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戀愛 婚諮師妃梓 2019-07-18
"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矛盾的,包括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

很多人都容易在感情中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那就是不能容忍衝突,覺得對方和自己起爭執就是不夠愛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是家庭背景,生長環境,教育經歷等等,是有太多不同的,那麼這些不同,肯定會造成一些不理解,所以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不吵架的“真愛”。

01

人和人之間產生親密關係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需要和被需要。

舉例來說,比如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是需要你的喜歡被迴應,你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充滿期待的,如果他對你有所迴應,你們之間的關係會升溫,反之,如果你不是他所需要的,這段關係便會終止。

任何親密關係,都離不開需要和被需要的循環。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而這個人可以隨時隨地讓你找到,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這個人可以每天晚上接你下班,送你回家,在你晚上害怕的時候陪你,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而這個人可以瞭解你內心的想法,他懂你的世界,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一個人往往需求越多,越容易和其他人產生親密關係。

之前一個關注我的女孩,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她在宿舍的人緣並不好?仔細瞭解之後,發現她並不是人緣不好,而是和宿舍其他人的距離感太強了。

她是一個看起來很獨立的女孩,經常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幾乎不和宿舍其他人一起,別人讓她幫忙,她也都儘量幫忙,但是她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就 從來都說不出口。

她對別人的需求很少,幾乎沒有需求,所以她和宿舍其他人總是有種距離感,並不能像真正的朋友可以打打鬧鬧,可以大方的說出自己的需求。

當然,這種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你事事都想要請求別人的幫助,別人也會厭煩。

或者你只是需要一點安慰,而對方給了你太多,反而會讓你的心裡有壓力。

所以,只有當需要和被需要良性循環的時候,親密關係就可以產生了。

"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矛盾的,包括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

很多人都容易在感情中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那就是不能容忍衝突,覺得對方和自己起爭執就是不夠愛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是家庭背景,生長環境,教育經歷等等,是有太多不同的,那麼這些不同,肯定會造成一些不理解,所以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不吵架的“真愛”。

01

人和人之間產生親密關係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需要和被需要。

舉例來說,比如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是需要你的喜歡被迴應,你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充滿期待的,如果他對你有所迴應,你們之間的關係會升溫,反之,如果你不是他所需要的,這段關係便會終止。

任何親密關係,都離不開需要和被需要的循環。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而這個人可以隨時隨地讓你找到,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這個人可以每天晚上接你下班,送你回家,在你晚上害怕的時候陪你,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而這個人可以瞭解你內心的想法,他懂你的世界,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一個人往往需求越多,越容易和其他人產生親密關係。

之前一個關注我的女孩,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她在宿舍的人緣並不好?仔細瞭解之後,發現她並不是人緣不好,而是和宿舍其他人的距離感太強了。

她是一個看起來很獨立的女孩,經常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幾乎不和宿舍其他人一起,別人讓她幫忙,她也都儘量幫忙,但是她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就 從來都說不出口。

她對別人的需求很少,幾乎沒有需求,所以她和宿舍其他人總是有種距離感,並不能像真正的朋友可以打打鬧鬧,可以大方的說出自己的需求。

當然,這種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你事事都想要請求別人的幫助,別人也會厭煩。

或者你只是需要一點安慰,而對方給了你太多,反而會讓你的心裡有壓力。

所以,只有當需要和被需要良性循環的時候,親密關係就可以產生了。

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02

當我們想要和這個人產生親密關係的時候,就會對對方產生需求,並加以期待,滿足則會開心,反之就會難過,感覺自己的心理受到了打擊。

你之所以感到受傷,就是因為你想要的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你並不喜歡對方,你自然不會期待對方對你產生感情;

如果你是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自然也不希望別人用瑣事來麻煩你;

如果你並不需要別人認同你的觀點,你自然也不會同別人爭論,覺得別人怎麼想都和你無關。

所以這種傷害就是因為別人沒有滿足你的需求所造成的。而這種需要越是強烈,越是緊迫,那麼心理受傷的程度自然也就更深。

有個道理大家應該都很明白,我們需要的恰恰就是自己所缺少的。

當我們需要很多人認同自己的時候,大概率是自己不夠自信;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ta身上吸引你的那個點,往往就是自己身上沒有,卻又想要擁有的點。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非常獨立的人,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有能力保護自己,也更有信心相信,即使不需要別人也能過好自己的生活,這種人你很難傷到ta,因為ta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

