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路上,如何戰勝孤獨感給你好心情

考研 自閉症 心理學 睡眠 愛考寶典 2017-06-07
考研路上,如何戰勝孤獨感給你好心情考研路上,如何戰勝孤獨感給你好心情

與高考相比,考研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不是一種普遍、大眾的選擇。沒有老師跟在身邊的千叮萬囑,也鮮有同學一起並肩作戰。這個時候,很多人會感到孤獨,一個人走在從自習室到宿舍的路上,一個人晨讀,甚至一個人蝸居在大學城的地下室……孤獨、寂寞,一不小心就會來傷害到你的小心臟。

▶孤獨在路上是一種姿態

有些考研人感到孤獨的時間久了,會發現自己壓力越來越大,渴望有更多社交卻又把自己封閉在一個人的世界裡,甚至出現失眠等身體不適的狀況,最後得了孤獨症,因此越來越緊張,影響了備考狀態。

其實,因為備考這個特殊階段引起的孤獨並不可怕,你需要的只是一顆平常心,淡然面對。

孤獨是一種缺乏正常社交的表現,多是由主觀意識上的社交孤立造成,長時間的“主動孤獨”容易導致自己不被接納。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孤獨的特點有以下三個:第一,它源自缺乏社會關係;第二,以不愉快的情緒體驗為表現;第三,它是一種主觀感覺。引起孤獨的原因有很多,它客觀上是因長期獨處而產生,但也有諸多其他因素,如生活方式單調、高度緊張、有挫敗感等。孤獨往往產生痛苦的情緒後果,長期處於深度孤獨狀態容易引發自閉、抑鬱、植物神經紊亂等身心問題。

但是,如果處理得當,孤獨給我們帶來的並非都是負面作用,甚至會成為一種強心劑。在鋼筋水泥構建起來的都市生活中,人們已經習慣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自主性和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強化。對於躊躇滿志的考研人來說,孤獨情緒產生的後果並不會讓人感覺苦惱和抑鬱。在考研的過程中,接受孤獨的現實並享受孤獨,才是王道。

心理學上,孤獨與獨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獨處表現的是一種有意避開他人的客觀存在狀態和生活方式,孤獨更強調個體的主觀心理體驗。由獨處引發的孤獨往往具有一種強迫性,同時伴有失落、沮喪的情緒表現和寂寞無助的情感體驗。在考研複習的過程中,多數人是需要獨處的。只有在獨處的情況下才能儘量避免互相打擾,保證自己的複習效率。

▶讓孤獨的考研不寂寞

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孤獨,對於備受寂寞折磨的你,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法,將孤獨情緒降減到最低程度。

(1)用學習彌補空虛,讓自己忙碌起來

經常會覺得孤單的人,一般都有一顆多愁善感的心。其實,很多情緒都是“想”出來的,尤其是獨處的時候,思緒容易蔓延,會滋生出許多煩惱。這個時候,與其任由思維信馬由韁地擴散,不如把精力集中起來,尋一個安放之所,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不多想,不顧影自憐,就不會覺得孤獨。

對於考研來說,有意義的事當然就是學習和複習。當你投入到書本和真題中的時候,當神思遨遊於知識的外太空的時候,很多負面情緒就無暇顧及了。

(2)結交前輩和友,不要固步自封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世界上有共同愛好、志趣的人都是既“惺惺相惜”又“惺惺相吸”的。所以,永遠不要懷疑你在這個世界上是獨身一人,你總會有自己的圈子和知音,只是需要去尋找、去結交。

考研人容易把自己圈禁起來,以為孤獨是一種奮鬥的動力,但其實你離不開別人的幫助,無論是向考過的前輩們尋求經驗,還是結交研友,並肩奮鬥,都會給你無形的力量,成為你前進路上必不可少的動力。你需要藉助並依靠這些力量,所以一定要勇敢地走出去,切勿固步自封、畫地為牢。

(3)不妨大大咧咧、沒心沒肺一點

正如上文所說,敏感的人都愛多想,很多情緒都是想出來的。其實有時候,你沒有必要想太多,那無異於自尋煩惱。那些神經大條的人,雖然活得糙了一些,但往往有種沒心沒肺的快樂。如果你感到孤獨,不妨向他們多學學,有些細微的情緒儘可以忽略掉,沒什麼大不了的。

考研路上分秒必爭,沒有多餘時間留給你去胡思亂想,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看兩頁書,多做兩道題,把對手遠遠甩在後面。也許你會發現,用切實的複習成果去彌補空虛,是化解孤獨的最佳解藥。

其實說到底,讓自己忙碌起來,然後你會沒時間想那些有的沒的。

考研路上,如何戰勝孤獨感給你好心情考研路上,如何戰勝孤獨感給你好心情考研路上,如何戰勝孤獨感給你好心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