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街道用他的名字命名 他的犧牲換來了現在的中國

戰場,是一處踏上就再無退路的圍城,先烈們毫不猶豫,自此血灑疆場不能歸;革命,是一場沒有回頭路的出走,他們前赴後繼,從此不知歸期何為。

有條街道用他的名字命名 他的犧牲換來了現在的中國


22歲的陳懷民在離家之前已經擬好了遺書,隨時準備著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我常與日機在空中作戰,打仗就有犧牲,說不定哪一天,我的飛機被日機擊落,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事情,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我是為國家和廣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價值。”


有條街道用他的名字命名 他的犧牲換來了現在的中國

“死得有價值”,是陳懷民對為國犧牲最樸素的理解。所以,在被5架敵機包圍的時候,他自信、坦然,視死如歸,放棄求生、化身空中的最後一枚子彈,為國家贏得了一場漂亮的空戰勝利。

“今天,中國的空軍再也不是那個裝備落後的軍隊了,我們的空軍實力已經穩居世界前列,我們的殲20戰機讓世界矚目,是祖國上空的雄鷹!”八十一年後,陳懷民的侄子用一封驕傲的回信告慰這隻曾經翱翔戰空的雄鷹,祖國日益強大,祖國的天空也因他們這群勇敢的戰士而愈加瑰麗!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志不倒,祖國的雄鷹便永不折翼!

陳懷民將22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1938年的武漢上空。彼時戰機交錯、子彈橫飛、炸裂天際的戰爭風雲,早已淨化為雲淡風輕的那片湛藍。如今的我們,再次仰望彼時戰場,恐怕再難體會當年武漢市民注目空戰的跌宕心情。歷史圖景總會因為時間的流轉而離我們越來越遠;好在以陳懷民命名的街道,還在提示著我們,當年他的不歸,成就我們如今家國猶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