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雙宋被爆離婚,要說這對cp當初可是娛樂圈最被看好的一對金童玉女。兩個人因拍攝韓劇《太陽的後裔》而結識,進而攜手走向了婚姻。

然而偶像劇再美,終究還是敵不過平凡的日子。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朱光潛先生在《談性愛問題》一文中說:結婚和成立家庭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人們就應該在裡面希冀快樂,且努力產生快樂。到了夫妻實在不能相容而家庭無幸福可言時,在劃清責任的條件下離婚是道德與法律都應該允許而且提倡的。

如今兩人既已決定和平分手,我們唯有祝福各自安好。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談性愛問題》

朱光潛

這問題的重要性是無可否認的。聖人說得好:“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許多人的活動和企圖,仔細分析起來,多少都與這兩種基本的生活要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整個的人類文化動態也大半圍著這兩個軸心旋轉。單提男女關係來說,沒有它,世間就要少去許多糾紛,文藝就要少去一個重要的母題,社會必是另樣,歷史也必是另樣。但是許多人對這樣重要的問題偏愛扮面孔,不肯拿它來鄭重地談、鄭重地想。已往少數哲學家如盧梭、康德、斯賓諾莎諸人對這問題所發表的議論,依叔本華看,都很膚淺。至於一般人的觀念更不免為迷信、偏見和偽善所混亂。許多負教養之責的父母和師長對這問題簡直有些畏懼,諱莫如深,彷彿以為男女關係生來是與淫穢相連的,青年人千萬沾染不得,最好把他們矇蔽住。其實你愈不使他們沾染而他們偏愈愛沾染;對這重要問題你想他們安於愚昧,他們就須得償付愚昧的代價。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從生物學的觀點看,這問題本很簡單。有生之倫執著最牢固的是生命,最強烈的本能是叔本華所說的生命意志。首先是個體生命。我們掙扎、營求、竭力勞心,都無非是要個體生命在物質方面得到維持、發展、安全、舒適;在精神方面得到真善美諸價值所給的快慰。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都在“謀生”。但是個體生命是不能永久執著的,生的盡頭都是死。長生不但是一個不能實現的理想,而且也不是一個好理想。你試想:從開天闢地到世界末日,假如老是一代人在活著,世界不就成為一池死水?一代過去了,就有另一代繼著來,生生不息,不主故常,所以變化無端,生髮無窮。這是造化的巧妙安排。懂得這巧妙,我們就明白種族不朽何以勝似個體長生,種族生命何以重於個體生命,種族生命意志何以強於個體生命意志。男女相悅,說來說去,只是種族生命意志的表現。種族生命意志就是一般人所謂“性慾”。“愛”是一個較好聽的名詞,凡是男女間的愛都不免帶有性慾成分。你儘管相信你的愛是“純潔的”、“心靈的”、“精神的”,骨子裡都是無數億萬年遺傳下來的那一點性的衝動在作祟,你要與你所愛的人配合,你要傳種。你不敢承認這點,因為你的老祖宗除了遺傳給你這一點性的衝動以外,還遺傳給你一些相反的力量——關於性愛的“特怖”(taboo),你的腦筋裡裝滿著性愛性交是淫穢的、可羞的、不道德的之類觀念。其實,你須得知道:假如這一點性的衝動被閹割了,人道就會滅絕。人除著愛上帝以外,沒有另一種心靈活動,比男人愛女人或女人愛男人那一點熱忱,更值得叫作“神聖”,因為那是對於“不朽”的希求,是要把人人所寶貴的生命繼續不斷地綿延下去。

傳種的要求驅遣著兩性相愛,這是人與禽獸所公同的。但是有兩個因素使性愛問題在人類社會中由簡單變為很複雜。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第一個因素是社會的。社會所賴以維持的是倫理、宗教、法律和風俗習慣所釀成的禮法,“男女居室,人之大倫”,沒有禮法更不足以維持。關於男女關係的禮法大約起於下列兩種:第一是防止爭端。性慾是最強烈的本能,而性慾的對象雖有選擇,卻無限制。一個人可以有許多對象,而許多人也可以同有一個對象。男愛女或不愛,女愛男或不愛。假如一個人讓自己的性慾做主,不受任何制裁,“爭風”和“逼奸”之類事態就會把社會的秩序弄得天翻地覆。因此每個社會對於男女交接和婚姻都有一套成文和不成文的法典。例如一夫一妻,憑媒嫁娶,尊重貞操,懲處姦淫之類。其次是劃清責任。戀愛的正常歸宿是婚姻,婚姻的正常歸宿是生兒養女,成立家庭。有了家庭就有家庭的責任。生活要維持,子女要教養。性的衝動是飄忽遊離的,常要求新花樣與新口胃,而家庭責任卻需要夫妻固定拘守,“一與之齊,終身不改”。假如一個人隨意雜交,隨意生兒養女,慾望滿足了,就丟開配偶兒女而別開生面,他所丟下來的責任給誰負擔呢?在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這種不負責的行為是不能不受裁製的。世界也有人夢想廢除家庭的烏托邦,在那裡面男女關係有絕對的自由,但是這恐怕永遠是夢想,男女配合的最終目的原來就在生養子女,不在快一時之意:家庭是種族蔓延所必需的暖室,為了快一時之意而忘了那快意行為的最終目的,破壞達到那目的的最適宜的路徑,那是違反自然的鐵律。

