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校長首次推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姚蘭) 諾貝爾和平獎設立117週年以來,評委會首次收到了來自中國大學校長的提名信。自1901年開始,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那些為世界和平作出偉大貢獻的人和組織,而每年推薦該獎候選人的往往是各國議會議員、政府部長、大學校長、政治學教授、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現任和卸任的挪威諾獎委員會成員等。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原四川大學副校長、現西安外事學院校長、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陳愛民女士,她於今年1月初向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正式提名中國民間人士童增和日本民間人士小野寺利孝共同角逐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隨後陳校長還把介紹這兩位傑出人士的文字資料和視頻資料專門郵寄至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

陳愛民校長推薦信中這樣寫道:中日兩國百年恩怨未了,當今兩國關係依然緊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政府戰後不承認侵華歷史,從未向中國人民就侵華戰爭進行謝罪和對中國二戰受害者進行賠償,這已經成為阻礙兩國關係向前發展的“死結”,而童增和小野寺利孝為了打開這個“死結”付出了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艱辛勞動。童增先生1956年6月出生於中國重慶,北京大學法學碩士,1990年撰寫了《中國要求日本受害賠償刻不容緩》的萬言書,發起中國民間對日索賠運動,1992年到1995年間,很多二戰受害者從中國各地到北京尋找童增,委託他伸張受害權益。同時童增還收到了中國各地日本侵華戰爭受害者及家屬的來信達1萬餘封,現部分已上傳至“10000個正義呼聲”網站,其中600封信翻譯成英文,以供全世界查閱。童增等108位中國人早在1991年就致函來華訪問的日本首相海部俊樹,這是戰後中國民間首次要求日本政府正式向二戰中國受害者進行謝罪和賠償;隨後童增還要求即將訪華的日本天皇向中國歸還藏在日本皇室的被掠中國文物;童增也曾到日本法院出庭為中國受害勞工作證;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召開前夕,童增強烈要求即將訪華的日本東京都知事就日本侵華戰爭進行謝罪;近年來童增兩次致函日本政府要求就“南京大屠殺”所犯暴行進行謝罪。童增先後兩次籌款進行較大範圍的援助,給一些年老的戰爭倖存者提供資助;童增也曾經把遺留在中國的一些韓籍慰安婦送到韓國大使館,這些韓籍慰安婦後來終於回到了離別半個世紀的家鄉。20多年來,成千上萬的中國戰爭受害者及其家屬和廣大民眾志願加入到童增倡導的民間對日索賠隊伍中來,甚至不乏有大量的日本人。中國知名傳記作家柳白為此專門著書《童增—我們時代的英雄》.

小野寺利孝,1941年生,曾任日本民主律師協會幹事長,現任中國人戰爭受害賠償訴訟日本律師辯護團幹事長。1994年首次到中國訪問,參觀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震驚之後與童增簽署了免費代理中國二戰受害者在日本法院起訴日本政府和日本加害企業的合作協議。他甚至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來支持中國受害者到日本打官司,先後50多次到中國訪問和向受害者取證,在日本也有300多名律師加入到小野寺利孝倡導的團隊中來,更有10萬日本人簽名聲援,日本一些國會議員也認同了小野寺利孝的索賠理念和人權觀念,並給予了很多支持。這在日本審判史上是劃時代的成果,同時對日本形成正確的歷史認識也是一大貢獻。特別是在判決中從中國受害者立場出發根據受害事實對加害事實給予認定,是對日本社會及學校進行歷史教育的好教材。

由於童增和小野寺利孝以及眾多有識之士的堅持,日本三菱材料終於在2016年6月1日正式向中國二戰受害勞工謝罪並支付謝罪金,還將以專項基金的形式予以發放實施,緩解了中國受害勞工和日本加害企業之間的對立情緒。

陳愛民校長表示為什麼提名這兩位中日民間人士,其中有一段歷史淵源。那時她還是美國某大學的教授,一次偶然機會從媒體上看到童增和小野寺利孝關於民間對日索賠的報道,很受感動,後續一直關注。受聘四川大學副校長回國工作以後,才發現中日關係遠比她想象的還要嚴峻,包括日本篡改教科書,歪曲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等一系列不尊重、不認可歷史的錯誤行為。在這種背景下,她更覺得童增和小野寺利孝作為民間人士一直致力於對日索賠,要求日本正視歷史、向中國受害者謝罪賠償的努力是多麼的難能可貴。通過日本加害企業的謝罪及賠償,可緩解中國民眾的仇日情緒,進一步促進中日兩國人民和平友好相處。這兩位國別不同的民間人士所做的一切,符合諾貝爾和平獎發起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此獎項的初衷,即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最為重要的一點,童增和小野寺利孝要求日本“正視戰爭暴行”的不懈追求,捍衛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傳統,比如先前的獲獎者是1970年向“大屠殺遇難者謝罪”的西德前總理勃蘭特和1986年《夜》的作者猶太人作家埃利·維瑟爾等,讓世界永世不忘二戰中發生的戰爭暴行,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世界和平,這一點在當今中日兩國之間尤其重要。

中國大學校長首次推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陳愛民校長在亞太大學聯合會年會上發言(陳愛民校長供圖)

陳愛民校長表示過去參加了大量的國際會議和論壇,她對“和平”有自己的理解:“作為一名大學校長,我常常教育我的學生要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在和平環境下才能將所學知識得到更大程度發揮,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深知和平的重要性;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也很自豪地說無論中國政府、還是民間群眾,都渴望和平,也積極維護和推動世界和平。在南京大屠殺80週年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若是童增和小野寺利孝能共同分享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讓全世界各國人民更多地認識和了解亞太戰場這段歷史,尤其促進當下日本政府不要繼續篡改和歪曲歷史,誤導日本民眾,惡化中日關係,要向已經道歉謝罪的日本企業學習,誠心向中國人民道歉謝罪,正視歷史,妥善處理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化解中日百年恩怨,對於推進中日民族間乃至亞洲、世界的和平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陳愛民校長最後表示,憑藉她數十年國際交流經驗會積極與諾獎委員會溝通,如果今年童增和小野寺利孝未獲得此獎,她還會繼續推薦他們,一定要把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戰爭罪行牢牢釘在歷史恥辱柱上,迫使日本政府正視侵略歷史,這是中日兩國和平友好的前提和基礎。記者也瞭解到童增先生已連續三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據悉今年還有其他人推薦童增先生。同時,2017年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的還有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俄羅斯總統普京、平民化的改革派教宗方濟各、敘利亞志願救援組織“白頭盔”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