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到黃老家佈置靈堂,黃姥姥說,姥爺那天說要留一本書給你,就是這本,現在就給你。

是一本《中國遠征軍》。謝謝姥爺。這麼些年,我一直跟黃老叫姥爺。

昨天一天,按照吳雙不斷髮來的指示,我幫著蔣光璞大姐起草寫給黃老的輓聯,和小丸子去花店買鮮花,再去接攝影師準備下午拍攝五十師的抗戰老兵陳以修,再去花店買第二天用的手持鮮花,再去蔣光璞大姐那裡取輓聯,再去黃老家裡幫助佈置靈堂。最後去陳以修老兵家裡進行採訪。

傍晚回家的路上,吳雙又發來信息說,你給黃老寫悼詞吧。

晚上八點,吳雙和小丸子在網上審核完悼詞,吳雙又說,明天追悼會你來主持吧。我說好,不過我沒主持過,我需要做點功課。

這是為老人能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所以每次吳雙佈置工作過來,我都說好。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已經是晚上十點。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到黃老家佈置靈堂,黃姥姥說,姥爺那天說要留一本書給你,就是這本,現在就給你。

是一本《中國遠征軍》。謝謝姥爺。這麼些年,我一直跟黃老叫姥爺。

昨天一天,按照吳雙不斷髮來的指示,我幫著蔣光璞大姐起草寫給黃老的輓聯,和小丸子去花店買鮮花,再去接攝影師準備下午拍攝五十師的抗戰老兵陳以修,再去花店買第二天用的手持鮮花,再去蔣光璞大姐那裡取輓聯,再去黃老家裡幫助佈置靈堂。最後去陳以修老兵家裡進行採訪。

傍晚回家的路上,吳雙又發來信息說,你給黃老寫悼詞吧。

晚上八點,吳雙和小丸子在網上審核完悼詞,吳雙又說,明天追悼會你來主持吧。我說好,不過我沒主持過,我需要做點功課。

這是為老人能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所以每次吳雙佈置工作過來,我都說好。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已經是晚上十點。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從冬天開始就很少下雪,開春以後幾乎無雨。但是今天從夜裡就開始下起大雨,氣溫比前一天陡降二十度。

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小丸子感慨地說,老爺子真是會挑日子啊。

寒風淒雨中,先後來了17位志願者自發為老爺子送行,其中有幾位是新一軍五十師、五十三軍和黃埔軍人的後代。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到黃老家佈置靈堂,黃姥姥說,姥爺那天說要留一本書給你,就是這本,現在就給你。

是一本《中國遠征軍》。謝謝姥爺。這麼些年,我一直跟黃老叫姥爺。

昨天一天,按照吳雙不斷髮來的指示,我幫著蔣光璞大姐起草寫給黃老的輓聯,和小丸子去花店買鮮花,再去接攝影師準備下午拍攝五十師的抗戰老兵陳以修,再去花店買第二天用的手持鮮花,再去蔣光璞大姐那裡取輓聯,再去黃老家裡幫助佈置靈堂。最後去陳以修老兵家裡進行採訪。

傍晚回家的路上,吳雙又發來信息說,你給黃老寫悼詞吧。

晚上八點,吳雙和小丸子在網上審核完悼詞,吳雙又說,明天追悼會你來主持吧。我說好,不過我沒主持過,我需要做點功課。

這是為老人能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所以每次吳雙佈置工作過來,我都說好。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已經是晚上十點。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從冬天開始就很少下雪,開春以後幾乎無雨。但是今天從夜裡就開始下起大雨,氣溫比前一天陡降二十度。

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小丸子感慨地說,老爺子真是會挑日子啊。

寒風淒雨中,先後來了17位志願者自發為老爺子送行,其中有幾位是新一軍五十師、五十三軍和黃埔軍人的後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當晚,志願者趙志春在群裡發了一首詩:

老天流淚雷聲微

東陵殯儀館聚會

抗戰老兵黃耀武

撒手人寰令人悲

志願者來十七位

團隊花圈緊相隨

傳奇大作留千古

遠征英名存海內

趙大哥不是詩人,也從來沒見他做過詩,他是由衷地寫了這首詩,照錄在此,做個紀念。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到黃老家佈置靈堂,黃姥姥說,姥爺那天說要留一本書給你,就是這本,現在就給你。

是一本《中國遠征軍》。謝謝姥爺。這麼些年,我一直跟黃老叫姥爺。

昨天一天,按照吳雙不斷髮來的指示,我幫著蔣光璞大姐起草寫給黃老的輓聯,和小丸子去花店買鮮花,再去接攝影師準備下午拍攝五十師的抗戰老兵陳以修,再去花店買第二天用的手持鮮花,再去蔣光璞大姐那裡取輓聯,再去黃老家裡幫助佈置靈堂。最後去陳以修老兵家裡進行採訪。

傍晚回家的路上,吳雙又發來信息說,你給黃老寫悼詞吧。

晚上八點,吳雙和小丸子在網上審核完悼詞,吳雙又說,明天追悼會你來主持吧。我說好,不過我沒主持過,我需要做點功課。

這是為老人能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所以每次吳雙佈置工作過來,我都說好。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已經是晚上十點。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從冬天開始就很少下雪,開春以後幾乎無雨。但是今天從夜裡就開始下起大雨,氣溫比前一天陡降二十度。

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小丸子感慨地說,老爺子真是會挑日子啊。

寒風淒雨中,先後來了17位志願者自發為老爺子送行,其中有幾位是新一軍五十師、五十三軍和黃埔軍人的後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當晚,志願者趙志春在群裡發了一首詩:

