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泛指古代神話中險惡難渡的河海,也是從金塔縣鼎新到額濟納旗湖西新村這一段的別稱。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大自然將古老的弱水河引到這片黃沙之地,造就了神奇壯美的額濟納綠洲。在史前時代起這裡便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到秦漢之時,這裡更成為烏孫、月氏、匈奴的遊牧之地。而作為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要塞之地,註定額濟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當年一部《英雄》讓人在多年後依舊記得在胡楊林裡追逐的紅衣女子。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這就是被稱為“沙漠英雄樹”的胡楊樹。每年入秋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只為感受有中國最美秋色之稱的額濟納的秋天。金色的胡楊林被耀眼的陽光照亮,襯在寶藍色的天空裡,駝隊的剪影倒映在漫漫黃沙之中,一轉眼彷彿回到千年之前,多少過往被記錄在這片廣袤的沙漠上?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黑城遺址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黑水城出土的"番漢合時掌中珠"複製品

額濟納是一個讓人充滿想象和震撼的地方,在額濟納旗境內現存的黑城遺址是“古絲綢之路”以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同時這裡還是《番漢合時掌中珠》的出土地,正是這本由党項人骨勒茂才完成的西夏文、中文雙語詞典的現世,才讓我們有幸解讀神祕的西夏文字,從而進一步揭開神祕西夏的面紗。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黑城遺址

黑城是由党項族建立的西夏國古城,在荒漠之中十分明顯。大漠之中的這座古城出現的有些猝不及防,而走進古城之內則是悄無聲息襲來的震驚。

1372年明軍大破黑城後隨即放棄了這一區域,當年的要塞之城走向沒落。直至近700年後的1886年,俄國人波塔寧在額濟納考察時偶然間發現了黑城。消息流出後黑城遭遇了來自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的多次盜掘。已如此諷刺的方式,曾經輝煌一時的西夏文明重新回到了世人視線之中。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黑城遺址

如今的黑城絕世而獨立,這大概是對它最貼切的形容了。城內街道和主要建築依稀可見,城頭還可看到四周古河道和農田的輪廓。只是當年高不可及的城牆,如今已將將被黃沙浸沒,只留出片段邊緣若隱若現。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荒廢700年被俄國人發現的這座古城 揭開西夏文明神祕面紗

黑城得名與黑水,而這黑水指的便是額濟納河。額濟納為党項語中“亦集乃”音轉,譯為黑水、黑河。源於祁連山的黑水在額濟納呼布鎮北40公里處匯成了天然湖泊“居延海”,形狀狹長,猶如新月。歷史上居延海水量充足,是我國最早的農墾區之一。西漢時期這裡更是漢朝抵禦匈奴的咽喉要塞。如此傳奇之地傳說、故事自是不在少數,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關於老子在此得道成仙的傳說。相傳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化身入海,蹤跡不見。亦有老子在平山湖騎青牛得道成仙的說法。這位中國歷史的大哲學家究竟去了何處,司馬遷《史記》也只道:“莫知其所終。”如今當年的居延海已幹,是否西渡流沙,也是不得而知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