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5G上“雲”,白雲區“換道超車”

廣州市白雲區國際會議中心,就像一個5G“樣板間”

夏日裡的晴朗週末,天空飄浮著朵朵白雲。廣州市白雲區招商服務中心傳出了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華為雲廣州白雲運營中心軟件開發雲團隊,與享受政府“雲券”補貼的白雲區企業代表全神貫注,學習華為、匯豐等企業的敏捷開發實踐經驗。

2017年9月,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了“雲計算產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宣佈共同建設雲計算數據中心、雲產業運營中心、創新展示中心以及雲產業發展平臺。由此,華為公司在嶺南地區唯一的雲產業項目落戶白雲,有望為廣州帶來千億級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並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生廣泛影響。

這一“雙贏”合作開啟以來,通過相關產業政策引導、開展推介,白雲區引入多家華為全球生態合作伙伴,完整雲產業鏈逐漸形成。2018年年底,作為主辦方之一,華為公司將廣州智慧城市生態合作峰會引入白雲區,這一智慧城市、雲計算領域的品牌盛會也將落戶在白雲。

攜5G上“雲”,白雲區“換道超車”

在中國經濟模式、生產方式面臨“騰籠換鳥”的今天,在通信技術的革新、5G+雲引導產業升級的今天,白雲區打造了一個轉型樣本,利用信息技術發揚優勢、扭轉劣勢、“換道超車”。

問題是,為什麼是白雲區?

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的中心城區,白雲區如何佈局5G基站與示範性應用,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培育信息產業新動能—向“信息產業化”和“產業信息化”發力?

“換道超車”,白雲區領先佈局5G

5G的投入是白雲區“換道超車”的有力證明。

信息技術時代,很多依靠傳統產業的城市區域都陷入了一個“能力陷阱”。它的傳統企業靠著慣性優勢,依然有著一定的利潤,但是跟新興的、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企業比,環境汙染大,營業收入、利潤、僱員數量和市值都被遠遠超越。

這種情況也令白雲區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能力陷阱背後,是因為工業3.0式的流水線生產方式,已經遭遇了瓶頸——信息流通不順暢。工廠裡的每個部門、每個環節都像是一個個孤島,一個出了問題,其他的並不知道。一旦發現問題,只能從頭一個個環節篩查,效率十分低下。

在過去,工業產品開發和銷售的時間都特別長,像西門子的一種變頻器,暢銷30多年,因此開發時間長、效率低,也沒有帶來嚴重的後果。但是到了如今,全球性的產能過剩,和互聯網的繁榮,讓工業3.0的問題有了切膚之痛。

除此之外,過去的白雲區也存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集聚度不高,缺乏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平臺和載體,路、水、電、信息等基礎設施不足的一系列問題。

因此,必須通過通信技術的革新,向數字化、定製式的工業4.0邁進,改變現有生產-消費模式—這一工業發展、消費者渴望的趨勢要求城市、區域必須著眼信息技術,從技術的最底層搭建基礎設施,讓信息跑在高速公路上。一手改造,一手“立新”,才能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

攜5G上“雲”,白雲區“換道超車”

白雲區率先搭建起5G信息“高速公路”。在印發了一系列政策和工作方案後,白雲區的5G產業開始穩定投入,穩健發展。中國三大電信運營企業今年計劃在白雲區建成5G基站1916個,目前已建成309個,建設速度遙遙領先。

位於白雲新城的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就像一個5G“樣板間”。五湖四海的旅客、生意人、淘金者,都能在此“捷足先登”,過一過“5G”的癮。比如,這裡有超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5G網絡設施,集5G視頻直播和16路4K高清視頻直播回傳的直播中心。周邊路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體驗,還有5G通信管廊、智慧燈杆、智能泊車、智慧照明等“智慧”硬件。

搭建好通信基礎設施後,白雲區更希望用產業園區的形式,形成企業的集聚效應。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園區是重點打造的產業園區。其中,黃金圍片區-黃金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產業園,沿流溪河建設集生態保育、休閒觀光、文化創意、健身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公共濱水空間,重點發展大數據、雲計算、5G通訊、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以及機器人、語言圖像識別、深度學習、智能硬件製造集成等人工智能產業。

攜5G上“雲”,白雲區“換道超車”

黃金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產業園效果圖

另外,白雲區也有“換道”的良好客觀條件。在區位環境方面,其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中軸北核,廣州-深圳科技創新走廊西部源點,廣州-佛山合作的橋頭堡,是廣州最大的中心城區,人口、市場主體數量在廣州首屈一指。

在交通方面,區內北部有白雲國際機場、西部佈局跨境貨運班列始發站等多個軌道交通貨運樞紐,南部在建廣州白雲火車站。同時,作為廣州中心城區中土地資源釋放潛能最大的區,總部辦公和生產研發基地均可同區佈局,5G應用場景比較豐富,具備產業化發展空間。

