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文/炒米視角

在《康熙王朝》裡,在康熙收復臺灣,祭拜明孝陵之後,首功之臣兩江總督魏東亭卻因“百密一疏”,險讓棲霞山寺廟假和尚“印空”炮轟康熙,而遭貶臺澎知縣。

當初把魏東亭放在兩江總督這個位置上,康熙有兩重目的。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第一個目的是要魏東亭替康熙看著江南,畢竟南方原來是三藩的地盤。明朝的遺老遺少較多,又是大清的財稅重地,不容有半點閃失。但凡有點風吹草動,必然要引起重視。而魏東亭從小和康熙一起長大,不但有著深厚的主僕情誼,而且經過擒鰲拜、平三藩等事的考驗,魏東亭成為康熙比較信任的人之一,把衛東停放在這個位置上是非常合適的。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第二個目的也是比較現實的目的,那就是需要魏東亭為康熙籌集大量的”收臺”資金。由於遷界禁海,當時大清的財力物力實際上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東南三省財稅銳減,這需要靠魏東亭的閃展騰挪,拆東牆補西牆,才能保持財政的正常運轉。這個差事放到別人身上,康熙同樣不會放心。

但是當康熙徹底收復臺灣,祭拜明孝陵,以告天之功的時候,原本應該是論功行賞之時。但是實際上新的危局,又開始重巒疊嶂。

康熙有著嚴密、強大的監視系統,對朝內各種勢力的暗流湧動非常清楚。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當康熙到了南京之後,發現魏東亭將所有的明孝陵附近的百姓全部和百姓進行交換,讓士兵扮作百姓進行全方位戒嚴。康熙就明白魏東亭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控制得住南京,魏東亭對南京的角角落落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周全把握。

但是康熙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明朝的遺老遺少們看清楚自己的功業,宣告自己是承祚於明朝的。做的本來就是給百姓看的,而現在你讓百姓住到軍營去,百姓的平靜生活遭到了打擾,反生怨言,結果就是適得其反。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另外康熙實際上對索額圖收養紅玉和朱三太子勾結是瞭如指掌,心中有數的。但是這一點作為兩江總督的魏東亭卻毫不知情。不單讓假朱三太子楊起隆以“印空”的名義潛伏在棲霞山這麼多年;竟然連紅衣大炮的走失都沒有及時掌握情況。這是讓康熙幾乎不可以容忍的。

但是在魏東亭這方面而言,這兩件事真的怪不得魏東亭。

首先假朱三太子在魏東亭到任之前就已經潛伏在那裡;

其次紅衣大炮的走失也是必然的,因為魏東亭當年為了籌集軍餉,實際上是悄悄開了部分海禁的,康熙對此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刻魏東亭在兩江總督的任上,已經出色的完成了籌集軍餉收復臺灣的重任。

但是,因為索額圖和朱三太子的“合流”,情況變得更為複雜。魏東亭如果繼續留在兩江總督的任上,不但無法替康熙繼續監視江南,反而有可能會陷入到明索黨爭無辜成為犧牲品。

現在的魏東亭在這個局裡陷得有多深?康熙還不能確定。因為結果的表現是魏東亭絕對忠於自己的,但過程當中,他與索額圖牽扯有多深?尚不得知。畢竟兩江是財稅重地,富得流油。朝內的各種勢力都會在兩江佈局。而此刻的索額圖,康熙還沒有打算動他。他仍然是國丈,仍然是康熙的肱骨之臣。但是時機成熟了處理索額圖,魏東亭就得跟著白白犧牲了。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所以魏東亭本應該回京,回到康熙身邊。但是康熙此刻最大的擔憂是剛剛收復的臺灣,他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放別人去他不放心。

但是如果主動把魏東亭放到臺灣,顯然又顯得不近人情,畢竟人家剛剛立了功。康熙不好主動提這事兒,所以藉著他的失誤,讓魏東亭主動請纓,性質就不一樣了。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實際上臺灣那個地方,在當時並不富庶,苦寒之地。朝內的各種勢力對那個地方不上心,因此那個地方是一個沒有明珠和索額圖的地方。也是在變相的保護魏東亭。不然就看不到晚年魏東亭回京,各種勅封,各種榮華富貴了。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何非得將魏東亭貶到臺澎做知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