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控價卻被指將突破3000元,茅臺如何面對這次“危與機”

金融 投資 美食 雲酒 2017-04-18

全力控價卻被指將突破3000元,茅臺如何面對這次“危與機”

如果說茅臺酒本輪漲價是以金融理財需求為內生動力,那與之前漲價情況就有著本質不同。

文 | 雲酒團隊

近期,茅臺酒的持續漲價已成為一個行業性話題,茅臺公司緊急行動,抑制價格上漲。而另有觀點認為,此次茅臺酒漲價的主要推手實則是巨量的社會資本,僅靠傳統的廠家調控手段已很難收到效果,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茅臺酒價格有可能漲至3000元/瓶甚至更高。

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但持續的、大幅的價格上漲,確已成為茅臺所面臨的一大危機,必須儘快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為茅臺激活未來發展的新機遇嗎?危中藏機,危中尋機,茅臺將如何解答這道考題?

認清本輪漲價與2012年漲價的本質不同

對於今年3月份之後的市場價格上漲,茅臺表現出的重視程度和調控力度幾乎是空前的,李保芳說“誰製造市場亂象就砸誰的飯碗”,王崇琳說“發現一家,處理一家”,對違規省區和經銷商“就地免職,停止業務,無限期整改”。顯然,茅臺決不允許2012年時候的情況重演,當時,茅臺酒價格一路飆升至2000元以上,隨即招致多重不利影響,市場全面下滑。

但應當看到的是,本輪漲價與當時的情況有所不同,彼時公務消費、政務消費在茅臺酒市場中佔據很大比重,或者說是價格上漲的主要支撐,而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調整,茅臺已經公務和政務消費比例由30%降至1%以下,那麼當前支撐茅臺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又是什麼呢?

和君諮詢副總裁、著名酒業專家林楓認為,對於一般商品,其價格趨勢基本取決於供應和需求兩條線,但對於茅臺酒來說則有“三條線”,供應情況是一條線,這方面長期以來都很穩定,具有較強的計劃型,而需求方面則又分為兩條線,一條是消費需求,一條是金融理財需求。“同時具有強大的消費需求和金融理財需求,茅臺在這方面與房產是很相似的。”

如果把觀察週期進一步拉長,從2005年至2012年間,茅臺酒價格經歷過一輪快速上漲,從300元/瓶漲至2000元以上。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內,來自政府層面的宏觀經濟調控,對生產資料與市場資源的分配起到了主要作用,特別是2008年,為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啟動了4萬億經濟投資,“計劃”這隻手的調控作用幾乎被用到極致。在此過程中,白酒政務消費需求十分強大,極大刺激了白酒價格的上漲。

而在2012年至今的五年內,“八項規定”已得到全面的執行落實,白酒政務消費需求被極大壓縮,另考慮到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的下行壓力,高端白酒的一般性消費需求並沒有顯著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支撐茅臺酒價格飆升的原因,可能就是需求側的另一條主線——金融理財需求了。

一個明顯的不同點是,在當時階段,高端白酒價格上漲幾乎是普遍性現象,各大名酒企業和地方強勢企業紛紛提價或推出高端新品。而反觀當前,茅臺酒的價格上漲與白酒價格整體走勢反差很大,儘管白酒整體價格水平在逐步反彈,但遠遠小於茅臺的漲幅,一些名酒企業的提價行為,甚至還引起經銷商的質疑和不滿。

這種現象與茅臺酒所具有的極強升值屬性之間,是否存在必然聯繫呢?

以房地產市場為參照,從實際消費需求來看已經過剩,甚至泡沫嚴重,但其價格仍不斷上漲,正是金融理財需求在發揮作用。換句話說,要判斷房地產價格是否見頂,應當與股市等投資領域進行對比。

如果說茅臺酒本輪漲價是以金融理財需求為內生動力,那與之前漲價情況就有著本質不同。

按照金融的邏輯,茅臺會衝破3000元?