老天流淚雷聲微

東陵殯儀館聚會

抗戰老兵黃耀武

撒手人寰令人悲

志願者來十七位

團隊花圈緊相隨

傳奇大作留千古

遠征英名存海內

趙大哥不是詩人,也從來沒見他做過詩,他是由衷地寫了這首詩,照錄在此,做個紀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跟吳雙申請說,我搞一次特殊化行不行,我想單獨送個輓聯給姥爺。這是託蔣光璞大姐寫的。

輓聯上的話,來自姥爺廣東同學、戰友李自成寫的一首歌:萬里戎機,白雪滿征衣,關山鐵馬,若飛。別矣,青年有壯志,不滅倭奴誓不歸。再見,我的故鄉。

60多年後,老人憑著記憶,口述給我這段歌詞。

參加葬禮回來,剛回到辦公室坐下,吳雙發來信息說,你代表團隊寫 一個紀念文章吧。

我說好。

到了晚上,趴在電腦前,寫什麼呢?

寫我跟黃老的往事?感覺自己太狹隘了,那麼多的志願者一起做了那麼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黃老,都有一份回憶和紀念。我不能無視,更不能把對黃老的懷念當做我一個人的事,這是整個團隊的付出,我應該記錄一下大家的付出,大家的愛。

全國有幾萬幾十萬的志願者,這些年以來,那麼多的文章都在寫抗戰老兵,但是從來沒有文章記錄一下老兵背後的他們。

我應該記錄下來,記錄我們、記錄他們,記錄你們!

謝謝吳雙,幫我核對文字信息,提供材料,這篇文章是在她的幫助下才完成的。

我想吃老家的蝦餃

小滿說,有緣相識,不負此生。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到黃老家佈置靈堂,黃姥姥說,姥爺那天說要留一本書給你,就是這本,現在就給你。

是一本《中國遠征軍》。謝謝姥爺。這麼些年,我一直跟黃老叫姥爺。

昨天一天,按照吳雙不斷髮來的指示,我幫著蔣光璞大姐起草寫給黃老的輓聯,和小丸子去花店買鮮花,再去接攝影師準備下午拍攝五十師的抗戰老兵陳以修,再去花店買第二天用的手持鮮花,再去蔣光璞大姐那裡取輓聯,再去黃老家裡幫助佈置靈堂。最後去陳以修老兵家裡進行採訪。

傍晚回家的路上,吳雙又發來信息說,你給黃老寫悼詞吧。

晚上八點,吳雙和小丸子在網上審核完悼詞,吳雙又說,明天追悼會你來主持吧。我說好,不過我沒主持過,我需要做點功課。

這是為老人能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所以每次吳雙佈置工作過來,我都說好。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已經是晚上十點。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從冬天開始就很少下雪,開春以後幾乎無雨。但是今天從夜裡就開始下起大雨,氣溫比前一天陡降二十度。

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小丸子感慨地說,老爺子真是會挑日子啊。

寒風淒雨中,先後來了17位志願者自發為老爺子送行,其中有幾位是新一軍五十師、五十三軍和黃埔軍人的後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當晚,志願者趙志春在群裡發了一首詩:

老天流淚雷聲微

東陵殯儀館聚會

抗戰老兵黃耀武

撒手人寰令人悲

志願者來十七位

團隊花圈緊相隨

傳奇大作留千古

遠征英名存海內

趙大哥不是詩人,也從來沒見他做過詩,他是由衷地寫了這首詩,照錄在此,做個紀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跟吳雙申請說,我搞一次特殊化行不行,我想單獨送個輓聯給姥爺。這是託蔣光璞大姐寫的。

輓聯上的話,來自姥爺廣東同學、戰友李自成寫的一首歌:萬里戎機,白雪滿征衣,關山鐵馬,若飛。別矣,青年有壯志,不滅倭奴誓不歸。再見,我的故鄉。

60多年後,老人憑著記憶,口述給我這段歌詞。

參加葬禮回來,剛回到辦公室坐下,吳雙發來信息說,你代表團隊寫 一個紀念文章吧。

我說好。

到了晚上,趴在電腦前,寫什麼呢?

寫我跟黃老的往事?感覺自己太狹隘了,那麼多的志願者一起做了那麼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黃老,都有一份回憶和紀念。我不能無視,更不能把對黃老的懷念當做我一個人的事,這是整個團隊的付出,我應該記錄一下大家的付出,大家的愛。

全國有幾萬幾十萬的志願者,這些年以來,那麼多的文章都在寫抗戰老兵,但是從來沒有文章記錄一下老兵背後的他們。

我應該記錄下來,記錄我們、記錄他們,記錄你們!

謝謝吳雙,幫我核對文字信息,提供材料,這篇文章是在她的幫助下才完成的。

我想吃老家的蝦餃

小滿說,有緣相識,不負此生。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在葬禮上,我帶了一本《我是新六軍少尉》交給小滿,她把這本書雙手捧著,輕輕地放在黃老的遺體身邊,這是一份永遠的紀念。

黃老,一路走好!