所以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如果在關係發展中,完全沒有衝突,沒有吵架,他們是沒有真正體會過親密關係的。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情侶,在一起的時候天天吵架,一旦分開,關係就會緩和很多。

03

當你的需求,沒有被對方滿足,就感覺受到了傷害,如果你仍然抱有期待,就會和對方產生所謂的衝突。

如果你沒有期待了,你會用逃避,離開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正式因為你還抱有希望,抱有期待,所以你會用起衝突的方式,想要更加引起對方的注意。

所以當你覺得你內心是生氣、憤怒的,說明你的潛意識裡,還是認為對方是有可能滿足你的,真正的放棄所產生的態度應該是失望、無助等。

就像真正的離開,都是悄悄的,而不是大張旗鼓的。

打個比方來說,你為什麼總是喜歡和男朋友吵架?因為你希望他滿足你的某些要求,而他沒有做到,但你又希望他去做到。

吵架,冷戰等各種形式的衝突,其實潛意識裡,仍然是因為你還需要對方,是你相信對方仍然可以滿足你,所以你想用更激烈的方式,讓對方對你妥協,繼續讓對方滿足你。

"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矛盾的,包括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

很多人都容易在感情中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那就是不能容忍衝突,覺得對方和自己起爭執就是不夠愛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是家庭背景,生長環境,教育經歷等等,是有太多不同的,那麼這些不同,肯定會造成一些不理解,所以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不吵架的“真愛”。

01

人和人之間產生親密關係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需要和被需要。

舉例來說,比如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是需要你的喜歡被迴應,你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充滿期待的,如果他對你有所迴應,你們之間的關係會升溫,反之,如果你不是他所需要的,這段關係便會終止。

任何親密關係,都離不開需要和被需要的循環。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而這個人可以隨時隨地讓你找到,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這個人可以每天晚上接你下班,送你回家,在你晚上害怕的時候陪你,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而這個人可以瞭解你內心的想法,他懂你的世界,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一個人往往需求越多,越容易和其他人產生親密關係。

之前一個關注我的女孩,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她在宿舍的人緣並不好?仔細瞭解之後,發現她並不是人緣不好,而是和宿舍其他人的距離感太強了。

她是一個看起來很獨立的女孩,經常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幾乎不和宿舍其他人一起,別人讓她幫忙,她也都儘量幫忙,但是她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就 從來都說不出口。

她對別人的需求很少,幾乎沒有需求,所以她和宿舍其他人總是有種距離感,並不能像真正的朋友可以打打鬧鬧,可以大方的說出自己的需求。

當然,這種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你事事都想要請求別人的幫助,別人也會厭煩。

或者你只是需要一點安慰,而對方給了你太多,反而會讓你的心裡有壓力。

所以,只有當需要和被需要良性循環的時候,親密關係就可以產生了。

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02

當我們想要和這個人產生親密關係的時候,就會對對方產生需求,並加以期待,滿足則會開心,反之就會難過,感覺自己的心理受到了打擊。

你之所以感到受傷,就是因為你想要的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你並不喜歡對方,你自然不會期待對方對你產生感情;

如果你是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自然也不希望別人用瑣事來麻煩你;

如果你並不需要別人認同你的觀點,你自然也不會同別人爭論,覺得別人怎麼想都和你無關。

所以這種傷害就是因為別人沒有滿足你的需求所造成的。而這種需要越是強烈,越是緊迫,那麼心理受傷的程度自然也就更深。

有個道理大家應該都很明白,我們需要的恰恰就是自己所缺少的。

當我們需要很多人認同自己的時候,大概率是自己不夠自信;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ta身上吸引你的那個點,往往就是自己身上沒有,卻又想要擁有的點。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非常獨立的人,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有能力保護自己,也更有信心相信,即使不需要別人也能過好自己的生活,這種人你很難傷到ta,因為ta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

所以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如果在關係發展中,完全沒有衝突,沒有吵架,他們是沒有真正體會過親密關係的。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情侶,在一起的時候天天吵架,一旦分開,關係就會緩和很多。

03

當你的需求,沒有被對方滿足,就感覺受到了傷害,如果你仍然抱有期待,就會和對方產生所謂的衝突。

如果你沒有期待了,你會用逃避,離開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正式因為你還抱有希望,抱有期待,所以你會用起衝突的方式,想要更加引起對方的注意。

