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學會放棄是一種選擇

文/邵孔發

隨筆:學會放棄是一種選擇

世間有種种放棄。

一者,無奈地放棄。與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相比,人最不願意放棄的是自身的生命(捨生取義不在此論之列)。死亡是對於自身被迫無奈的放棄。即使最偉大的人物,也得面對死亡。古人云: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是說人之將亡,可以真悟。

孔子在自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時,感到生命將逝,因之扶杖門外,哀嘆道:“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活了73歲的孔子,面對即將壽終,表示悲哀,但又無可奈何,無法抗拒自然規律,“天命不可違”。人在其自身修養達最高境界時,卻必須離開這個世界;這一放棄,悲莫大焉。

二者,自然地放棄。人生總是自然而然地,自己也沒有覺察到地在不斷地得到一些東西的同時,不斷地放棄一些東西。

隨筆:學會放棄是一種選擇

《大智度論》中說:“人有一子,喜不淨中戲,聚土為谷,以草木為鳥獸,而生愛著,人有奪者,瞋恚啼哭。其父知已,此子今雖愛著,此事易離,小大自休。”童心易離,涉世則休。非特童心小大自休,人生之趣味與年歲消長,易離之事物是伴我們終生的。愛情易離,緣盡則休;財貨易離,大病則休;官癮易離,六秩則休;虛名易離,看破則休;惡德易離,命盡則休。

施耐庵《水滸序》雲:“人生三十未娶,不應再娶;四十未仕,不應再仕。”此言雖有違人情,卻切近古時事理,不失為明智者言。孔子辭世,在莊子眼中,此何悲哉?莊子妻老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認為,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則認為,“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師》)生是勞而死是息,生任自然,則能安於死。生死都是自然現象,生死的更替如四時的運行,無悲歡之別,故不哭而歌。只有世之糊塗者,追求長生不老,祈求永壽。

隨筆:學會放棄是一種選擇

三者,隨性地放棄。《晉書》及《南史·陶潛傳》皆雲:潛為彭澤令,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曰:“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賦《歸去來》以遂其志。此舉乃陶公“質性自然”,非“矯勵”者。若強陶公寄身官場,於陶公其人,將何以堪。後世有強人質性所難者,“以犬耕田”,終釀悲劇。

四者,理性地放棄。《東坡志林·論子胥種蠡》載,越既滅吳,范蠡以為句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逸樂,乃以其私徒屬浮海而行,至於齊。以書遺大夫種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可以去矣!”范蠡對越王句踐的清醒認識,選擇棄官出走,從而避免殺身之禍。倘無此清醒,則或結局若同僚文種者也。

隨筆:學會放棄是一種選擇

五者,放心地放棄。放棄的前提在放下心來,能放心則能放棄許多該放下的東西。賈寶玉一旦放心,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更有甚者,蘇軾在《東坡志林》中笑道:“劉伯倫(劉伶,竹林七賢之一)常以鍤自隨,曰:‘死即埋我。’蘇子曰,伯倫非達者也,棺槨衣衾,不害為達。苟為不然,死而已矣,何必更埋。”在蘇軾看來,劉伶曠達得還不徹底,因為他還想到死後要有人埋葬他,對其形骸皮囊還未遺忘。通透曠達灑脫如蘇軾者,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放棄的。

人在生活中較多思慮的是得到些什麼,得隴望蜀;除非迫不得已,很少去想該放棄些什麼;於是乎生活壓力只增不減,活得越來越累。敝帚自珍,要人放棄,逆人性而動,不合時宜。但人們對許多事物確是需要放棄的,人揹負不起太多的沉重和心理壓力,“白髮拈不盡,根在愁腸中”,故幸福快樂輕鬆自在的感覺離我們漸行漸遠。

放棄像熟果一樣地離枝,像落葉一樣地灑脫,像雨點一樣地隨落,如來如去。放棄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選擇放棄比選擇得到困難,需有一點哲性,一點詩性,一點悟性,外加一點決斷力。生活在於選擇,人生在於選擇,學會放棄是一種選擇。

隨筆:學會放棄是一種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