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最近可能很多人都去看《千與千尋》了吧,我收拾東西到傍晚,跟安老師說電影看不看,安老師說看。

那個時候《千與千尋》的場子沒什麼好位置了,《玩具總動員4》的黃金場還空著。

那看《玩具總動員4》吧,評分也不低。

很多人說時隔多年還出來拍續作的都是圈錢,十有九雷,《玩具總動員4》沒讓我們失望,一個半小時的嬉笑打鬧,無數恰到好處的細節玩梗,值得一看。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以下為觀後感,不涉及劇透,但還是建議觀後再閱讀。

或者有經歷的人來讀。

01.

故事的末尾,胡迪放了手。

他沒有跟主人走,因為他終於明白,邦妮已經長大了,不需要他這個老玩具了。

很多時候他以為他為邦妮做的種種,不過是自作多情。在他放手的那一刻,看似他是放棄了,實際上是從執著中救回了自己。

電影散場,安老師問我:“所以這是失戀治癒片嗎?”

我說:“好像是,但也不只是。”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02.

愛情

這當然可以在愛情裡受用。

在愛情的一開始我們都像帥氣的警長一樣,被真愛和被尊重,我們彼此陪伴彼此忠誠。可伴隨著時間流逝,感情消散,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

感情不再了,我該怎麼辦?

面對著種種的不合適、冷淡甚至厭煩,許多人的反應和胡迪一樣,他一遍遍地做著不合時宜地事情,甚至拖自己往日的朋友下水,彰顯著對對方的忠貞與在乎,好像對方還需要著自己。

就像胡迪一遍遍地說自己是在對邦妮盡忠,好像邦妮很需要他一樣。可如果邦妮真的需要他,每天和他一起玩,又怎麼需要胡迪用語言來盡忠呢?

一如胡迪在隱隱發覺邦妮不要他這個老玩具了之後的花式“盡忠”,很多人在愛情裡或高調張揚,熱衷訴說對方有多需要自己,或在懷念裡度過自己的一天一天,不斷重複當初的美好,也不過是深情不再之後的垂死掙扎,早就沒有必要了。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而在他終於放下那些被需要、儀式感或是真情流露的回憶,他看似失戀了,卻獲得了全新的他自己。

某天,安可對我說:“其實某人也沒有那麼好,還是事業比較重要。”

我說:“安老師,歡迎回來。”

03.

父母

還有一個很相近的意向,是我們與父母。

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到了我們這個年齡,父母好像總是來找我們吵架。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我們宅在家裡,他嫌我們不出去社交難找對象,我們出去社交,他嫌我們回家太晚是不是學壞了;我們注重養生,他嫌我們不求上進,我們晚睡早起勤奮工作,他嫌我們太累不懂得照顧身體。我買衣服,他嫌我亂花錢,我旅遊,他怕我出門不安全,我養貓,他嫌我浪費時間精力……

終於有天我發現,我長大了,我可以獨立、妥善地處理好我身邊的大事小事,我再也不像年少時候那樣事事都求助爸媽;而爸媽老了,他們再也不能當我的英雄,為了遮風擋雨、保駕護航。

而當我向他們求助的事情越來越少,我們的交流越來越少,父母便愈發想要找一些話題,哪怕是看似沒事找茬的話題,來跟我產生聯繫。

他們就好像胡迪,在記不清第幾遍被邦妮遺留在壁櫥裡的時候,還一遍遍地說其實邦妮需要他。

他們再也不是我們帥帥的警長,而成了我們被遺忘在角落的玩具。

很多離了家的孩子,卻像拋棄幼時的玩具一樣,疏離了年邁了父母。胡迪可以去尋找新的主人,可以有牧羊女,而我們的父母,卻只有我們了。

而正如父母陪我們長大,也許我們要試著陪他們,找到新的依靠。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04.

理想

我認識一個男孩,他有很大很大的理想。

我喜歡聽他講他的理想,他未來的事業,他的生活,他會和怎樣的人一起共度餘生,他會住在什麼地方,身邊都是什麼樣的朋友。

他說他願意為他的理想放棄一切,包括他現在有的財富。

我說:“可如果那個理想永遠都不能實現呢?或者,你這輩子看不到呢?”

他往往岔開話題,不回答我。

在我更年少一點點的時候,我也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少年,我有很多很多的理想,我對這個世界有很多很多的期待。當這個世界或者身邊的事物、人不符合我的期待的時候,我會難過,或者憤怒。

直到有一天,我的導師跟我說:“你說的這些所有人都知道。可這個世界是慢慢發展的。你想要證明這世界上有上帝,你得先去找座廟啊。”

後來我意識到,原來理想主義者未必始終激昂澎湃,也不必要眼含淚水,更不是時常滿腔憤懣。那些年紀大了看起來平和一點的人,也許並非收起了理想,他們只是明白了這個世界運轉的規律,他們是如此地自信以至於,他們那個理想遲早會實現,哪怕不在此生。

而在此之前,多做一點,是一點。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05.

時間

最後一個主題,我送給時間。

也許很多人都看過《人間世》,還有人也許看過最近的《動物醫院》,也被人戲稱為《動物間世》。

總會有很多重疾,明明都救不回了,卻有家屬在旁邊不停地砸錢,哪怕病人/動物身上插滿了管子毫無尊嚴,也要讓他活著。

再也沒有哪個場景比這更讓人感受到時光流逝,難以抓住。

我曾經差不多同時採訪過一群三十歲左右的職場精英和一批八九十歲的復旦老校友,那種感覺是很深刻的。年輕的時候人對一生會有種種在乎,而到了八九十歲的時候,還活著,有愛人,有可以打發時間的事業或者愛好,就夠了。

時間在人的身上刻下印跡,對每一個人都那麼公平。也許你這一輩子會為對抗時間的流逝做很多東西,從二十歲出頭的熬夜通宵,到三十歲左右的貴重護膚品保養,四十歲左右時努力存錢養老,再到病床上插滿的管子和儀器。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緊接著,人們會意識到,時間總會一分一秒的過去,而生命也終將走向消亡。在時間面前,除了順其自然,似乎也沒有什麼別的選擇。

06.

自我

電影的最後,有人問:“胡迪被遺棄(lost)了嗎?”

牧羊女回答:“胡迪被遺棄(lost)了,但他永遠也不會迷失(lost)了。”

一個一語雙關。胡迪放手,坦然接受自己成為被拋棄的玩具這個事實,但他找到了自己,他再也不會迷失他自己了。

我們的一生,也許會有許多在乎的事物,我們會努力握住,不顧一切地握住,甚至在幾番折騰後,忘記了自己出發的理由。

而最終,命運只會眷顧那些懂得放手的人。在他們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己的落後、衰老、貧窮、疾病之後,他們得到了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一個自由的、發自內心快樂的、平和的自己。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07.

電影本身非常地輕鬆。

寫這麼沉重大概是因為,真的要畢業了。

在看完電影我一邊聽著校歌一邊騎著自行車路過大門口的時候,我跟保安大叔說:“最後一晚了,辛苦了各位!”

說完才意識到,這不是他們的最後一晚,他們明天、下個月、明年,還是要繼續上班的,卻的的確確是我的最後一晚——我再也不是學生了。突然眼裡噙滿了淚,我跟自己說:“開開心心畢業,不許哭。”

就像胡迪離開邦妮,去尋找更大的世界,我也離開了我的母校。我曾經執著十幾年的學業,我曾經漫無目的的求索。

在離校前夜看完告別童年的《玩具總動員》續,大概也是在說:

“Hey,桃,你真的長大了。”

《玩具總動員4》:在他放手的那一瞬間,他救贖了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