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應化九華山的故事

九華山 地藏 金喬覺 佛教 樂遊九華山 樂遊九華山 2017-09-14

樂遊九華山 原創

地藏菩薩應化九華山的故事

降生新羅 瑞相靈異

公元696元,與我國隔海相望的新羅國雞林州的王族家中降生一子,名為金寶忠。其父金興光,後為聖德王,母親為成貞王后。相傳24歲改名喬覺,相貌奇特,頂聳奇骨,福慧具足。

地藏菩薩應化九華山的故事

不戀金鑾 專心納佛

金喬覺細時聰穎好學,年青時身高七尺,臂力甚大,他不戀金鑾,厭惡世俗,篤信佛教,好學悟道,曾自誨說“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於是發下了修證菩提的心願。

落髮涉海 入唐求法

三韓佛教有條古訓:“遷喬必出谷,學道務求師”,金喬覺好學求道,嚮往中土,毅然辭榮就苦,落髮出發,相傳僧號“地藏”,於唐開元年間(719),年24歲,攜白犬善聽,涉海西發,乘風破浪,逕往大唐,求法修道。

訪道名山 卓錫九華

新羅僧地藏航海入唐後,歷盡艱辛,訪遍名山,曾到蘇州、南京、蕪湖等地,現在蕪湖廣濟寺(九華行宮)於開元末輾轉至江南池州,“睹九子山,心甚樂之,乃逕造其峰而居焉。”於是奇麗險峻的九華山就成了他卓錫修行之地。

地藏菩薩應化九華山的故事

初蒙接引 詩《酬惠米》

僧地藏艱苦跋涉,來到九華山北麓老田吳村。其時,人地生疏,飢餓異常,有緣相逢鄉老吳用之(上山途中會看到“吳用之墓”,二聖村叉路口),贈米留宿,“吳氏孟光(即吳用之)父子見其神色之異,指詣城峰閔氏之寺居,為修行之所,今化城寺是也。”僧地藏十分感謝,以《酬惠米》詩謝之。詩去:“棄卻金鑾納布衣,浮海修身到華西。原身乍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吳用之。未敢扣門求他語,晦明送來續晨炊。而今飱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飢。”

地藏菩薩應化九華山的故事

乞求棲身 閔公施地

相傳僧地藏上山之時,經吳用之指點,向九華山主閔公(閔讓和)乞求一袈裟之地,閔公應允,僧地藏遂一展衣,竟遍覆九華。閔公驚歎高僧神展,讓其子拜師出家,即道明和尚,後閔公亦離俗皈依。後人為紀念閔氏父子侍協大師之功,在地藏菩薩兩側立像,左為道明,右為閔公。閔公墓(財神殿)今存九華街。現在九華山沒有閔氏後人,但有一村稱“閔園村”,以示紀念。

南陵抄經 潛心攻讀

僧地藏素愛四部佛經,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鼓音聲陀羅尼經》,但苦於沒有抄本,便親自往百里之外的南陵,請人幫助,當時南陵餘蕩等人十分崇敬這位從東海遠道而來求法大師,欣然受命,分頭把四部大經抄好奉獻給大師,大師如獲至寶,手不釋卷,潛民攻讀,大師“從此歸山,跡絕人裡。”

開山造田 躬身教化

僧地藏在修行期間,親率弟子開渠引水,墾荒種田。在化城谷地“開鑿溪澗,盡成稻田,相水修瀦,為放生池”。唐建中中葉,“僧地藏依止禪眾,有平田數十畝,種黃粒稻,田之上植茶異於他處,謂著地源,亭後有五叉鬆,結實香美,皆自新羅移植”(陳巖《化城寺》詩注)。過著“夏則事兼土,冬則衣伴火”的艱苦生活,且長年以“黃精”為食。

化城建寺 道場輝煌

唐至德初,有青陽人諸葛節等從南麓登峰,為僧地藏苦修精神所感動,籌款買下檀公舊地建寺請居。大師從之,“近山之人聞者集,伐木築室,煥手禪居”。當時,僧地藏率眾同建臺殿,至建中初,池州太守張巖崇仰大師高風,施捨甚厚,奏請朝延檀公舊額於“化城”,置於新寺。從此,“勝境巍巍,普放大光。”

談經論道 誨人不倦

僧地藏不僅攻讀佛經,學而不厭,還言傳身教,誨人不倦。大師在“宴坐巖”經常邀請僧俗,談經論道,在“煎茶峰”常招客於峰前,“汲泉烹茗”。在羅漢峰,為談經弘法,“竟日談論”。至於來山晉謁的四方信徒,都受到大師耐心的佛法教誨,所以他們“親承善誘,感悟深哉”。

感化親人 共建道場

相傳新羅使臣昭佑、昭普是僧地藏的兩位舅舅,來九華山勸外甥回國,僧地藏對他們談經論道,兩人被感化,遂留山不去,共建道場。在九華山北麓“築室為庵”,逝後百姓立其庵為“二聖殿。”

明泉情深 娘娘寶塔

相傳他的母親遠涉重洋,千里迢迢來九華找到心愛的兒子後,悲喜交加,途中以淚洗面,眼睛快哭瞎了,僧地藏發孝心,經3-4年時間,用化城寺前的一口井水,為母洗眼,終於復明,母親死後,僧地藏為了紀念母親,在井上造了一座寶塔,後人稱泉為“明眼泉”,塔為“娘娘塔”,今塔基尚存。

贈詩童子 拳拳愛心

大師不僅對賢者虛懷若谷,對童子學僧也諄諄善誘,他在〈送童子下山〉詩中寫道: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聖地聚金沙。瓶添澗底休拈月,缽洗池中罷弄花,好去無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錄入全唐詩)詩中充滿了與童子僧依依惜別之情,有童趣的回憶。有長者真誠的勸慰,跳動著師長對學童的一顆拳拳愛心。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七律”。它音律和諧,對仗工整,情真意切,形象鮮明。

靈場終古 永鎮名山

唐貞元十年(794),大師在人生旅途上已度過99個春秋。此年閏七月三十,他忽召眾僧告別,帶著對九華山深深的眷念,離開人間,唐費冠卿記中餘述他圓寂時“山鳴石隕”,“寺中扣鍾,無聲墜地”。他的肉身跌坐石函中,三年後開缸,見顏色好生,撼其骨節有金鎖般的響聲。按佛經上說的“菩薩鉤鎖,百骸鳴矣!”。於是僧徒他視為地藏靈蹟示現,尊奉為中國地藏王菩薩,因俗姓金,又稱之為金地藏。從此,金地藏的聖名與九華山長存。

靈輝瞻仰 萬祀千秋

金地藏圓寂後,三年肉身不腐,僧徒們遂將其遺體安葬在南臺之上的嶺頭,建三層石塔供奉。傍地時發圓光,五色燭天,故其嶺名曰“神光嶺”。後人“塔罩以殿,俯仰以銕為之,前梯以石,共八十四級。”(明嘉靖《九華山志》)此塔殿,即今之“月身寶殿”。後改成八十一級臺階,一直沿用至今,在90年左右由南門中間位置移至旁邊,

金地藏是中國僧民為記念和表彰金地藏的功德而樹立的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靈輝瞻仰,萬祀千秋。”

誓願宏深 終成正果

金地藏渡海離鄉,修道九華,誓願宏深。他以“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的信念,以及在九華山苦修菩薩行的實踐,證道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終成大覺者。

九華山亦成地藏菩薩應化道場,一直在中國和東南亞佛教史上享有最高聲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