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阿里研究院發報告首提智能製造的4條賦能路徑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等技術的“核聚變”式爆發,各主要工業國圍繞智能製造所制定的再工業化戰略甚囂塵上。我國更是在2019年的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智造+”的概念,將智能製造確定為國家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發展方向。製造業智能升級需求進一步迸發,為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近日,畢馬威中國聯合阿里研究院共同發佈《從工具革命到決策革命——通向智能製造的轉型之路》(以下簡稱《報告》),深入討論智能製造的基礎與內涵。《報告》以“數據+算力+算法”這一大技術體系為核心,從產業鏈的視角詳細闡述了新興技術對製造業五大生產環節的全面提升和重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智能製造的4條賦能路徑。

“數據+算法+算力”賦能製造

工業生產一直不變的追求都是:製造的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以及高滿意度。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的“大流水+大品牌+大分銷”已經越來越難以維繫。於是,不少企業開始藉助IT技術,探索大規模定製路徑。

而如今智能時代的到來,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即在高度數字化環境下,基於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發展帶來的海量數據,算法演進和雲計算等技術提供的升級算力,努力探索讓正確的數據,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傳遞給正確的人和機器,從而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生產製造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高度不確定性(個性化定製需求)。

這個過程中,數據、算法、算力三者的日益融合,逐漸形成了以“數據+算法+算力”為核心的智能製造技術體系。

其中,數據是基礎,也是產業鏈各環節產生的大量數據是驅動智能製造提高精準度的核心;有了海量數據,就需要強有力的算力進行處理,而以雲計算、邊緣計算為代表的計算技術,為高效、準確地分析大量數據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僅有數據和算力依舊不夠,沒有先進地算法也很難發揮出數據真正的價值。以人工智能、機理模型等為代表的算法技術幫助智能製造發現規律並提供智能決策支撐。與此同時,以5G、TSN為代表的現代通訊網絡憑藉期高速度、廣覆蓋、低延時的特點起到了關鍵的連接作用。它將三大要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讓它們協同作業,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與傳統制造體系相比,以“數據+算力+算法”為核心的這一智能製造技術體系對製造業的賦能重構主要表現為:消費者洞察從間接到直接,研發環節由串行到並行,採購環節實現自動化、低庫存化和社會化,生產環節全面智能化,以及無所不在的智能銷售和售後服務。

在賦能製造,創造價值方面,這一智能製造體系顯現了幾大路徑。《報告》通過深入研究,並結合淘工廠、恆逸石化、中信雲等企業案例,發現主要有4條賦能路徑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價值:

1

第一條路徑是規模化供給解決定製化需求,實現長尾重構。許多企業如西門子、青島紅領集團、淘工廠等通過在企業內部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單一工廠的資源優化,以滿足定製化需求,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

第二條路徑是精準捕捉用戶需求,快速推出新品,實現敏捷響應,即敏捷製造。新一批對於產品功能、產品包裝等求新求快的需求變化,都對製造業的敏捷響應、柔性化生產、縮短產品研發週期、加快產品更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製造企業敏捷性也是企業打開新市場,建立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3

三是工業大腦結合行業洞見,重構人機邊界,實現智能決策。工業大腦的實施使得工廠對人的依賴減少,但無論是生產設備、工業應用還是生產參數,如果仍由人設計開發,就無法杜絕不合理安排。如輪胎生產過程中不同產地的橡膠配比的不精確會影響產品的穩定性。只有將工業大腦話語行業專家的洞見相結合,才能切實減少生產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

4

工業互聯、雲中臺助力大型集團構建高度協同的智能製造生態體系也是賦能路徑之一,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中信智能製造產業雲平臺助力其智能化轉型。在該案例中,中信雲對中信各業務線子公司產業進行整合及賦能,為中信這家大型綜合集團智能製造轉型提供了“1+N新模式”,強化了多元產業間的業務關聯,實現了中信各產業間以智能為牽引的高度協同。

前瞻且以價值為導向的戰略將成先發優勢

智能製造顛覆了傳統產業幾百年來賴以生存的“傳統工具+經驗決策”的發展模式,掀起了在工具和決策兩個維度上的深層次革命。工具革命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決策革命則通過人工智能等手段優化決策的精準性和科學性,縮短決策週期,並降低由決策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試錯成本,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生產。

隨著新技術群落的進一步成熟和大規模落地,工具和決策的兩場革命在未來將進一步融合,形成全新的格局。就企業而言,只有儘早確定以價值為導向的智能化升級戰略,才能在智能製造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對此,報告提醒企業決策層在推動智能製造時尤其需要關注以下3點:

1

首先企業需制定大膽而前瞻地戰略。製造業智能升級趨勢已經無可阻擋,企業決策層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全面而清晰的戰略可以幫助決策層打破職能性條塊分割,實現人才、流程和技術的統籌融合,從而實現智能升級。戰略的制定必須要由公司決策層牽頭,貫穿公司各個層級,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生產車間。

2

其次企業需始終堅持以價值為導向。《報告》稱,有些企業在推進智能製造時,往往過分關注技術本身,而忽略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給企業創造價值。企業在制定智能製造轉型戰略時應積極調動產業價值鏈上的各個要素,建立跨部門間的協作,並基於價值和增效來佈局智能製造升級。

3

轉變公司管理和組織模式也頗為重要。可以預見,未來的公司治理將要求管理層有能力管理好“數字化”員工,並處理好他們與人工智能技術間的微妙關係。除了有競爭力的薪酬外,企業還應從投資員工智能教育計劃和明確自身在未來的智能化生態系統中的定位等方面來吸引和培養智能型人才。

“製造業企業必須加緊實現智能化轉型,發展先進製造業。”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也表達了相似觀點,他稱:“為此,企業必須建立具有前瞻性的、以價值為導向的、跨部門的智能製造發展戰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奪得先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