2019年5月28日於瀋陽十一緯路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到黃老家佈置靈堂,黃姥姥說,姥爺那天說要留一本書給你,就是這本,現在就給你。

是一本《中國遠征軍》。謝謝姥爺。這麼些年,我一直跟黃老叫姥爺。

昨天一天,按照吳雙不斷髮來的指示,我幫著蔣光璞大姐起草寫給黃老的輓聯,和小丸子去花店買鮮花,再去接攝影師準備下午拍攝五十師的抗戰老兵陳以修,再去花店買第二天用的手持鮮花,再去蔣光璞大姐那裡取輓聯,再去黃老家裡幫助佈置靈堂。最後去陳以修老兵家裡進行採訪。

傍晚回家的路上,吳雙又發來信息說,你給黃老寫悼詞吧。

晚上八點,吳雙和小丸子在網上審核完悼詞,吳雙又說,明天追悼會你來主持吧。我說好,不過我沒主持過,我需要做點功課。

這是為老人能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所以每次吳雙佈置工作過來,我都說好。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已經是晚上十點。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從冬天開始就很少下雪,開春以後幾乎無雨。但是今天從夜裡就開始下起大雨,氣溫比前一天陡降二十度。

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小丸子感慨地說,老爺子真是會挑日子啊。

寒風淒雨中,先後來了17位志願者自發為老爺子送行,其中有幾位是新一軍五十師、五十三軍和黃埔軍人的後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當晚,志願者趙志春在群裡發了一首詩:

老天流淚雷聲微

東陵殯儀館聚會

抗戰老兵黃耀武

撒手人寰令人悲

志願者來十七位

團隊花圈緊相隨

傳奇大作留千古

遠征英名存海內

趙大哥不是詩人,也從來沒見他做過詩,他是由衷地寫了這首詩,照錄在此,做個紀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跟吳雙申請說,我搞一次特殊化行不行,我想單獨送個輓聯給姥爺。這是託蔣光璞大姐寫的。

輓聯上的話,來自姥爺廣東同學、戰友李自成寫的一首歌:萬里戎機,白雪滿征衣,關山鐵馬,若飛。別矣,青年有壯志,不滅倭奴誓不歸。再見,我的故鄉。

60多年後,老人憑著記憶,口述給我這段歌詞。

參加葬禮回來,剛回到辦公室坐下,吳雙發來信息說,你代表團隊寫 一個紀念文章吧。

我說好。

到了晚上,趴在電腦前,寫什麼呢?

寫我跟黃老的往事?感覺自己太狹隘了,那麼多的志願者一起做了那麼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黃老,都有一份回憶和紀念。我不能無視,更不能把對黃老的懷念當做我一個人的事,這是整個團隊的付出,我應該記錄一下大家的付出,大家的愛。

全國有幾萬幾十萬的志願者,這些年以來,那麼多的文章都在寫抗戰老兵,但是從來沒有文章記錄一下老兵背後的他們。

我應該記錄下來,記錄我們、記錄他們,記錄你們!

謝謝吳雙,幫我核對文字信息,提供材料,這篇文章是在她的幫助下才完成的。

我想吃老家的蝦餃

小滿說,有緣相識,不負此生。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在葬禮上,我帶了一本《我是新六軍少尉》交給小滿,她把這本書雙手捧著,輕輕地放在黃老的遺體身邊,這是一份永遠的紀念。

黃老,一路走好!

2019年5月28日於瀋陽十一緯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別矣,青年有壯志,不滅倭奴誓不歸。

附錄:

抗戰老兵黃耀武千古

送鮮花花圈的有

新六軍老兵 許鳳甲 黃樹開 柯愈哲

關愛抗戰老兵團遼寧志願團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

無冕愛心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

關愛抗戰老兵廣東群

遼寧省眾德慈善基金會

關愛抗戰老兵河北志願者團隊

關愛抗戰老兵黑龍江團

陝西省收藏家協會軍品專業委員會

大連理工大學敬禮抗戰老兵實踐團

陝西省抗戰老兵營

朱洪海

志願者個人送輓聯的有:

王維 飛雪 李菲 童話 北大營 綾目冰/餘堅 陳月嬌 張曦堯 板凳 內蒙古張亮亮 大副 郭小滿 李春鋒 李捷 董妍 袁浩 默然 付憲東 高爽 許曉時 周志 蘇薈霖 王豐 凝眉兒 肥堅無魚 水晶 向梅 高新 柯勤 風隱語 般若得緣 妖精 趙志春 冬雪 瀋陽一弓 大漠風景 劉享軍 蔣光璞 聽聽那冷雨 愛行天下 石頭客 逗比趙老師 無慾無求 款款而來 傘兵麻了 自由飛翔 陳衛東 秀秀 哆啦A夢 李強 小丸子 天人合一 大帥,後知後覺 吳雙


"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耀武1947年於鞍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朱洪海

老爺子走了,一早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心裡沒有疼痛,但是很傷感。

十年前,當我對老爺子開始歷時一年的口述歷史採訪時,沒想到自己會在十年後為他主持葬禮,為他致悼詞。

我在悼詞中說,老兵黃耀武走了,滄海泛舟從此了無牽掛,意氣風發又是少年時候。這是志願者小滿發在朋友圈裡的話。

第一次見到小滿,就是在黃老家的酒桌上,她是和北大營一起來的,一向好客的黃老請我們喝酒。喝酒喝到半道,小滿接到家裡電話,接完電話她挺抱歉地說,家裡有急事,得先走。然後一仰頭,把大半杯白酒一口喝了,留下我一臉的驚呆,抿抿嘴走了。

小滿做了很久黃老的專職志願者,儘管後來有其他專職志願者接替了她,但是逢年過節或者心裡想了,還是經常來看望黃老。小滿的爺爺也曾在印緬抗日,和黃老爺子同在一個戰場,是新一軍老兵,已經過世了。

我有時候想,在她心裡,可能看到了黃爺爺,就看到了自己的爺爺。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小滿、責編高爽、童話、李佩昕、曾光、董妍;前排是吳雙、黃老兩口和我。

