這是“文革”後最早的個人捐贈學術獎金,而他本人至今仍有“孤獨而有尊嚴”的美譽。

60多年光陰裡,以一人之熱血與毅力,竟可抵擋那個時代的動盪、學術的艱難,帶來如此豐碩的知識財富,讓人敬佩。

他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面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自信地解決自身的傳承問題,也最終推動了世界語言學的發展。

“漫道古稀加十歲,還將餘勇寫千篇”(王力 語)。王力先生的一生,成就卓然而無私付出,著作等身而謙虛如故。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樣一位大先生的作品,有什麼理由不值得推薦給你,不值得你我一讀再讀?

今天,我推薦的,便是從王力先生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套好書,包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語文講話》《詩詞格律》共三冊。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①《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

有人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新華字典”。而我更覺得,它就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文化最濃精華的小百科”,激活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前讀書時的稀裡糊塗,在這都能得到了澄清和梳理。· 你會津津有味地研究中國古人的星座學說、節氣、曆法。· 你會忍不住腦補古人生活的畫面:吃穿用度、住房車馬、音樂娛樂,真實有趣。· 看完這書,你對中國古代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再也不會被影視劇擾亂了對真實文化的認識。


如此,有辨別真偽的意識和能力,才是傳承優秀知識和文化的前提。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②《語文講話》:幫你構建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

當我們談論語文的時候,其實在談什麼?

王力先生會告訴你,語文包含了“語音、語法、詞彙和文字”。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 注:書中,還附上了《古代漢語常識》《文言的學習》等四篇對語文學習大有裨益的文章。

你可能會心生厭煩:“明明我們從小就上語文課,為何還要再讀語文呢?

一個人如果對語言文字一知半解,會遇到很多阻礙而難以克服。構建相對完整、系統的認知框架,建立自己的語言知識系統,很有必要。

這本書,就能幫你構建起漢語體系的完整框架。從此,你會對中國語言,有了煥然一新的體認。

· 簡單地說,談吐時,你發音更清晰、遣詞造句更講究準確;· 書寫時,由於對語言結構的認識有所提升,文字會更通暢、更有吸引力。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鞏固語言能力的學生、文字工作者、涉及文書崗位的朋友們,必讀此書。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③《詩詞格律》:懂了格律,你能才懂詩詞的精妙

都說“讀詩百遍,其義自見”,其實未必。不懂寫詩作詞的規則,怕是永遠都不懂詩詞的精妙。

詩詞格律,好比是詩詞人“帶著鐐銬跳舞”的那個鐐銬。成敗優劣,都在於你能否通曉了格律,能否自如地讓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字為你所用。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王力先生,作為一代語言學大師,深諳其道。他結合詩詞格律的種類、平仄、對仗、用韻、節奏,把詩詞的奧祕和美逐步拆分展示。

我看完此書,不過做了5、6頁紙的筆記,卻似打通了經脈。再去讀詩、品詞,舒暢得很,也忍不住想要動手寫詩。

王國維、梁啟超的學生,最後一位語言通才,激活了國人的文化基因


說說推薦的這套書的裝幀和設計,三本書無論從裝幀和設計上,均為同類書籍中最精美的版本。

用紙考究,印製精良,內文均選用優質純質紙張,光滑細膩,選用四號大字,生僻字均注有拼音和註釋,讀起來非常舒服。

堪稱瞭解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全面的入門參考書,也是北大中文系的指定教材。

讀王力先生的書,可以讓一箇中國人真的配得上自己血脈裡流傳的文化底蘊。

希望有了這套書,你會離美好的自己更近一步。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立即進入購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