當5G搭建成熟,通信傳輸速率大幅度提高,網絡更加穩定,產業高度集聚後,才能有效達成“產業信息化”“信息產業化”的解決方案:一方面,針對原有的產業進行“信息化”升級,提高優勢產業的競爭力和集聚力;一方面,吸引新的信息產業“安家落戶”,引領帶動整個區域的科技創新。

信息產業化,攜華為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實施“信息產業化”,廣州白雲區瞄準的是“龍頭”。

因為按照新一代通信技術的標準,搭好了“5G信息高速路”等基礎設施,這時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以華為等龍頭型企業帶動產業鏈“一條龍”式發展。

信息產業化的核心,是雲計算。白雲區將雲計算產業定位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併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劃和積極的產業政策。這種發展雲計算產業的信心和決心與華為“不謀而合”。

攜5G上“雲”,白雲區“換道超車”

(圖說:廣州白雲區招商服務中心、華為軟件開發雲廣州創新中心、華為智慧城市/軟件開發雲展示中心是白雲區與華為公司戰略合作的第一項成果)

對華為來說,首先,白雲區提出正大力實施“1358”發展思路和“強二優三”的發展路徑,對信息產業的關注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的環境、氛圍和政策利好,都有利於華為的長期投資和發展。

“1358”的“3”是指航空、交通、科技創新“三大樞紐”。“5”是“五大功能片區”。“8”是“八大產業園區”。這一發展思路通過聚焦白雲區的發展定位,緊扣“信息化”關鍵詞,有效地釋放出了“換道”的決心和信號。

其次,白雲區的環境、區位、土地、交通、產業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山、水、城交融,交通便利,土地資源豐富,產業、資本等要素集聚,能夠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對白雲區來說,龍頭企業的戰略投入是個得天獨厚的契機。首先,華為作為雲計算龍頭企業,將給白雲區信息產業的土壤注入甘露。華為將在這裡發揮產業帶動和集聚效應優勢,構建和打造集科研投入、運營服務、基礎設施配套三位一體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其關聯產業集群,推動區域信息產業轉型升級。

比如華為的落地帶來了不少產業鏈上緊密相關的生意夥伴,像東方國信、軟通動力、博彥科技等10餘家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均已在白雲區註冊落戶,其中包括多家中國軟件信息百強企業。

產業信息化,“上雲”惠企政策改造傳統產業

區域發展的年頭一長,傳統的企業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實施信息化改造的決心不強。再加上改造成本高,週期長,或者企業管理者缺少前瞻意識,這些因素都會給企業的信息化轉型造成阻力。

這時,白雲區的“雲券”,是個頗具創新的發明。白雲區科工商信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區內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需求申請使用公有云、軟件開發雲、城市產業雲等服務,區財政將以資金補助的形式為企業上雲用雲“買單”,面向區內申請企業發放雲服務券,其中區內單位使用軟件開發雲,將給予第一年雲服務費100%補貼。這樣一來,傳統企業基本可以零成本“上雲”,率先體驗數字化的雲服務。

攜5G上“雲”,白雲區“換道超車”

“上雲”的好處是什麼?

其實,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企業可以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和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

像白雲機場和幾家傳統物流企業,認為“上雲”的效果都很突出。企業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從宏觀的角度看,雲計算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好處也很明顯。首先,可以加速企業的產值創造。企業研發速度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將加快企業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和節奏。企業週轉加快,區域產值增高。

其次,產業生態衍生出了更多價值。企業可以在雲平臺上找到更多適合自身的服務,持續降低運營成本,並尋找、開發新的“賽道”。

攜5G上“雲”,白雲區“換道超車”

由此觀之,白雲區的“惠企”政策,多層次、廣覆蓋,讓更多存量、增量的優質企業擁抱“信息化”改造,進一步降低信息化構建成本,解決生產、管理上的迫切問題。

總體來看,白雲區攜5G上雲,“換道超車”的效果已經頗見成效。信息產業化的過程中,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由龍頭帶動,攜手共進,產業規模逐漸壯大,成為白雲區的發展新動能;產業信息化的過程中,傳統企業“改頭換面”,物聯網生態逐步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不斷湧現。

對城市區域發展來說,白雲區實踐的信息產業化、產業信息化之路,是培育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更是搶佔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而且,這一示範效應更應該放到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中去觀察——從把握通信浪潮,到聚焦信息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白雲區始終把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品牌,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著力解決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其“換道實踐”、發展邏輯,充滿了理性、毅力和勇氣。


作者 | 本刊高級記者 榮智慧

攝影 | 嘉亮

統籌 | 文芳

排版 | Fant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