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暴風集團何以重走樂視“老路”?'

"

7月28日晚間,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7月29日開盤後,暴風集團股價跌停,報價5.67元,封單逾10萬手,總市值僅18.68億元。

從巔峰時期的市值400億,到如今不到20億,暴風集團早就埋下了一顆顆大雷。第一顆雷,是暴風科技上市後,以風行一時的VR概念創造了連拉32個漲停板的A股神話。或許正是因為上市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導致馮鑫對暴風集團的發展戰略有了重大變化,從當初專注於暴風影音等產品創新,轉而提出要大搞“VR概念”“DT大文娛”戰略。

對於賈躍亭這位山西老鄉,馮鑫更是長期推崇其“生態化反”概念。雖然在賈躍亭遠走美國之際,馮鑫說出了“回過頭來看樂視,如果樂視沒有在別的事情上亂花錢,專心做電視,不要搞汽車,也別做手機,大夥會覺得這是一家很棒的公司”這番話,也提出要“All for TV”,但馮鑫的TV概念,一會兒是AR(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一會兒是AI(人工智能),概念遠大於實質,與樂視之前熱炒的“互聯網電視”概念並無兩樣。

對資本市場的過度迷戀,看重樂視通過PPT所包裝的千億市值,讓馮鑫及暴風集團走進了一場“跨界”暴風。當企業價值觀發生改變,管理層更注重於虛無的、看似更適合二級市場炒作行情的AR、AI概念,從產品研發、製造到營銷,企業各個環節都會隨之劇烈調整,但一則缺乏對於市場實際需求的深入研究,二來企業在人才、技術上也難以支撐從轉型口號到產品落地的快速迭代,必然會給企業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乃至風險。

馮鑫及暴風集團埋下的第二顆大雷,是在視頻主業出現瓶頸後,放棄之前的內容生態體系建設,轉而選擇以互聯網電視銷量和營業額為目標的低價衝量模式,透支了產品價值,陷入“銷量上漲、虧損加大”的惡性循環。正如賈躍亭因互聯網汽車的萬億規模“藍圖”而不惜孤注一擲,沒有內容支撐的樂視電視逐漸失去競爭力一樣,馮鑫沒有聚焦之前所提出的內容主賽道,也再次暴露其作為企業家的致命缺陷——失去對其產品能力的敬畏與把控,也就犯了企業發展的大忌。

第三顆大雷,則是對於資本市場治理體系改革力度的錯估。暴風集團在2016年一度想通過定增方式,以10億價格收購影視公司(吳奇隆的稻草熊影視),但隨著A股對影視文化類併購的收緊,暴風集團的定增計劃落空。文化影視股曾經在股市風行一時,但隨著頻頻曝出違規操作問題,證監會對其的監管力度不斷增強,從強化定價機制,到分行業進行窗口指導和規範,對於定增市場的灰色空間加以規範,暴風集團的定增及高價收購計劃,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對於上市公司的收購、重組,隨著監管層不斷釋放從嚴管理信號,處罰舉措持續出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於此類操作持更加理性的態度,不再盲目跟風押注,進一步加劇了樂視、暴風等“概念先行股”的行情衰落之勢。

對於暴風集團及馮鑫如今的處境,輿論往往將其定義為重走樂視“老路”,這不僅是因為兩者的企業發展軌跡、設計產品及產業內容、企業價值觀多有趨同,更可以歸結為馮鑫對於賈躍亭的“致敬”,導致犯下同一種“病”,也即將企業的長遠發展價值錯誤鎖定在資本運作上,面對產業週期性變化,不是苦練產品研發內功,而是試圖通過併購、跨界等方式來應對。

當企業家失去了創業初心,變成資本玩家,其後果必然是企業發展的空心化、泡沫化,這一教訓也值得其他企業及企業家深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