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門溪龍曾生活在重慶 重慶23個區縣分佈恐龍化石

恐龍 馬門溪龍 動物 博物館 上游新聞 2017-05-12
馬門溪龍曾生活在重慶 重慶23個區縣分佈恐龍化石

你知道目前亞洲體型最大的恐龍是什麼嗎?那就是馬門溪龍,它的脖子相當於近5個姚明,也曾經生活在重慶。

10日,合川區舉行《中國恐龍》及“合川馬門溪龍”郵票首發式新聞發佈會,郵票將於5月19日國家旅遊日當天正式發行,讓“亞洲巨龍”合川馬門溪龍走入人們的視野,揭開一段並不為人熟知的故事。

60年前的驚人發現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將7種曾經生活在我國境內的恐龍收入其中,合川馬門溪龍是單獨的小型張。

合川區黨史地方誌辦公室主任龔邦超介紹,“馬門溪龍”最早是於1952年在四川省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並被命名為“建設馬門溪龍”。而“合川馬門溪龍”在1400餘萬年後重見天日,緣於一次地質勘探的偶然發現。

1957年4月,合川區太和鎮古樓山,四川省石油勘探隊在勘探過程發現了巨大的恐龍化石,由四川博物館現場挖掘,這也發掘出了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馬門溪龍”——“合川馬門溪龍”。

儘管“合川馬門溪龍”比宜賓“建設馬門溪龍”發現晚5年,但化石保存比“建設馬門溪龍”完整,體形也更大,其脊柱相當完整,有19個頸椎、12個背椎、4個薦椎和35個尾椎骨,後肢和腰部的骨頭也保存較好。雖然該恐龍化石還缺少前肢和頭骨,但用甘肅省永登縣海石灣發現的馬門溪龍同種標本,用其他有關材料補充和復原後,就形成了“合川馬門溪龍”的完整骨架。

自“合川馬門溪龍”發現並命名後,馬門溪龍家族除四川宜賓“建設馬門溪龍”外,又多了“合川馬門溪龍”這個“恐龍巨星”。

殘存化石裝了40箱

生活在中國的恐龍很多,合川馬門溪龍為何能入選《中國恐龍》郵票,拿到這張珍貴的“門票”?

龔邦超說,當時,據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鍾健等古生物專家考證,“合川馬門溪龍”是生活在1.45億年前侏羅紀晚期的一種恐龍,屬蜥腳類。這類恐龍是由祿豐龍等原蜥腳類發展而來,是古今陸生動物中最大的動物,只有水中的鯨能超過它們,因此有“動物王國中的巨人”之稱。

“合川馬門溪龍”身體長22米,高3.5米,頭頸抬起來可達11米高,長頸鹿和它比頸長會輸得心服口服。換種方式計算一下,姚明的身高有2.26米,而“合川馬門溪龍”僅是脖子,就有近5個姚明高。

根據估算,“合川馬門溪龍”活著時體重有三四十噸,彷彿是一臺巨型吊車。如此巨大、較為完整的恐龍化石,在中國尚屬首次發現,它不僅是目前亞洲體形最大的恐龍,而且還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恐龍之一。

60年前出土的殘存恐龍化石,就裝了40箱,當年郭沫若還專門題寫了“合川馬門溪龍”名稱。如今,恐龍化石復原後,存放於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原成都地質勘探學院)。在合川的嘉濱路上,能看到“合川馬門溪龍”的巨型雕塑。

新聞多一點:

重慶23個區縣分佈恐龍化石 來看看在哪些地方出沒?

馬門溪龍曾生活在重慶 重慶23個區縣分佈恐龍化石

我市多地都發現了恐龍化石,來看看到底它們在哪些地方出沒?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自然博物館瞭解到,恐龍化石分佈在我市23個區縣,而類型也多樣。

這23個區縣分別是合川、永川、南川、渝中、江北、九龍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黔江、長壽、綦江、潼南、銅梁、大足、榮昌、璧山、豐都、墊江、忠縣、開州、雲陽。

類型有晰腳類、獸腳類、鳥腳類、劍龍類等,知名的有合川馬門溪龍、上游永川龍等。

馬門溪龍曾生活在重慶 重慶23個區縣分佈恐龍化石

重慶恐龍化石故事

1939 北碚金剛碑恐龍化石

1939年,在北碚區金剛碑發現鳥腳類恐龍骨骼化石。此為重慶市域內發現恐龍化石的首次記錄。

1957 合川馬門溪龍

1957年,在合川區太和鎮古樓山腰,發掘出一具近於完整的巨型蜥腳類恐龍骨架化石,即“合川馬門溪龍”。2009年,它的發現入選著名科普雜誌《環球科學》評選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科學家取得的60項傑出成就。

江北重慶龍

1973年,在江北區貓兒石發現一具劍龍骨架化石,身長只有3~4米,屬於一種小型劍龍,被命名為“江北重慶龍”。

黔江恐龍化石群

1974年,在黔江區正陽鎮三陽嶺發現多類恐龍的骨骼和牙齒化石,有獸腳類、蜥腳類、鴨嘴龍類等,化石群地層為四川盆地恐龍化石分佈的最高層位,時代為白堊紀末期。

上游永川龍

1976年,在永川區上游水庫大壩附近,發掘出一具近於完整的獸腳類恐龍化石,被命名為“上游永川龍”。它是中國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恐龍之一。

綦江恐龍足跡群

2003年,在綦江區老瀛山發現恐龍足跡群,數量600餘個,造跡動物包括獸腳類、蜥腳類、鳥腳類恐龍,以及非恐龍類中的古鳥和翼龍。

名詞解釋》

馬門溪龍

是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植食動物,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它全長約22米,其中頸子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可達11-14米,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與頸椎相比,背椎、薦椎及尾椎相對較少。

由於馬門溪龍的脖子由長長的、相互迭壓在一起的頸椎支撐著,因而十分僵硬,轉動起來十分緩慢。馬門溪龍用它們小的、釘狀的牙齒啃吃樹葉,以及別的恐龍夠不著的樹頂的嫩枝。馬門溪龍四足行走,它那又細又長的尾巴拖在身後。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蔣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