因為上述兩種社會的力量,人類兩性配合不能全憑性慾指使,取雜交方式。他一方面須滿足自然需要,一方面也要滿足社會需要。自然需要傾向於自由發洩,社會需要卻傾向於防閒節制。這種防閒節制對於個體有時不免是痛苦,但就全局著想,有健康的社會生命才能保障個體生命與種族生命。性慾要求原來在綿延種族生命,到了它危害到種族生命所藉以保障的社會生命時,它就失去了本來作用,於理是應受制止的。這道理本很淺顯,許多人卻沒有認清,感到社會的防閒節制不方便,便罵“禮教吃人”。極端的個人主義常是極端的自私主義,這是一端。同時,我們自然也須承認社會的防閒節制的方式也有失去它的本來作用的時候。社會常在變遷,甲型社會的禮法不一定適用於乙型社會,一個社會已經由甲型變到乙型時,甲型的禮法往往本著習慣的惰性留存在乙型社會裡,有如盲腸,不但無用,甚至發炎生病。原始社會所遺留下來的關於性的“特怖”,如“男女授受不親”、“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望門守節”、孕婦產婦不潔淨帶災星之類,在現代已如盲腸,都很顯然。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第二個使人類兩性問題變複雜的因素是心理的。從個體方面看,異性的尋求、結合、生育都是消耗與犧牲,自私是人類天性,純粹是消耗犧牲的事是很少有人肯幹的。於此造化又有一個很巧妙的安排,使這消耗與犧牲的事帶有極大的快感。人們追求異性,骨子裡本為傳種,而表面上卻現得為自己求慾望的滿足。戀愛的人們,像叔本華所說的,常在“錯覺”(illusion)裡過活。當其未達目的時,彷彿世間沒有比這更快意的事,到了種子播出去了,回思雖了無餘味,而性慾的驅遣卻不因此而滅殺其熱力,還是源源湧現,挾著排山倒海的力量東奔西竄。它的遭遇有順有逆,有常有變,縱橫流轉中與其他事物發生關係複雜微妙至不可想象,而身當其衝者的心理變遷也隨之幻化無端。近代有幾個著名學者如韋斯特· 馬克(West Maik)、埃利斯(H. Ellis)、弗洛伊德(Freud)諸人對性愛心理所發表的著作幾至汗牛充棟。在這篇短文裡我們無法把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都描繪出來,只能略舉數端,以示梗概。

