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

(內容來源於:有色金屬結構材料,關注查看更多詳情)

019年4月19日,廣州市科協召開2019年“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啟動會,來自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的20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得資助。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與其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均出席了啟動會。周克崧院士在現場發言中寄語20名青年人才——“求真務實、持之以恆,開拓創新,團隊精神”。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國產飛機研發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先進飛機在研發中很關鍵的部分就是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研製中的重要技術難點是對其因產生熱量而急劇升高溫度的控制。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博士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其團隊在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中,創造性地提出了YSZ熱障塗層體系鍍鋁表面改性方法、SiC/SiC複合材料鍍鋁表面改性方法及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YSZ熱障塗層形核機制。

"

(內容來源於:有色金屬結構材料,關注查看更多詳情)

019年4月19日,廣州市科協召開2019年“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啟動會,來自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的20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得資助。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與其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均出席了啟動會。周克崧院士在現場發言中寄語20名青年人才——“求真務實、持之以恆,開拓創新,團隊精神”。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國產飛機研發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先進飛機在研發中很關鍵的部分就是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研製中的重要技術難點是對其因產生熱量而急劇升高溫度的控制。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博士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其團隊在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中,創造性地提出了YSZ熱障塗層體系鍍鋁表面改性方法、SiC/SiC複合材料鍍鋁表面改性方法及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YSZ熱障塗層形核機制。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張小鋒 1986年生於江西吉安,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獲得者,廣州市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國硅酸鹽學會特陶分會青工委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分會青工委委員。就職於現代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針對第三代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提出了YSZ塗層形核沉積機理。同時,導師周克崧院士與他首次共同提出了YSZ體系熱障塗層鍍鋁表面改性技術,被評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亮點研究。其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的第三代熱障塗層研究,在世界公開報道中首次通過了航空發動機619小時的地面試車考核,相關研究成果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報道。2018年研究論文被國際權威科技媒體Advances in Engineering評為“Key Scientific Article”, 點評為最具有科學和工程應用價值研究。

"

(內容來源於:有色金屬結構材料,關注查看更多詳情)

019年4月19日,廣州市科協召開2019年“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啟動會,來自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的20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得資助。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與其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均出席了啟動會。周克崧院士在現場發言中寄語20名青年人才——“求真務實、持之以恆,開拓創新,團隊精神”。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國產飛機研發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先進飛機在研發中很關鍵的部分就是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研製中的重要技術難點是對其因產生熱量而急劇升高溫度的控制。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博士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其團隊在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中,創造性地提出了YSZ熱障塗層體系鍍鋁表面改性方法、SiC/SiC複合材料鍍鋁表面改性方法及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YSZ熱障塗層形核機制。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張小鋒 1986年生於江西吉安,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獲得者,廣州市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國硅酸鹽學會特陶分會青工委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分會青工委委員。就職於現代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針對第三代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提出了YSZ塗層形核沉積機理。同時,導師周克崧院士與他首次共同提出了YSZ體系熱障塗層鍍鋁表面改性技術,被評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亮點研究。其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的第三代熱障塗層研究,在世界公開報道中首次通過了航空發動機619小時的地面試車考核,相關研究成果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報道。2018年研究論文被國際權威科技媒體Advances in Engineering評為“Key Scientific Article”, 點評為最具有科學和工程應用價值研究。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

(內容來源於:有色金屬結構材料,關注查看更多詳情)

019年4月19日,廣州市科協召開2019年“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啟動會,來自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的20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得資助。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與其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均出席了啟動會。周克崧院士在現場發言中寄語20名青年人才——“求真務實、持之以恆,開拓創新,團隊精神”。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國產飛機研發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先進飛機在研發中很關鍵的部分就是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研製中的重要技術難點是對其因產生熱量而急劇升高溫度的控制。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博士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其團隊在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中,創造性地提出了YSZ熱障塗層體系鍍鋁表面改性方法、SiC/SiC複合材料鍍鋁表面改性方法及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YSZ熱障塗層形核機制。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張小鋒 1986年生於江西吉安,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獲得者,廣州市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國硅酸鹽學會特陶分會青工委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分會青工委委員。就職於現代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針對第三代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提出了YSZ塗層形核沉積機理。同時,導師周克崧院士與他首次共同提出了YSZ體系熱障塗層鍍鋁表面改性技術,被評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亮點研究。其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的第三代熱障塗層研究,在世界公開報道中首次通過了航空發動機619小時的地面試車考核,相關研究成果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報道。2018年研究論文被國際權威科技媒體Advances in Engineering評為“Key Scientific Article”, 點評為最具有科學和工程應用價值研究。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

(內容來源於:有色金屬結構材料,關注查看更多詳情)

019年4月19日,廣州市科協召開2019年“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啟動會,來自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的20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得資助。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與其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均出席了啟動會。周克崧院士在現場發言中寄語20名青年人才——“求真務實、持之以恆,開拓創新,團隊精神”。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國產飛機研發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先進飛機在研發中很關鍵的部分就是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研製中的重要技術難點是對其因產生熱量而急劇升高溫度的控制。來自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的張小鋒博士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其團隊在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中,創造性地提出了YSZ熱障塗層體系鍍鋁表面改性方法、SiC/SiC複合材料鍍鋁表面改性方法及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YSZ熱障塗層形核機制。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張小鋒 1986年生於江西吉安,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獲得者,廣州市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國硅酸鹽學會特陶分會青工委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分會青工委委員。就職於現代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從事高溫功能塗層研究。針對第三代等離子噴塗-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提出了YSZ塗層形核沉積機理。同時,導師周克崧院士與他首次共同提出了YSZ體系熱障塗層鍍鋁表面改性技術,被評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亮點研究。其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的第三代熱障塗層研究,在世界公開報道中首次通過了航空發動機619小時的地面試車考核,相關研究成果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報道。2018年研究論文被國際權威科技媒體Advances in Engineering評為“Key Scientific Article”, 點評為最具有科學和工程應用價值研究。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從小鎮走出青年科技人才張小鋒博士:給航空發動機穿上“隔熱服”

來源:廣東科技報

一個有溫度的平臺一個有深度的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