拍攝於2016年10月25日黃老生日宴會上,我剛從鄉下回來,帶給黃老一個在山裡採到的野靈芝。

對黃老的採訪,貫穿了整個2009年。

第二年,這部口述史《1944-1948我的戰爭》出版。過了一段時間,接到一個電話,說自己是東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可以對接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無冕愛心等公益組織,他們看到了這本書,詢問黃老是否需要關愛幫助。

黃老只有一個女兒,家在鞍山,孫輩的孩子都離開了東北,家裡只有老兩口,生活上已經進入需要關照的階段。這個電話來的真是太及時了。

於是就這樣認識了北大營,我也從此加入了志願者團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彌留之際,北大營前來看望。

當時北大營負責整個東北關愛抗戰老兵的事務,通過他掌握的材料,我居然找到了黃耀武當年在印緬時的同學和戰友,現居大連的柯愈哲先生。

在《我的戰爭》的講述裡,18歲的黃耀武跟隨新六軍到東北後,不願意打內戰,不僅自己脫離部隊,還率領他就職學校的學生抗議政府從學校徵兵,並領著學生到瀋陽請願。返回鞍山途經遼陽時,彈盡糧絕,沒有了吃飯錢,就投奔了駐守遼陽的柯愈哲等八個同學。書中說:“但這八個同學裡只有兩個正派的人,石靜山和柯愈哲,兩個人很清白、很正派、很單純,亂七八糟的地方不去。”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他們分手的時候都在20歲上下,從此再無聯繫,現在居然發現彼此都還活著,但是再通話時,都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翁了。

後來,我專程去大連採訪了柯老,見到了這位書裡面的人物。他是從陝西報名從軍,飛越駝峰航線到了緬甸戰場,和黃老分配在同一個學生大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10月,95歲的柯愈哲老人佩戴抗戰勝利紀念章,在家人陪伴下回陝西老家探親,受到機組給予的英雄待遇,被安排第一個走下飛機。

又有一天,晚上北大營來電話,說廣東志願者來電話,有一位香港的抗戰老兵,看到《我的戰爭》這本書,說這個黃耀武是他在緬甸一起打鬼子的同學。他現在人就在廣東,想和黃耀武馬上通電話,他叫黃樹開。

在《我的戰爭》裡,黃耀武特地講過黃樹開同學,在攻打緬甸八莫外圍時,有一天二十二師遭到日軍夜襲,激戰一夜,第二天他從師部特務連趕到前面去看戰場,見到了黃樹開,開玩笑說,怎麼沒把你打死?黃樹開說我不但沒死還俘虜了兩個日本兵呢。

我和北大營商量,怕老爺子太高興,決定分兩次跟老爺子說清這個事,儘量淡化他的興奮。

這是黃老聯繫上的第二個同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抗戰勝利,新六軍接收南京,左2為黃樹開。(黃樹開供圖)

通過黃樹開,黃老基本知道了當年從軍時,戰爭倖存的其它廣東同學的下落,卓幹成過世了,朱富華也過世了,這是他最關心的兩個同學。活著的只剩下很少幾位,有的在臺灣,有的在國外。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新六軍初進東北時,在遼中合影。後排右側為黃樹開,前排黃耀武。拍照的前一天,黃耀武和黃樹開剛打過一架。第二天見面,兩人一笑而過,相約來照相。

這張照片是黃樹開特地從香港帶回來的。

三位老人彼此都六十餘年未見,他們覺得在電話裡溝通不解渴,經過一番謀劃,他們商定要在瀋陽聚會。柯愈哲從大連坐車到瀋陽,黃樹開從香港飛到瀋陽。

聞訊後,遼寧志願者決定大家分擔這次接待、吃住的費用。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當時團隊經費緊張,這次接待三老,就是照片裡的志願者們分擔了全部接待費用。

2014年6月16日,三兄弟在瀋陽相聚了。

那天我忙於安排飯店,沒來得及見到他們三兄弟重逢的一瞬間,後來還是聽北大營跟我興奮地描述過那個場面。但是當聽到黃耀武問黃樹開說:“你後來跑哪去了?”他這時已經知道他後來去哪裡了,還是要問這一句話,這一瞬間,感覺時間回到了60多年前。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二十二師學生教導營同學錄,從中我們查到了黃耀武的名字。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師長李濤頒發給黃樹開的抗戰證明

三個老人加到一起有270歲了,看他們一起打著拍子唱松花江上,黃樹開唱著唱著落淚了,哽咽了,我們圍著的後輩一起跟著合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黃樹開、柯愈哲、黃耀武,三位抗戰老兵合唱《松花江上》。

三人中,柯愈哲年紀最長,然後是黃樹開。黃耀武年紀最小,反而先走了,廣東的志願者說,聽到黃耀武過世消息,黃樹開在電話裡就哭了,說廣東南番順三兄弟就剩下他一個了。

柯愈哲知道黃老過世消息,進屋翻出黃老的自傳,拿出他們當年聚會時的照片,看了又看,落淚了,讓女兒給黃老老伴打了電話。

柯愈哲、黃樹開和黑龍江未曾謀面的新六軍老兵許鳳甲,三位戰友一起給先走的小老弟送了一副輓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由於北大營動員多位瀋陽的志願者一起接待三老相聚,我由此認識了大副、吳雙和曾光。

大副做事很沉穩,一直負責團隊公號和微信群、QQ群的管理,其他方面,如果有事喊到他,總是隨叫隨到。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側為大副,右側是志願者蔣光璞,她的父親蔣潤苑1936年從軍,八年抗戰一天沒落下,參加過長城抗戰、太行山游擊戰、武漢會戰和滇西大反攻,黃埔17期畢業。今年103歲,身體健康。

