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抗日名將張耀明

在蒐集整理抗日戰爭史料的過程中,有兩位陝籍名將的事蹟令我數年不能忘懷:一位是戶縣(今鄠邑區)的關麟徵將軍;另一位則是臨潼的張耀明將軍。因我與張將軍是連畔種地的鄉黨關係,並與他先後在百年名校“三育小學”上學,算是校友,還因為與其孫建國、建學相友,故願意為張將軍多著筆墨。

張耀明(1905—1972),臨潼區行者街辦張莊人。黃埔一期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52軍25師師長、第52軍軍長、第4集團軍副總司令兼38軍軍長、首都南京衛戍總司令以及黃埔軍校校長等職。因抗日有功,被國民政府授予雲麾勳章、忠勤勳章等。2005年和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先後授予其家屬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70週年紀念章。

“關張”威名是打出來的

過去,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對“關張”抗戰的史實知之甚少。隨著史實的逐漸披露,“關張”英勇善戰的事蹟傳播開來。在一部有關抗戰的秦腔戲中,陝人曾把關麟徵、張耀明稱為“關張(即三國的關羽和張飛)。人們之所以將他們比作“關張”,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他們的忠義英勇可比歷史上的“關張”;二是他倆關係之“鐵”可比“關張”。二人一起經于右任先生的介紹入黃埔,追隨孫中山先生,一同北伐,一同參加中原會戰,一同抗戰,一同共事十八載。同生死,建功名,親如兄弟,“關張”之名,當之無愧。當時,日寇的鐵蹄已踏上位於陝西東北的山西、東邊的河南以及東南的楚湘。唯獨在中華“白菜心”的陝西,日軍不能得其一寸。除了沿黃河有共產黨和國民黨軍隊聯合把守的緣故之外,以“關張”兩將軍為代表的“陝西冷娃”的威名可能也是日寇不敢前行的原因之一。

(一)臨危受命,激戰古北口,“關張”一戰成名。“九一八”事變之後,由於東北軍不抵抗,日軍來勢洶洶,直逼內地,1933年已逼近北平附近的古北口。“長城之外牧寇馬”,國家危亡,迫在眉睫。就在這緊要關頭,“關張”所屬的17軍奉命赴古北口抗敵,關麟徵是25師師長,張耀明是25師75旅旅長。部隊7天急行軍900公里,到達防地不足3小時,戰鬥就打響了,將士疲勞和戰事急迫之狀可想而知。敵人倚仗地理優勢和裝備優勢,發起猛烈進攻,妄圖趁中國軍隊立足未穩而一舉殲滅。霎時,天搖地動、石崩城摧、煙霧瀰漫、巨樹拔根。隨之,“關張”部即英勇還擊,激烈戰鬥持續了十多天,我部傷亡4000餘人,關師長身負5傷,頓時成了血人;而張旅長則帶著士兵用刺刀和敵人血拼。據參戰人員後來回憶,日軍的小鋼炮打得特別準,我們的戰士剛露頭,敵人的炮彈就掀翻了我們的頭盔。然而,中國士兵並沒有被敵人的囂張氣焰所嚇倒,前面的戰士犧牲了,後面的人立刻就頂上來。“關張”二人帶頭殺敵、血染戰袍,對大家的士氣鼓舞很大。

這場戰鬥被日軍稱為“激戰中的激戰”。我方雖然傷亡慘重,僅關師長同村就犧牲了8位鄉黨將士,但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精神的長城,“陝西冷娃”的名聲也在全國開始叫響。詩句“大廈將傾於湯火,站直拋顱笑顏生”,就是他們英勇頑強、大無畏精神的真實寫照。“關張”一戰成名,徹底改變了世界對中國軍隊怯戰的看法,“關張”成為人們心中的抗日英雄。

(二)血戰臺兒莊,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表現出高超的指揮藝術和鐵一般的執行力。在臺兒莊戰役中,總指揮是李宗仁將軍,張耀明將軍當時是25師師長,年僅33歲。在指揮整師數百公里的運動戰中,他準確判斷敵情,及時安排軍隊進入陣地,表現出了其成長為高級將領的指揮潛質。其部受命在白城一帶集中,準備迎擊敵第10師團瀨谷支隊的一個加強旅。3月24日,25師向棗莊方向前進。3月27日,南下。翌日,向進犯臺兒莊之敵的側背攻擊。3月29日,張部攻佔了臺兒莊以北的南北路、北大窖。戰鬥十分慘烈,我軍堅守南北路,敵我反覆爭奪。3月31日,張又率部趕至臺兒莊東北之河西鄉楊家廟,當時敵第5師團阪本支隊4000人由臨沂南下增援瀨谷,張部又奉命堵敵,對阪本形成包圍,殲敵騎兵支隊……在這場運動戰中,張部的頻繁調動,整師團來回奔襲,數百公里。在運動之中捕捉戰機,勝利完成了任務,對臺兒莊大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從中可以看出,張耀明將軍所表現出的傑出指揮才能。

