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濟學家:中國機器人出貨量猛增 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

機器人 經濟 韓國 日本 三寶平臺機器人 三寶平臺機器人 2017-09-01

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安裝的機器人數量最多,並可能影響到其他國家。

據國際航運聯合會估計,去年中國的機器人出貨量猛增了27%,達到9萬臺,創下了單個國家的出貨記錄,幾乎佔到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預計到2019年這一數字將攀升至16萬臺,幾乎比現在翻一番。

外經濟學家:中國機器人出貨量猛增 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

圖:2016年不同國家機器人出貨量估算。中國機器人安裝量迅速增長,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市場研究機構BloombergIntelligence本週發表報告稱,這一驚人的發展步伐並未削弱中國的工資水平,自動化對薪酬的衝擊尚未在數據上顯現出來,但可能影響全球經濟。

經濟學家說,自動化可能推動生產率增長,使出口更具競爭力,但機器人的使用量大增也可能加劇國內收入不平等,削弱消費,而且,這些效應或將延伸到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BloombergIntelligence的經濟學家湯姆·奧立克(TomOrlik)和菲爾丁·陳(FieldingChen)認為,“通過促進供給和抑制需求,自動化加劇了中國依賴於出口驅動型增長的風險,對更加平衡的國內經濟和全球經濟造成威脅。”

工資收益尚未受到影響。BloombergIntelligence編纂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顯示,在2010-2014年間,國內接受過高中教育的製造業工人工資上漲了53%。

“對中等熟練工人來說,增加使用機器人應該是個壞消息,尤其是採用自動化手段完成按部就班的工作,”奧立克和陳說。“但在中國,工資增長仍然迅速,中等技術工人的常規操作高於平均水平。”

外經濟學家:中國機器人出貨量猛增 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

中國工業機器人運轉存貨估算量

政府全面推行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機器人是升級工廠、使之實現高度自動化和先進技術的核心,以機器人替代裝配線工人將有助於消除勞動力年齡老化問題。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儘管中國正在追趕韓國和新加坡等全球領導者,但機器人的使用趨於飽和,使用密度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外經濟學家:中國機器人出貨量猛增 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

圖:不同國家每萬人佔有工業機器人量

中國也正在購買越來越多的自主開發機器人。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和去年推出的五年機器人計劃中,北京將專注於汽車製造、電子、電器、物流和食品等重要自動化領域。

Bloomberg Intelligence指出,“機器人革命”可提升生產力,為資本所有者帶來了好處,卻會損害工人的利益,恐將導致更大的不平等。奧立克和陳認為,對於家庭消費而言,這可能是個壞消息,社會經濟向消費驅動轉移的腳步或將放緩。

中國政府還希望在國內110億美元的機器人市場份額中增加中國品牌的份額,目標是從去年的31%增加到2020的50%以上,並在2020年每年生產10萬臺機器人,而2015年的產量為3.3萬臺。Bloomberg Intelligence認為,這意味著競爭將加劇,尤其對於目前供應中國市場67%的外國企業來說,如日本的發那科公司(Fanuc Corp.)和安川電機公司(Yaskawa Electric Cor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