男女相愛與審美意識有密切關係,這是盡人皆知的。我們在這裡所指的倒不在男愛女美、女愛男美那一點,因為那很明顯,無用申述。我們所指的是相愛相交那事情本身的藝術化。人為萬物之靈,雖處處受自然需要驅遣,卻時時要超過自然需要而做自由活動,較高尚的企圖如文藝、宗教、哲學之類多起於此。舉個淺例來說,盛水用壺是一種自然需要,可是人不以此為足,卻費心力去求壺的美觀。美觀非實用所必需,卻是心靈自由伸展所不可無。人在男女關係方面也是如此。男女間事,如果止於禽獸的階層上,那是極平凡而粗淺的。只須看雞犬,在交合的那一頃刻間它們服從性慾的驅遣,有如奴隸服從主子之恭順,其不可逃免性有如命運之堅強,它們簡直不是自己的主宰,一股衝動來,就如懸崖縱馬,一衝而下,毫不繞彎子,也毫不講體面。人要把這件自然需要所逼迫的事弄得比較“體面”些,不那樣脫皮露骨,於是有許多遮蓋,有許多粉飾,有許多作態弄影,旁敲側擊,男女交際間的禮儀和技巧大半是粗俗事情的文雅化,做得太過分了,固不免帶著許多虛偽與欺詐;做得恰到好處時,卻可以娛目賞心。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實用需要壺盛水,審美意識進一步要求壺的美觀,美觀與實用在此仍並行不悖。再進一步,壺可以放棄它的實用而成為古董、純粹的藝術品;如果拿它來盛水,就不免殺風景,男女的愛也有同樣的演進。在動物階層,它只是為生殖傳種一個實用目的,繼之它成為一種帶有藝術性的活動,再進一步它就成為一種純粹的藝術,徒供賞玩。愛於是與性慾在表面上分為兩事,許多人只是“為愛而愛”,就只在愛的本身那一點快樂上流連體會,否認愛還有借肉體結合而傳種那一個骯髒的作用。愛於是成為“柏拉圖式的”、純潔的、心靈的、神聖的,至於性慾活動則被視為肉體的、淫穢的、可羞的、塵俗的。這觀念的形成始於耶穌教的重靈輕肉,終於十九世紀浪漫派文藝的“戀愛至上”觀。這種靈愛與肉愛的分別引起好些人的自尊心,激勵成好些思想、文藝和事業上的成就;同時,它也使好些人變成瘋狂,養成好些不康健的心理習慣。說得好聽一點,它起於性愛的淨化或“昇華”;說得不好聽一點,它是替一件極塵俗的事情掛上一個極高尚的幌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人心怎樣愛繞彎子,愛歪曲自然。近代變態心理學所供給的實例更多。它的起因,像弗洛伊德所說的,是自然與文化、性慾衝動與社會道德習俗的衝突。性慾衝動極力伸展,社會勢力極力壓抑。這衝突如果不得到正常的調整,性慾衝動就不免由意識域壓抑到潛意識域,雖是囚禁在那黑獄裡,卻仍躍躍欲試,冀圖破關脫獄。為著要逃避意識的檢查,取種種化裝。許多尋常行動,如做夢、說笑話、創作文藝、崇拜偶像、虐待弱小,以至於吮指頭、露大腿之類,在變態心理學家看,都可以是性慾化裝的表現。性慾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有如奔流,須有所傾瀉,正常的方式是傾瀉於異性對象;得不到正常對象傾瀉時,它或是決堤而氾濫橫流,釀成種種精神病症;或是改道旁馳,起昇華作用而致力於宗教、文藝、學術或事功。因此,人類活動——無論是個體的或社會的——幾乎沒有一件不可以在有形無形之中與性愛發生心理上的關聯。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這裡所說的只是一個極粗淺的梗概,從這種粗淺的梗概中我們已可以見出人類兩性關係問題如何複雜。要得到一個健康的性道德觀,我們需要近代科學所供給的關於性愛的各方面知識,一種性知識的啟蒙運動。我們一不能如道德學家和清教徒一味抹煞人性,對於性的活動施以過分嚴厲的裁製,原始時代的“特怖”更沒有保留的必要;二不能如浪漫派文藝作者滿口謳歌“戀愛至上”,把一件尋常事情捧到九霄雲外,使一般神經質軟弱的人們懸過高的希望,追攀不到,就陷於失望悲觀;三不能把戀愛婚姻完全看成個人的私行,與社會國家無關,任它絕對自由,絕對放縱。依我個人的主張,男女間事是一件極家常極平凡的事,我們須以寫實的態度和生物學的眼光去看它,不必把它看成神奇奧妙,也不必把它看成淫穢邪僻。我們每個人天生有傳種的機能、義務與權利。我們尋求異性,是要盡每個人都應盡的責任。一對男女成立戀愛或婚姻的關係時,只要不妨害社會秩序的合理要求,我們就用不著大驚小怪。這句話中的插句極重要:社會不能沒有裁製,而社會的裁製也必須合理。社會的合理裁製是指上文所說的防止爭端和劃清責任。爭婚、逼婚、亂倫、患傳染病結婚,結婚而放棄結婚的責任,這些便是法律所應禁止的。除了這幾項以外,社會如果再多嘴多舌,說這樣是傷風,那樣是敗俗,這樣是淫穢,那樣是奸邪,那就要在許多人的心理上起不必要的壓抑作用,釀成精神的變態,並且也引起許多人陽奉陰違,面子上仁義道德,骨子裡男盜女娼。在人生各方面,正常的生活才是健康的生活,在男女關係方面,正常的路徑是由戀愛而結婚,由結婚而生兒養女,把前一代的責任移交給後一代,使種族“於萬斯年”地綿延下去。傳種以外,結婚者的個人幸福也不應一筆勾銷。結婚和成立家庭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人們就應該在裡面希冀快樂,且努力產生快樂。到了夫妻實在不能相容而家庭無幸福可言時,在劃清責任的條件之下離婚是道德與法律都應該允許而且提倡的。

本文選自《美是一生的修行》

新書推薦

《美是一生的修行》

美學大師朱光潛以美為人生主題的散文精選集

飲食男女除了愛情,還有一天天的日子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美是一生的修行》是美學大師朱光潛以美為人生主題的散文精選集。收錄自《談美》《談修養》《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經典名篇外,還完整收錄了《生命》《慈慧殿三號》《後門大街》等罕見散文佳作。從修養、處世、情趣、成長等幾個方面來談美、談人生、談感悟,闡述人生就是一種尋美的歷程,人生之美,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能否欣賞與領略,尋出其中的趣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