(三)“關張”促成湘北大捷。湘北大捷又稱第一次長沙會戰,是指1939年9月至10月間,中國第九戰區部隊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進行的防禦戰役。這次戰役敵人投入10萬兵力,指揮是岡村寧次。中方投入兵力24萬人,關麟徵將軍是15集團軍的代總司令,指揮6個軍20萬人。而張耀明將軍是52軍軍長,駐守長沙以北的新牆河一帶,也是本次戰役的核心地帶。敵人以三個方向奔襲合圍的態勢包圍15集團軍,張耀明將軍率領的52軍首當其衝。關麟徵將軍審時度勢,指揮20萬軍隊有計劃地撤退,邊撤邊設埋伏,以誘敵深入。待敵人中計後,猛殺個回馬槍。敵人在慌亂中潰不成軍,被分割包圍,日軍傷亡人數42190人。此役,關麟徵將軍的軍事指揮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被美國《時代週刊》譽為“中國的巴頓”。而張耀明將軍在此戰中則表現出高級指揮員所應有的綜合領導素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耀明將軍首創了抗戰史上的“軍民合作戰”,這也是可以進入戰爭教科書的。這種“合作戰”形式,其優勢體現在軍隊和老百姓更能緊密結合,軍民供需之間無需交涉。部隊僱夫便利,採辦給養毫無困難。比如在戰鬥中,需12副擔架,群眾一下就來了60多人,帶來了30多副擔架;軍民糾紛與軍人違反紀律事件大大減少;救護傷病官兵,有保證機制。湘北大荊街的老中醫黎海洲父子,收容了20多名傷員,將其藏在山裡,為其治病換藥,直至痊癒。為此,張耀明將軍題贈黎氏父子“忠義可風”的匾額。而且,張將軍還組織、訓練廣大民眾協助軍隊作戰,“軍民合作戰”的形式更使得漢奸敵探無從活動。張耀明將軍深知,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在於人心的向背,所以,他的政治思想工作一向都做得十分紮實。

(四)抓住戰機,善於奇襲。1937年,張耀明部在邯鄲附近,發現邯鄲城外日寇一機場守備空虛,只有一箇中隊守衛。“關張”協商後,當即行動,先派營長樑志偉偵查,然後趁夜色分為突擊隊、放火隊,燒掉敵人十幾架飛機及汽油庫等物資,給日寇以沉重打擊。

赤子之心 造福鄉梓

在蒐集整理此文資料時,我專門採訪了臨潼張莊村的百歲抗戰老兵張廣義。他說:“張將軍非常注意細節,雖然是個將軍,但每次回到家鄉,幾里路外就下馬,生怕鄉黨說他有傲氣。”張廣義老人還回憶說,張將軍愛兵如子。1945年春季,他隨張將軍參加“豫中會戰”,一連幾天大雨,戰士們飢寒交迫。夜晚,張將軍同戰士們一同生火烤衣。大雨淅瀝,夜色漆漆,漫山遍野,磷火閃忽,戰士們都已經入睡了。只見張將軍轉來轉去,不肯睡覺。原來,張將軍是擔心生火暴露目標,引來日軍空襲。戰事不利、給養匱乏,卻又心繫數萬關西子弟的性命,他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所以,他寧願自己不睡覺,也要為戰士們“站崗”。張將軍的一些事蹟,至今還在家鄉流傳。在臨潼採訪時,我聽張將軍同村人說,有次回來,張將軍給村上老人每人發一兩塊銀元,不論貧富同樣看待。當年張將軍還給村裡買了一臺德國造的抽水泵,可惜的是,由於大家看不懂說明,抽水泵最終成了一堆廢鐵。不過,張將軍的愛鄉之情可見一斑。

張將軍雖是武將,但他熱衷文化,重視教育,他捐資助學的事蹟更具傳奇色彩。據《百年三育校事錄·捐建篇》中記載:1936年元月的一天,張耀明將軍騎馬回母校三育小學,拜望恩師楊紹麟先生(教育家,當過縣長),恩師嫌其騎馬稍顯張揚,避而不見。無奈,張耀明將軍連夜趕往恩師家中,行跪拜大禮,師生復歸一團和氣。問及母校情況,楊紹麟先生將學校的困境和盤托出,當時,張耀明將軍並未表態。忽一日,有五名軍人押一挑夫來到學校,向有關人員呈上張將軍的親筆信,原來,那挑夫挑的是銀元一擔。校長李凌漢連忙吩咐學校司務長李萬春收銀元,可李萬春傻眼了,這麼多錢要數到何時?正在為難之際,一押送的軍人說道:“來時,我們用秤稱了斤兩的,我們也沒數過,你們用秤再稱一下。”後來,又因為難以換算,便數摞摞,共計1700塊大洋。學校後來用這筆錢翻修了校舍70多間,並添置了教學儀器。對此,《臨潼縣誌》有載。據說,張將軍的這1700塊大洋,有他個人的獎金,也有關將軍的資助。三育學校是臨潼百年名校,是中共地下黨早期的活動中心,也是我黨培養幹部的地方。當時陝西省副省長劉庚、解放軍將領趙培憲及宋方亮都與此校有關。而在改善該校的教學設施方面,張將軍貢獻良多。

張耀明將軍一生性格耿直,不計生死,戮力抗戰,忠貞為國。1972年病故於臺北。

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真實的事或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我們懷念張耀明將軍,是源自一種愛國主義精神,也旨在珍視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 (孫強先生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