那以後,北大營經常把我和吳雙喊到一起行動,那時他倆經常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團隊資金不夠用。整個東北上百位老兵,精力、人力、財力都捉襟見肘。

在所有圍繞老兵的活動中,志願者完全做義工,除了團隊安排的慰問品和禮金之外,經常要另外自掏腰包慰問老人,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志願行動。

除了資金,還有人力不足。

做這件有付出無回報的事,全憑個人內心動力。對家庭生活、對工作多少都會有一點影響。長期的精力付出和資金付出,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因為工作、生活上的變化,經常有志願者逐漸淡出,再由新的志願者接替過來。團隊活動之所以能堅持做到今天,全靠一代一代志願者的接力和互補。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知名攝影師李春鋒2017年來瀋陽,義務為黃老拍攝了一組精彩的照片。

後來,東北團隊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團隊,各自獨立運營。這時遼寧團隊的名單上,還有五十多位老兵。

因為家裡連續添加了兩個新生命,曾為東北關愛老兵做出極大貢獻的北大營不得不淡出團隊工作,於是吳雙接替上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6年為黃老取手模,目前已為四川建川博物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所收藏,2019年5月30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將舉行收藏儀式。

左為志願者曾光,右為吳雙。

在吳雙的主持下,團隊在2015年做了一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抗戰老兵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經過核實情況,瀋陽的抗戰老兵大多獲得這枚富有意義的紀念章,大家都很高興,最後決定把還能自主行動的老兵聚在一起,搞一個慶祝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大聚會的這一天是2015年11月8號,在志願者董妍和水晶的策劃下,在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很圓滿。

與會的有印緬戰場二十二師的、三十師的、五十師的,也有國內戰場五十三軍的,這是晚年的黃老,第二次與當年的抗戰老兵匯聚一堂。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從左至右:盧克老伴、劉明遠、黃耀武、張志遠、嶽玉秀、王好信。4年過去,只有32軍騎兵團二連二班中士班長王好信仍在世,今年100週歲。

這幾年親眼目睹老兵逐個歸隊,心裡的難過說不出來。

新一軍三十師老兵劉明遠是三個孩子抬著輪椅來到現場的,遠征軍通信團老兵盧克的老伴撥下針頭,代替已處彌留之際的盧克來了。

盧克後來於2015年11月24日,在得知自己終於在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迴歸黃埔同學會組織時,流下最後一滴眼淚,走了。

黃老那時很健康,現場和老伴一起唱《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會場上的黃耀武和老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榮譽

這一年年底,在遼寧、廣東兩地誌願者的策劃、協作下,黃耀武和老伴、女兒一起回到廣東番禺老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吳雙、北大營、小滿、趙志春到車站為二老送行

這一次,老人不僅見到了老戰友黃樹開,還見到了倖存的同學、戰友曾德發。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為曾德發,照片中三老,都是當年一起在廣東參軍同學,在緬甸,曾德發被分配至22師66團。

家鄉民眾每家出一人,共計擺了32桌,設村宴熱烈歡迎招待這位抗日老戰士回家。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盛大的村宴,歡迎老兵回鄉。

在遼寧這些老兵當中,黃老因為女兒不在身邊,又因為老兩口身體經常出問題,收入不高,志願者們付出最多,他的家裡,志願者們隨時到訪,都會受到熱烈歡迎。

記得有一次接到北大營電話,說電話聯繫不上黃老了,最後經過一番周折,在醫院裡找到了。老人家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不敢告訴志願者,當他們看到北大營出現時,非常驚訝。

但是因為老兩口幾乎每年都要住幾次醫院,尤其黃老身體越來越弱,行走不便,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聽說後,都互補互助地加入了進來。於是,在黃老的身邊,又經常出現了李佩昕、綾目冰和餘堅的身影。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李佩昕和兩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經常在團隊的群裡看到北大營、吳雙、小滿、董妍、大副、李佩昕、綾目冰、餘堅、小丸子、紅姐、童話和瀋陽一弓等出入醫院的信息,大家研究怎麼住院,怎麼治療、日常飲食怎麼安排、出院怎麼接送……

為了老兩口,志願者曾光甚至是一家三口全都上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攝

志願者李佩昕工作地點距離黃老家很近,經常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幾天不見老人就會念叨。後來她去美國了,只要看到群裡有誰去了黃老家,就要求和志願者視頻,她想看看老爺子,老爺子也想看到她。每次視頻,她和黃老的老伴都會彼此相視流淚。

為了更好地解決老人的開銷,吳雙想到從出版社批發買來黃老的口述《我的戰爭》,簽名後再向全國的志願者們發佈信息,加價銷售,所有的收入都作為老人的生活補貼。這個活動得到了全國志願者的支持,很多人自願用一百元買這樣一本書。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1944-1948我的戰爭》責編板凳一家,在今年春節看望老人。

這個銷售工作很瑣碎,但是李佩昕接替吳雙後,樂此不疲地做著。她出國後,綾目冰和餘堅接手這項工作。

2016年,這本口述加入了新的內容,在萬卷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書名為《我是新六軍少尉》,這項義賣活動在志願者中繼續開展,先後賣掉了上千冊圖書。在寧波志願者李春鋒李捷的幫助下,有的書甚至賣到了300元一本。

這不是買書,這是對抗戰老兵的致敬。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7年3月,從左至右為北大營、《我是新六軍少尉》責編高爽、吳雙和我,看望二老。

