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4,揭祕消失的神祕古國:南詔國走向巔峰時期

考古 建築 洱海 文物 念紅色年代 2017-06-23

神祕的南詔國,已經漸漸的浮出了水面,那麼它又是怎樣消失的呢?

皮羅閣,這位智慧的南詔王,他在公元739年(唐開元二十六年)的遷都之舉為他的繼承者鋪墊了一條通往巔峰的道路。連載4,揭祕消失的神祕古國:南詔國走向巔峰時期

皮閣羅首先把都城定在太和城,太和城建在蒼山佛頂峰和五指山之間的緩坡上。

蒼山的險峻在古城的西面成就一道天然屏障,洱海水域又在古城的東面隔出一片蒼茫。要想逾越蒼山和洱海都是非常不易的,因此,南詔沒有耗費精力,像中國大多數城市那樣建造方形城。太和城在修建上主要加強了南面和北面的防禦力量,城牆主要建造南、北兩道,西面向蒼山敞開,以山為牆,東面向洱海敞開,以水為池。但太和城的內城金剛城的西半部城牆和外城南北城牆的西段,實際起到了西城牆的作用。
連載4,揭祕消失的神祕古國:南詔國走向巔峰時期

太和城的城牆主要為夯土築成,在不同的地段,又根據地勢、土質情況雜以岩石沙土。南詔人在建城牆的同時,再次利用了蒼山的地勢,在有的地段利用山坡與溪流相間所形成的溝壑,大大增加了城牆的高度;又以蒼山奔流而下的溪水作為古城天然的城壕。這樣,“以山為壁,以水為壕,內高外下,仰攻甚難”。

為了加強都城外圍的防禦,皮羅閣在太和城北的32公里處築“龍口城”,用以阻絕北方的敵人;閣羅鳳時又在太和城南面約13公里處,西洱河的北岸築“龍尾城”,以抵擋南面、東面和西面的進攻。兩座城池就像都城的南北門戶,形成犄角之勢,有效地保障了都城的安全。連載4,揭祕消失的神祕古國:南詔國走向巔峰時期

關於太和城的宮殿和的遺存,目前大多無法確指。史書中記載的金剛城,是南詔的避暑宮,位於太和城的西端。

今天,在城牆的西部已經發現有南北兩個城門的遺址,在城牆西端有一個較大的夯土臺基遺址,很可能就是當年南詔大型建築的基址。不過,根據避暑宮所處的位置看,它地處全城的西端,並且處於全城的制高點上,所以,這座宮殿絕非一般的避暑宮,有極其明顯的防禦作用並且很可能有建中立極的政治寓意。連載4,揭祕消失的神祕古國:南詔國走向巔峰時期

太和城的建築極有特點。史書中記載說太和城的街區巷陌都是用石頭壘砌而成,高有一丈多。這種以石頭壘砌成的城牆、街區曾經連沿數裡不斷。這樣一種用石頭作為建築原材料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直到今天,如果你在大理古城漫步,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極具個性的建築。這樣的建築風格樸實無華,以石頭的本色構建出一種自然之美,和諧之美。


未完待續,消失的神祕古國,南詔國,持續為您呈現,謝謝您的關注、點贊、轉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