從各方面分析,茅臺酒價格在近期的快速上漲,與金融理財需求確實有著直接關係。

對2012年之後的茅臺酒價格走勢做一個覆盤,最初由於限制三公消費對高端白酒造成巨大影響,茅臺價格快速下跌,從2000多元降至千元以下,原有的公務消費群體已基本退出,但民間的新消費群體開始進入,價格低於1000元的茅臺酒,勢必激發強大的市場消費需求。

在降價激發需求和廠家限量保價的雙重作用下,茅臺酒從去年下半年在渠道上出現了緩慢的價格上升,但新增消費需求明顯壓過了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影響,至春節前後,茅臺公司承受著巨大的供貨壓力,包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甚至為經銷商“空運”補貨。

春節之後,茅臺酒市場價格出現週期性的小幅回落,但經銷商對茅臺酒貨源稀缺、供求不平衡的情況已有新的認識,紛紛開始囤貨惜售,這對消費端造成了進一步的抑制作用,使價格繼續上行,至此,渠道資本和產業資本大量進入,對茅臺酒進行金融理財性質的投資。

酒類產業資本的動向,難免引起體量龐大、嗅覺敏銳的社會資本關注。“事實上,雄安新區戰略的開啟,有可能使北京房價見頂,而北京房價見頂就意味著全國房價見頂,股市也沒有明確的預期,那大量的社會資本一定要尋找新的去處。”林楓說,這個社會資本的體量超過100萬億,只要有極小比例投資茅臺,就會對市場價格產生巨大的推升。

林楓認為,在這種增長邏輯下,如果酒企還用傳統手段進行調控,很難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會“南轅北轍”。

從茅臺方面日前緊急召開的會議來看,其已經意識到當前價格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之提到“政治高度”對待,在具體措施上,則是出臺嚴厲措施,嚴格控制終端價格,嚴罰違規商戶。

“但這主要是從消費需求這條線出發,所找到的解決辦法,在社會資本的作用下,在金融理財需求的背景下,可能導致另一種情況。”林楓分析說,比如經銷商將茅臺酒出貨至投資者處後,投資者又以高於廠家規定的價格進行變現交易,但這批產品根據明碼標記還是會追溯至原經銷商處,有可能為其招致鉅額處罰,“總之,在金融理財需求和社會資本的強大作用下,經銷商對價格已無法做到全權控制。”

於是,經銷商為了不被罰,只能選擇保守、安全的策略:繼續存貨,不對外部銷售。於是,茅臺酒的市場供需更加緊張,真正想飲用茅臺酒的消費者發現買不到酒了。於是以前喝一瓶就買一瓶,現在喝一瓶就買一件存著,喝一件就買十件存著。於是,茅臺酒的消費需求也被人為放大,市場價格繼續被推高。

林楓認為,按照這種情況發展,茅臺酒價格有可能超過2012年的高點,達到3000元/瓶以上。

茅臺如何面對這次“危與機”?

被巨量社會資本追逐,金融理財需求被過度放大,對茅臺無疑是一場危機,一旦市場價格失控爆表,很可能引起輿論過度關注甚至政策層面的反應,正如國家對房地產行業所採取的種種限制舉措,這對於已經成功甩掉“公務消費”帽子的茅臺顯然是極其不利的。

茅臺怎麼辦?

既然價格上漲的推手是金融理財需求,那換種思維方式又如何?

林楓認為,茅臺雲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因為這是個直接針對消費者的平臺,而且針對的是喝茅臺酒的人群,其價值是難以估量的。”至於如何用好茅臺雲商這個F2C平臺,重構市場價值鏈,關鍵是要確保它所面對的是真正消費者,而並非掃貨“槍手”,比如通過實名註冊制或其他方法,讓它找到中國真正喝茅臺的人,也就意味著抓住了最核心的C端資源。那麼在未來,茅臺雲商可能不僅侷限於80億、100億的交易額,也不僅是賣80%以上的茅臺酒,還可以導入其他品類的奢侈品。當然,其近期的現實意義,則是滿足消費需求,並藉此對社會資本的金融理財需求進行理性引導,從而平抑市場價格。

另外,茅臺還可以抓住眼前機會,從資本市場把市值做大,一舉達到1萬億甚至2萬億,然後去併購整合具有持續成長空間的經營實體,這就等同於茅臺把市場和趨勢的熱錢,轉化成紮紮實實的品牌資產和渠道資產。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這確是茅臺公司危中尋機的一大現實途徑。

茅臺系列酒同樣具有重要的戰略作用,一方面是其藉助茅臺酒的價格上漲,提升自身在次高端白酒市場的份額和地位,同時也有可能分流一部分消費需求,對市場價格起到緩解作用。

茅臺方面還可以利用這次漲價情況,聚集吸收更多具有優質終端資源和團購資源的經銷商,使自身在商業市場的佈局更加緊密深化。如果把控得當,這將收到控制價格、擴大網絡、擠壓競品的多重效果。

總之,茅臺的這場考驗才剛剛開始,後續發展充滿了諸多可能性,而茅臺在之前所遇到的每次考驗中都交出了優異答卷,這令人對其充滿信心和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