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掛職副縣長被免”不能語焉不詳'

九江 銀行 新聞 紅網 2019-07-28
"

今年5月,九江銀行“90後”支行長楊沁掛職副縣長一事引發廣泛關注。記者從官方渠道證實,昨天上午,楊沁被免去副縣長一職。(7月24日 人民網)

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根據中央、省相關文件,對掛職幹部進行規範,於是按照市委要求,縣政府提出議案,依法免去了楊沁的副縣長一職。

可是,楊沁的掛職到底哪個環節不規範呢?提及的相關文件,又具體是怎麼規定的呢?這些關鍵信息語焉不詳,也難怪會有網友留言質問,“說掛職就掛職,說免職就免職,幹部任命豈能如此兒戲?”

回顧新聞,在楊沁掛職副縣長遭到輿論質疑時,九江銀行、九江市委組織部等相關單位和人士均表示,楊沁競聘為支行長及掛職副縣長均程序公開透明,且楊沁在九江銀行工作期間,先後三次獲得“九江銀行優秀員工”稱號。楊沁的掛職決定,不僅經過了九江市委常委會研究,也是經湖口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8次會議通過的。按照當時官方的說法,楊沁掛職副縣長不存在不規範不合理的地方。

可是,如今楊沁被免職的原因竟然是,按照相關文件“對掛職幹部進行規範”。這是不是意味著,當初讓楊沁掛職副縣長的決定其實是不規範的呢?從任職規範到任職不規範,時間也就僅僅相隔了3個月,難道不需要一個詳細權威的說明嗎?

其實,官方在決定提前免職楊沁副縣長一職時,就應該做好輿情研判,因為輿論一定會追問免職原因。如果官方不能及時迴應輿論關切,恐怕還會再帶來一次輿論危機。相反,如果有充足的準備,能夠及時準確詳細地迴應網友的疑問,則能化為危機。再說,既然有上級文件規定,只要文件內容不涉密,不妨公之於眾,一則能打消公眾質疑,獲得公眾理解,二則也能借助輿論關注,為政策做一次宣傳普及。如此,豈不兩全其美?

這些年,總有一些地方在應對輿論危機時,對於民眾關心關注的問題,迴應得含糊其辭,語焉不詳。在輿論窮追猛打之下,才不得不“擠牙膏”式的迴應,在危機處理中顯得特別被動,也不夠坦誠。

面對輿論,面對公眾,不能信奉“沉默是金”,也不要擔心“言多必失”而選擇“三緘其口”,最正確的姿態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以坦誠布公的態度,準確及時地迴應輿論質疑。如果民眾關心的問題,確實一時還沒有定論的,也不妨實事求是地告知,並將相關工作做一番通報。很多事情,說破無毒。藏拙掖著,反而讓人覺得其中有貓膩。

文/沈道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