所以當你覺得你內心是生氣、憤怒的,說明你的潛意識裡,還是認為對方是有可能滿足你的,真正的放棄所產生的態度應該是失望、無助等。

就像真正的離開,都是悄悄的,而不是大張旗鼓的。

打個比方來說,你為什麼總是喜歡和男朋友吵架?因為你希望他滿足你的某些要求,而他沒有做到,但你又希望他去做到。

吵架,冷戰等各種形式的衝突,其實潛意識裡,仍然是因為你還需要對方,是你相信對方仍然可以滿足你,所以你想用更激烈的方式,讓對方對你妥協,繼續讓對方滿足你。

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04

需要這件事,可以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也可以毀了一段親密關係。

上面瞭解到,你需要別人,別人滿足你,慢慢就可以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如果需要過多,索求過度呢?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但同時也決定了我們自身是有侷限的,你有滿足不了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有無法滿足你的時候。

而當一個人完全不需要別人的時候,那麼ta的世界也一定是孤獨的。

所以說,需要也是有個度的,無論是過多還是過少,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是一種傷害。

而這個度,這個量,又是很難把握的,你並不知道對方所能承受的範圍是多少。

所以衝突的產生是必然的,只有和諧,沒有衝突的親密關係是不存在的!

有衝突,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需要和被需要,幾乎不可能完全就那麼合適,所以不用去逃避,倒不如借這個機會,去了解對方。

就像在矛盾原理中,矛盾關係就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是既衝突,卻又親密的關係,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

05

那麼應該怎麼在親密關係中處理這種需要和被需要的關係呢?

P1-正視衝突

要明白在任何一段親密關係中,衝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逃避,更不是膚淺的認為是對方不愛自己了,而是學會反思自己,比如是不是自己要求的太多,或者是標準太高了?

然後利用這些衝突,慢慢探索出適合你們之間適合解決衝突的方法,比如消除,比如接納,比如使用。

P2-正視需求

如果你是需要親密關係的人,那麼就一定會存在需要,有需要是非常正常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既不要成為只會付出,不會索求的人,也不要成為只會索求不願付出的人。

P3-正視他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滿足你任何一個需求,那是神,不是人。假如說對方,有時候並沒有滿足你的需求,也不用太過著急,或者過於傷心,感情中不能只有感性,也是需要理性分析的。

比如,他為什麼沒有滿足你?你有沒有正視過對方的需求?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真的瞭解嗎?

想要維持一段好的親密關係,就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不可能只接受它積極的一面,而去迴避它消極的方面,你需要明白的是,好好正視負面,利用負面,一樣可以增進你們之間的情感,關鍵還是方法論。

"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矛盾的,包括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

很多人都容易在感情中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那就是不能容忍衝突,覺得對方和自己起爭執就是不夠愛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是家庭背景,生長環境,教育經歷等等,是有太多不同的,那麼這些不同,肯定會造成一些不理解,所以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不吵架的“真愛”。

01

人和人之間產生親密關係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需要和被需要。

舉例來說,比如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是需要你的喜歡被迴應,你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充滿期待的,如果他對你有所迴應,你們之間的關係會升溫,反之,如果你不是他所需要的,這段關係便會終止。

任何親密關係,都離不開需要和被需要的循環。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而這個人可以隨時隨地讓你找到,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這個人可以每天晚上接你下班,送你回家,在你晚上害怕的時候陪你,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而這個人可以瞭解你內心的想法,他懂你的世界,那麼你就會跟他產生親密。

一個人往往需求越多,越容易和其他人產生親密關係。

之前一個關注我的女孩,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她在宿舍的人緣並不好?仔細瞭解之後,發現她並不是人緣不好,而是和宿舍其他人的距離感太強了。

她是一個看起來很獨立的女孩,經常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幾乎不和宿舍其他人一起,別人讓她幫忙,她也都儘量幫忙,但是她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就 從來都說不出口。

她對別人的需求很少,幾乎沒有需求,所以她和宿舍其他人總是有種距離感,並不能像真正的朋友可以打打鬧鬧,可以大方的說出自己的需求。

當然,這種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你事事都想要請求別人的幫助,別人也會厭煩。

或者你只是需要一點安慰,而對方給了你太多,反而會讓你的心裡有壓力。

所以,只有當需要和被需要良性循環的時候,親密關係就可以產生了。

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02

當我們想要和這個人產生親密關係的時候,就會對對方產生需求,並加以期待,滿足則會開心,反之就會難過,感覺自己的心理受到了打擊。

你之所以感到受傷,就是因為你想要的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你並不喜歡對方,你自然不會期待對方對你產生感情;

