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

可能就在此刻,“達芬奇”機器人正在為某個病人做手術,美國的海洋一號機器人正在深海探索,日本的阿西莫機器人也開始“調皮”地模仿人類直立行走、單腳跳和踢皮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8月27日閉幕,但在世界的各個地方,機器人與人類相伴的各種故事仍在繼續,其產業爆發式的增長也讓人驚詫。在未來,我們將越來越多地與機器人相處,但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

01

世界準備迎接機器人

“‘萬億美元的市場’,這在機器人領域,原本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短短几年間,機器人行業幾何級數的增長速度,讓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所長於海斌感慨不已。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分析,2016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232億美元,自2012年以來年平均增速接近17%,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新一輪增長。而到2021年,“僅全球醫療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00億美元。”美中互利醫療公司首席運營官劉雨說。

全球的有識之士都在關注這一領域的動態。“當前,全球正經歷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伯旭說,機器人產業方興未艾,只有把握機遇,讓機器人更快更好地造福人類社會,才能助推智能社會早日到來。

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

世界各國也爭相在這一領域佈局。英國將投入47億英鎊用於推動機器人技術研發;美國推出了“國家機器人戰略計劃”,支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歐盟發佈了全球最大的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火花”,其“地平線2020計劃”中也包含數個相關項目。

人們也期待分享和交流,“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交叉學科。”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張明軍談道,“在機器人領域,多國家、多學科的合作是必然趨勢。”他進一步呼籲,世界各國只有攜起手來,才能最終在創新合作中獲益。

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

02

中國是表現最突出的選手

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2016年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更是突破了50億美元,近五年規模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會場內時常都能聽到國內外與會專家對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驚歎。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世界機器人大會。近幾年,各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而中國正是表現最為突出的‘選手’之一。”芬蘭阿爾託大學教授Heikki Koivo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豎起了拇指。

瑞士伯爾尼大學教授Stefan Weber對中國機器人“走出去”更是充滿期待,“中國現在不能只關注自身的發展,而是要幫助地區乃至全世界實現共同發展,現在很多國家都希望以更快更方便的方式與中國合作”。

迎接機器人的到來,中國正在積極準備。作為中國機器人企業的佼佼者,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對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感受頗深:“我們跟國外的機器人競爭力差距很大,但近三五年中國進步很快。過去高端機器人市場中,中國本土出產的機器人只佔百分之十幾,現在隨著各項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我預計到2020年,中國就能佔到高端機器人市場的50%。”

“重”概念創新而“輕”核心技術發展的問題一直被政府和業內人士所擔憂,但是近五年來經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在機器人技術的研發方面,目前我國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器人本體優化設計及性能評估、高速高精度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此外,在特種無人機、深海機器人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自主創新產品,成功研究開發了固定翼無人機智能集群系統等。”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

談起中國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富春仍然抑制不住興奮,他堅信機器人這個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國肯定能煥發別樣的風采。“中國有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多的科研院所、這麼好的發展環境,機器人產業發展肯定是越來越好。”

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

03

更加聰明的機器人將陪伴人類

羽毛球運動陪伴機器人、倉庫巡邏機器人、能夠穿針引線的雙臂協作機器人……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不少參觀者都感嘆,“機器人的發展簡直太快了”。

如今,仿生結構、人工智能和人機協作技術不斷創新,教育陪護、醫療康復、危險環境等領域的應用產品正在層出不窮。“去年是一隻仿生鳥,今年是仿生蜻蜓和水母,不知道明年將會有什麼。”在看到會飛的仿生蜻蜓和長著八根“觸手”的仿生水母機器人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說。

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其實,很多人心中都有著類似的疑問——機器人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曾經的科幻場景能否變成現實?對於這一點,前來參會的專家也紛紛進行了展望。“未來機器人會應用一些全新的概念、感知科學及新材料,機器人也會變得更加智能,並且能夠連接到網絡上。”意大利比薩聖安娜大學教授Paolo Dario說。

SMC(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彤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帶動服務機器人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以及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未來醫療機器人將變得更加重要。”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Zhang Hong則認為,做完全可靠的機器人系統是非常難的事情,完全自主的機器人大範圍使用仍然比較遙遠,“一個比較有前途的方向實際上是人機交互,即把機器人和人的優勢結合在一起。”

準備好與機器人共處了嗎——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綜述

“智能感知認知、多模態人機交互、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等智能化技術不斷創新,為智能機器人的演進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辛國斌表示,服務機器人直接面對廣大消費者,在未來具有比工業機器人更大的市場空間,家庭用機器人將率先形成數百億美元的全球市場。若果真如此,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機器人也許很快就能實現了。

稿件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 詹媛 劉江偉 劉坤 張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