我那幾年,去看黃老的次數少了,但是在群裡看到這麼多人為一個老人而忙碌,覺得這老人晚年有福氣。

我這幾年全靠志願者的幫助啊

但是賣書的錢,交給老人,發現有的被他們用來買補品了。幾個志願者怎麼勸,總是能在他家裡發現新的補品,氣得大家聚在一起就咬牙切齒地聲討。聲討過了,又接著去賣書。

有一次我看幾個人氣得沒辦法,就說,你們自己家的老人吃補品不?你們有辦法勸阻不?大家一愣,說也沒辦法。我說是呀,那就不要勸了。另外人家活到八九十歲,也許心裡就覺得是吃補品吃的呢,咱們將來還不一定能活到人家這麼大呢。

關愛活動,不光都是歡顏笑語,也有這樣的相視無奈。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李春鋒鏡頭下的又一個瞬間

2017年,黃老的房子因為年久陳舊,不利於居住,而且屋裡狹窄,只要來三個人,就沒法轉開身。

最初想到的是,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一個新房子。我在雨裡走了兩天,幾乎走遍了周圍的住宅,踩好點後,志願者董妍開車過來,拉著老兩口看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原來的廚房

後來由於財力等其他原因,放棄了買房計劃。吳雙決定幫助老人重新裝修房屋。經老兩口同意,無冕愛心提供資金兩萬,餘下由瀋陽獅子會承擔,給老人在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東西全部搬出,然後整體重新裝修。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獅子會獅友上門瞭解情況

裝修後的房子寬敞明亮,黃老高興地一再說,沒有這些捐款人和志願者,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他這輩子,值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裝修後的房子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志願者們一起幫助老人安裝傢俱

但是搬回來後,屋裡又有點擁擠了。

黃老的老伴,不捨得那些老物品,大概能裝了上百個紙箱子,它們佔據了很多空間。吳雙每次去,就勸老人把沒用的東西扔掉。黃老的老伴每次都說,都是有用的,吳雙再說,她就說好的,我收拾收拾就扔。

可是下次去,依然如故。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多年來,志願者小丸子總是默默地做事,這是她找到的唯一一張和黃老的合影。

不光是吳雙,小滿、董妍、李佩昕、綾目冰、小丸子和我輪番上陣,老太太練就一番軟功夫,把我們全都打敗,任憑你一言我一語,我自巋然不動。

大家聚到一起只好搖頭,我說算啦,等咱們老的時候,也許還不如人家。

其實老太太已經做了很大讓步,她確實已經扔掉了很多,只不過剩下的更多。

這些你來我往的細節,算是關愛老兵過程裡發生的典故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樹開就是從這本書裡,發現了自己的同學、戰友黃耀武。

今年春節前,廣州團隊的王豐,聽說黃老胃口不好,想念家鄉的味道,就對吳雙說想接老兩口去廣州養老,所有的費用由他們負責。遺憾的是黃老這時已經行動不便,只好對吳雙說,恐怕沒機會了,替我謝謝王豐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時,剛好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詢問遼寧團隊,春節期間是否有暖心慰問的計劃,吳雙說想讓黃老吃到家鄉味道的蝦餃。於是雙方商量從廣東空運蝦餃過來,可是東西到瀋陽味道一定會變化。

最後只好決定還是在瀋陽找合適的蝦餃。可是買了幾次,黃老不是說面不對,就是說糖多了,再就是蝦不新鮮。直到志願者童話送來了瀋陽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老人說這個味道是對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童話一見黃老確定稻香迎囍皇宮的蝦餃是當年的家鄉味道,就嘗試著邀請飯店的廚師上門為老人當場做一頓剛出鍋的蝦餃。這個動議得到了稻香迎囍皇宮方經理的全力支持,親自帶著廚師,在黃老的家裡,免費給他做了一頓正宗的廣東蝦餃。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黃老很高興地下地觀看廚師的廚藝,當他吃到第一口時,連說,這是真正的家鄉味道。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整個活動過程,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派出王維策劃,全程參與,並出資為老人佈置過年的燈籠、春聯、鞭炮等,瀋陽103歲的黃埔17期老兵蔣潤苑,親手寫了一個“福”字,餘堅鄭重的給貼到了門上。老人在歡聲笑語裡,在家鄉的味道里,望著窗外升騰的煙花,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春節。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近年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個月為黃老解決僱請小時工的保姆費,以及報銷住院費的自費部分。對一位退休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後排從左至右:綾目冰、深圳龍越王維、餘堅。

最近這一年,袁浩又接替做了黃老的責任志願者,老兩口有事出行時他負責出車,幫助取工資、交水電費、代表團隊上門慰問、拍反饋照片……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這樣,很瑣碎,需要愛心,也需要耐心。

很遺憾,為老人忙碌了一年多,老人走的時候,袁浩剛好工作出差不在瀋陽,沒能為老人送最後一程。

還有大副,還有綾目冰,都是出差在外地,無法趕回來。

有句話說,老兵在風中,志願者在路上。

致敬抗戰老兵,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傳遞愛和溫暖的行動,我們會繼續。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今年春節,我和板凳在電話裡說,咱們去看看姥爺吧,以後可能想看看不到了。老人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判斷的,但是沒能問出口。

很多細節,歷歷在目。

很多事情,不勝枚舉。

能落到文字上寫出來的,總是有限,實際做的,比這要多很多。還有更多志願者做的很多事,是我不瞭解不掌握的。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2019年1月13日,大連海事大學雙翼行社團大學生採訪黃老。