如果你是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自然也不希望別人用瑣事來麻煩你;

如果你並不需要別人認同你的觀點,你自然也不會同別人爭論,覺得別人怎麼想都和你無關。

所以這種傷害就是因為別人沒有滿足你的需求所造成的。而這種需要越是強烈,越是緊迫,那麼心理受傷的程度自然也就更深。

有個道理大家應該都很明白,我們需要的恰恰就是自己所缺少的。

當我們需要很多人認同自己的時候,大概率是自己不夠自信;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ta身上吸引你的那個點,往往就是自己身上沒有,卻又想要擁有的點。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非常獨立的人,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有能力保護自己,也更有信心相信,即使不需要別人也能過好自己的生活,這種人你很難傷到ta,因為ta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

所以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如果在關係發展中,完全沒有衝突,沒有吵架,他們是沒有真正體會過親密關係的。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情侶,在一起的時候天天吵架,一旦分開,關係就會緩和很多。

03

當你的需求,沒有被對方滿足,就感覺受到了傷害,如果你仍然抱有期待,就會和對方產生所謂的衝突。

如果你沒有期待了,你會用逃避,離開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正式因為你還抱有希望,抱有期待,所以你會用起衝突的方式,想要更加引起對方的注意。

所以當你覺得你內心是生氣、憤怒的,說明你的潛意識裡,還是認為對方是有可能滿足你的,真正的放棄所產生的態度應該是失望、無助等。

就像真正的離開,都是悄悄的,而不是大張旗鼓的。

打個比方來說,你為什麼總是喜歡和男朋友吵架?因為你希望他滿足你的某些要求,而他沒有做到,但你又希望他去做到。

吵架,冷戰等各種形式的衝突,其實潛意識裡,仍然是因為你還需要對方,是你相信對方仍然可以滿足你,所以你想用更激烈的方式,讓對方對你妥協,繼續讓對方滿足你。

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04

需要這件事,可以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也可以毀了一段親密關係。

上面瞭解到,你需要別人,別人滿足你,慢慢就可以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如果需要過多,索求過度呢?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但同時也決定了我們自身是有侷限的,你有滿足不了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有無法滿足你的時候。

而當一個人完全不需要別人的時候,那麼ta的世界也一定是孤獨的。

所以說,需要也是有個度的,無論是過多還是過少,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是一種傷害。

而這個度,這個量,又是很難把握的,你並不知道對方所能承受的範圍是多少。

所以衝突的產生是必然的,只有和諧,沒有衝突的親密關係是不存在的!

有衝突,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需要和被需要,幾乎不可能完全就那麼合適,所以不用去逃避,倒不如借這個機會,去了解對方。

就像在矛盾原理中,矛盾關係就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是既衝突,卻又親密的關係,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

05

那麼應該怎麼在親密關係中處理這種需要和被需要的關係呢?

P1-正視衝突

要明白在任何一段親密關係中,衝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逃避,更不是膚淺的認為是對方不愛自己了,而是學會反思自己,比如是不是自己要求的太多,或者是標準太高了?

然後利用這些衝突,慢慢探索出適合你們之間適合解決衝突的方法,比如消除,比如接納,比如使用。

P2-正視需求

如果你是需要親密關係的人,那麼就一定會存在需要,有需要是非常正常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既不要成為只會付出,不會索求的人,也不要成為只會索求不願付出的人。

P3-正視他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滿足你任何一個需求,那是神,不是人。假如說對方,有時候並沒有滿足你的需求,也不用太過著急,或者過於傷心,感情中不能只有感性,也是需要理性分析的。

比如,他為什麼沒有滿足你?你有沒有正視過對方的需求?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真的瞭解嗎?

想要維持一段好的親密關係,就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不可能只接受它積極的一面,而去迴避它消極的方面,你需要明白的是,好好正視負面,利用負面,一樣可以增進你們之間的情感,關鍵還是方法論。

親密關係——親密與衝突相輔相成

PS: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挽回,可以私信或者留言,我來教你們怎麼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