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

""中國正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

本報記者 王小霞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科技實力伴隨經濟發展同步壯大,截止到2018年底,多項科技指標已位居世界前列:發明專利申請量已連續8年居世界首位,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研發經費投入位居世界第二位。

70年來,中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多個領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中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正向著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前進。

時間見證中國科技崛起

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專利申請在推動中國科技進步、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數據說明一切。1985年,我國才出現了第一個專利申請,到2018年,我國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分別為432.3萬件和244.8萬件,分別是1991年的86倍和98倍。

從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統計數據來看,中國從2006年開始,年度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萬件,之後年均增速一直保持在30%以上,於2011年超過美國,2012年超過日本。2018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4.2萬件,授權量43.2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首位。

專利質量也得到同步提升。以最能體現創新水平的發明專利為例,2018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達154.2萬件,佔專利申請數的比重為35.7%,比1991年提高12.9個百分點;平均每億元研發經費產生境內發明專利申請70件,比1991年提高19件,專利產出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在PCT國際專利申請排名中,2018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其中,科技巨頭華為的專利申請量高達5405件,位居公司申請人全球第一。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國PTC專利申請量年均複合增速達到22.5%,遙遙領先於美國2.5%、日本5.8%、德國1.4%的增長水平。據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相關課題組測算,到2030年,中國PCT專利申請量指標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按摺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全國研發人員總量為419萬人,是1991年的6.2倍,總量穩居世界首位;研發經費投入達19657億元,是1991年的138倍,位居世界第二位。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產出大國。

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新變革

“專利申請數量增長,切實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和創新力,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增強了我國經濟實力和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影響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創新戰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姜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不斷推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體制改革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主要創新指標穩步提升。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潔告訴本報記者,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為1.78萬億元。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2.2%升至2017年的58.5%,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從2012年的第20位升至2018年的第17位。

基礎前沿和戰略高技術領域湧現出一批重大成果。如科研人員首次在半導體量子點體系中實現三量子比特邏輯門、首次發現鐵基超導體中的馬約拉納束縛態、我國首臺散裂中子源建成並投入運行等。同時,“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等。

2019年1月,《日本經濟新聞》與荷蘭學術出版巨頭愛思唯爾合作,對全球各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學術能力、研發水平進行了排名。結果顯示,在30個全球關注的技術中,中國佔據23個全球第一,美國拿下7席。而在鈣鈦礦、基因編輯、薄膜太陽能、免疫療法等代表全球科研尖端的10大領域中,中國佔據7項冠軍;其中薄膜太陽能已上升為中國政府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目前,我國有很多技術成果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甚至是領先水平。”張潔說,比如5G技術、量子通信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火箭回收技術、基因技術、互聯網技術、高鐵技術、港口建設技術等,這些成果提升了我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科技競爭力。

與此同時,國家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地形成系統佈局,在科技計劃管理、成果轉化、評價獎勵等方面大膽改革,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顯著增強,科技創新人才加速集聚成長。

從專利大國到專利強國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管學院法律與知識產權系副教授、法學博士尹鋒林向本報記者表示,從目前公佈的我國專利授權量在全球的佔比來看,我國專利已經完成數量取勝,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接下來要向質量提升轉變。

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印發了《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指引(2019)》指出,進入新時代,站在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的重要歷史節點上,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要堅決把發展的重心轉移到質量上來。

從具體專利工作推進角度來看,專利發明人、申請人,應更注重實用性、更注重產業領域分佈的合理、更注重高質量發展。姜江表示,作為目前專利申請主力軍的科研院校,應摒棄那些僅為了職務職稱而申請專利的動機,應更多聚焦於關鍵重大技術的研發、聚焦於有價值的專利。同時,政府應鼓勵各行各業的企業積極申請專利,支持專利中介機構向專業化、特色化、高端化發展。

從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的客觀態勢和緊迫需求看,應更強調改革先行,以更務實、更有效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知識產權制度來推動科技事業的發展;應更強調開放創新,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科技革命和產業加速演進的特殊時期,越要加大科技領域的對外合作和開放,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應更強調全面發展,不侷限於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攻關,而是順應當前的經濟體量和國際影響力,強調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全面創新,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引領、帶動和支撐作用。

同時,要有高效益的知識產權運用,因為知識產權必須與市場經濟結合,產生效益,形成生產力,使其產業化、商品化和資本化。“另外,要有高標準的知識產權保護,如提高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水平、提高知識產權司法效率、提升整個社會知識產權的法制意識等。”尹鋒林說。

當前,我國科技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大國。未來,中國不斷提升的創新活力和科研實力,將成為持續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