大家毫無怨言地、無所求地圍在這個老人身邊,是敬重他的經歷,也因為喜愛他的性格。

我在悼詞裡說:黃耀武先生在少年時代,因國恨家仇,放棄了在當時廣東省政府工作的優越條件,響應國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報名從軍,時年十五歲。

從這一個細節,就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性格的少年。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中國駐印軍在印緬

他在省政府裡給祕書長做差役,經常幫著省主席要來外賣,省領導們在屋裡吃蝦餃,他在外屋吃蝦餃。可能正因為有過這樣的吃的歷史,他吃蝦餃的口味才會特別刁吧。

那時的他每個月還有不錯的津貼,還發大米。這是一份當時連大學生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但是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放棄了,因為戰爭摧毀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想再跑空襲,他想去前線殺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前進中的駐印軍

這個少年有幸加入了新六軍二十二師,這支新六軍,在第二次遠征的印緬戰場上和新一軍師並肩戰鬥,殲滅日軍十八師團、五十六師團大部,打通了中印公路。

這個十八師團,是日軍的王牌部隊,士兵多是來自九州的礦工,作戰風格凶狠頑強。就是這個部隊,在淞滬會戰時從杭州灣登陸,導致中國軍隊全線崩潰,繼而攻下南京,是南京大屠殺的凶手之一,此後又攻下杭州、佔領廣州,在歷次戰鬥中,通常它的一個營(大隊)就可以擊敗中國軍隊一個師。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得勝之師

此後該部又橫掃馬來半島、在新加坡以三萬人迫使八萬英軍投降。最後在仰光登陸,佔領緬甸,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這一次它遇到了對手,在兩年時間裡被中國軍隊的新一軍、新六軍反覆蹂躪,以至於多次補充新兵,直至僅剩少數殘餘部隊潰敗逃走。

整個印緬戰場,日軍被斃傷近十萬人,這是抗戰期間,唯一一箇中國軍隊採取攻勢並取得勝利的戰場。

因而所有的遠征軍老兵都以此為自豪,什麼時候跟他們說起這段歷史,都能從那閃亮的眼睛裡,看得到來自心裡的驕傲。

黃老也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們勝利了

今年的四月,老人幾進幾齣醫院,大家一起去看望。

那天,老人努力了很久說,我有一本書要留給你。

我說你在緬甸不是整天吃牛肉罐頭吃膩了麼,我剛採訪完新一軍的軍醫官陳以修,他當時是上尉。他說校官以上吃的是美國罐頭,那個味道好。尉官以下吃的是印度產的牛肉罐頭,所以你們不愛吃罐頭,因為那都是印度產的。黃老的眼睛亮了一下,表示他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我又跟他說,要吃飯,只有吃飯才能好起來,你起來能走了,再找黃樹開打架去。

他笑了。

黃樹開從香港帶回來的那張三人合影,就是兩人頭一天打架第二天拍的。

出來後,幾個人互相看看,都知道老人要走到最後一段路了。

我向吳雙建議說,要把消息通知給大家,黃老一生喜歡熱鬧,多一些人來看望,會給他多一點生存的動力,也多給他心裡一點安慰,也讓大家心裡少一點遺憾。

果然,消息散發開後,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前來看望。而黃老也很是高興,只是這時的他已經說話很艱難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謝謝吳雙,幫我留下這張和黃老最後的照片。

當時我起身正要走,看到黃老勉強向我伸出手,我們倆握著手,對望著,心裡都知道這就是最後的告別了。

吳雙看到黃老的頭髮長了,鬍子也出來了,老人很愛整潔,她想要老人有尊嚴地離開。省共青團少年部留守兒童專員陳月嬌就發了朋友圈尋求幫助,不到十分鐘,就有好幾位志願者應招,她選擇了瀋陽標榜美髮學校的志願者,幫助老人剪頭。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省民革社會服務部主委孫人傑帶來了鮮花和水果。

面對一眾人,黃老雙手抱拳,感謝。

病床上的黃老已經無力抬頭,大家就把他托起來,剪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因為老人一輩子都帥帥的,吳雙拿出手機,找到李春鋒2017年拍的黃老照片,告訴理髮師,小夥,照這個髮型理,這個髮型帥。並逗黃老,理完髮,你就由92歲變成29歲了。老人家笑了,然後費了很大勁問陳月嬌說:你有多高?他是想感謝她,但已無力說謝謝。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左一為陳月嬌,右一為餘堅。

因為黃老從開春後就連續住院,家裡有限的人手都疲憊不堪,為了籌集部分醫療費和僱護工,陳月嬌和綾目冰又發動了新一輪義賣黃老自傳《我是新六軍少尉》的活動。

三天的時間,手裡370本書全部賣光,居然籌集資金三萬多元,因為很多人只捐款,不要書。

因為統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份愛心清單尚在統計當中,近期會有公示發佈。

黃老對來看自己的板凳說,這一關過不去了。

他知道已經難以逆轉,但心裡並沒有放棄,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個月,幾乎沒有知覺,不吃飯、也不喝水,但是還在頑強地活著。

這是一場他一個人的戰鬥,是和七十多年前不一樣的戰鬥。他足足堅持了兩個星期,醫生說,老人的生命力真是太頑強了,太少見了。

戰場歸來人,意志力通常會強於常人吧。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餘堅和綾目冰,幾年來,為老人風裡來雨裡去做了很多事。

聽說老人走了,綾目冰說,心裡空落落的,感覺不像是真的。身在國外的李佩昕說,最捨不得老爺子,老爺子走了心裡空蕩蕩的。

這麼多人,寧願圍前圍後地為老人操勞,也不願他離開。

所以他的孫女說,有了志願者,女兒幾次提出接他去鞍山生活,也不願意去了。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這些年,李春鋒拍攝了很多抗戰老兵。

在遼寧,短短的幾年過去,目前在名單上的抗戰老兵只有二十一位了。

為黃老做的事,大家也在為其他老兵做著。

目前,根據龍越慈善基金會的統計數字,全國目前在世的抗戰老兵,還有5000多位,他們散佈在全國各省,相對應的,目前每個省都有我們這樣一群關愛抗戰老兵的志願者。

我們做的事,也是他們正在做著的。

而且,這還是一件,越做越少的活動。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到黃老家佈置靈堂,黃姥姥說,姥爺那天說要留一本書給你,就是這本,現在就給你。

是一本《中國遠征軍》。謝謝姥爺。這麼些年,我一直跟黃老叫姥爺。

昨天一天,按照吳雙不斷髮來的指示,我幫著蔣光璞大姐起草寫給黃老的輓聯,和小丸子去花店買鮮花,再去接攝影師準備下午拍攝五十師的抗戰老兵陳以修,再去花店買第二天用的手持鮮花,再去蔣光璞大姐那裡取輓聯,再去黃老家裡幫助佈置靈堂。最後去陳以修老兵家裡進行採訪。

傍晚回家的路上,吳雙又發來信息說,你給黃老寫悼詞吧。

晚上八點,吳雙和小丸子在網上審核完悼詞,吳雙又說,明天追悼會你來主持吧。我說好,不過我沒主持過,我需要做點功課。

這是為老人能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所以每次吳雙佈置工作過來,我都說好。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已經是晚上十點。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瀋陽從冬天開始就很少下雪,開春以後幾乎無雨。但是今天從夜裡就開始下起大雨,氣溫比前一天陡降二十度。

去參加葬禮的路上,小丸子感慨地說,老爺子真是會挑日子啊。

寒風淒雨中,先後來了17位志願者自發為老爺子送行,其中有幾位是新一軍五十師、五十三軍和黃埔軍人的後代。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當晚,志願者趙志春在群裡發了一首詩:

老天流淚雷聲微

東陵殯儀館聚會

抗戰老兵黃耀武

撒手人寰令人悲

志願者來十七位

團隊花圈緊相隨

傳奇大作留千古

遠征英名存海內

趙大哥不是詩人,也從來沒見他做過詩,他是由衷地寫了這首詩,照錄在此,做個紀念。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我跟吳雙申請說,我搞一次特殊化行不行,我想單獨送個輓聯給姥爺。這是託蔣光璞大姐寫的。

輓聯上的話,來自姥爺廣東同學、戰友李自成寫的一首歌:萬里戎機,白雪滿征衣,關山鐵馬,若飛。別矣,青年有壯志,不滅倭奴誓不歸。再見,我的故鄉。

60多年後,老人憑著記憶,口述給我這段歌詞。

參加葬禮回來,剛回到辦公室坐下,吳雙發來信息說,你代表團隊寫 一個紀念文章吧。

我說好。

到了晚上,趴在電腦前,寫什麼呢?

寫我跟黃老的往事?感覺自己太狹隘了,那麼多的志願者一起做了那麼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黃老,都有一份回憶和紀念。我不能無視,更不能把對黃老的懷念當做我一個人的事,這是整個團隊的付出,我應該記錄一下大家的付出,大家的愛。

全國有幾萬幾十萬的志願者,這些年以來,那麼多的文章都在寫抗戰老兵,但是從來沒有文章記錄一下老兵背後的他們。

我應該記錄下來,記錄我們、記錄他們,記錄你們!

謝謝吳雙,幫我核對文字信息,提供材料,這篇文章是在她的幫助下才完成的。

我想吃老家的蝦餃

小滿說,有緣相識,不負此生。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在葬禮上,我帶了一本《我是新六軍少尉》交給小滿,她把這本書雙手捧著,輕輕地放在黃老的遺體身邊,這是一份永遠的紀念。

黃老,一路走好!

2019年5月28日於瀋陽十一緯路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別矣,青年有壯志,不滅倭奴誓不歸。

附錄:

抗戰老兵黃耀武千古

送鮮花花圈的有

新六軍老兵 許鳳甲 黃樹開 柯愈哲

關愛抗戰老兵團遼寧志願團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

無冕愛心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

關愛抗戰老兵廣東群

遼寧省眾德慈善基金會

關愛抗戰老兵河北志願者團隊

關愛抗戰老兵黑龍江團

陝西省收藏家協會軍品專業委員會

大連理工大學敬禮抗戰老兵實踐團

陝西省抗戰老兵營

朱洪海

志願者個人送輓聯的有:

王維 飛雪 李菲 童話 北大營 綾目冰/餘堅 陳月嬌 張曦堯 板凳 內蒙古張亮亮 大副 郭小滿 李春鋒 李捷 董妍 袁浩 默然 付憲東 高爽 許曉時 周志 蘇薈霖 王豐 凝眉兒 肥堅無魚 水晶 向梅 高新 柯勤 風隱語 般若得緣 妖精 趙志春 冬雪 瀋陽一弓 大漠風景 劉享軍 蔣光璞 聽聽那冷雨 愛行天下 石頭客 逗比趙老師 無慾無求 款款而來 傘兵麻了 自由飛翔 陳衛東 秀秀 哆啦A夢 李強 小丸子 天人合一 大帥,後知後覺 吳雙


那個叫黃耀武的抗戰老兵走了


請關注:zhuhonghai2017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