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新鬆的機器人還能生產機器人

機器人 軟件 商用車 崔健 遼寧日報 2017-04-12

偌大一個生產車間,那麼長一條生產線,幹活的都是機器人。這裡的確是工廠,的確是生產車間,只不過前面有一個“數字化”的定語。

我們注意到,世界正在掀起一場製造業變革的浪潮,數字化智能化被認為是製造業發展的必然方向。我們還注意到,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製造企業正面臨巨大的成本、質量等壓力。數字化工廠意義何在?生產線上真的不需要人嗎?為此,記者專門來到瀋陽新鬆的數字化智能車間一探究竟——

瀋陽新鬆的機器人還能生產機器人

新鬆數字化智能工廠的生產線上,看不到人,只有機器人在緊張工作。

“嘿!一號機器人,你在幹什麼?跳健身操嗎?”一位工作人員幽默地喊了一嗓子。

4月10日,記者來到這裡,一排高約3米、貼有序號的紅色機器人,手裡握著一個超大的黃色啞鈴狀金屬塊,扭動著身軀,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其實,它們是一個個大的機械手臂,“扭動著身軀”是研發人員對它們在負載情況下的動作精度進行測試,相關數據實時傳給數據分析系統,以此判斷它們是否是合格的機器人。

聽起來有點玄吧?

還有讓人更新奇的呢!

畫好各種標誌的車間通道上,多輛無人駕駛的物流車安靜準確地駛向各自的目的地,“自己動手”去接貨、送貨到下一工作位。遇見岔路口,一停二看三通過。遇見工作人員,會很有禮貌地停車讓行,也不跟同伴搶道。

是表演?是作秀?都不是!

這是什麼地方呢?

這裡是工廠!

瀋陽新鬆的機器人還能生產機器人

記者眼見:負重210公斤的大機器人,組裝負重50公斤的小機器人

在瀋陽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鬆”)智慧園,新鬆人引以為豪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內,一條近百米長的數字化智能生產線上,空無一人,只有一大排紅色機械手臂。

它們是SR210機器人,最大負重210公斤。儘管身型龐大,但在各自工位上,它們可以上下翻飛準確地抓取零部件,組裝另一臺稍小的工業機器人。

新鬆工業機器人事業部的副總工藝師崔健告訴記者,它們組裝的是SR50機器人,最大負重50公斤。這些“工人”除了能組裝與自己類似的機器人,還能“生產”其他類型的裝備。目前,它們和它們的產品在世界上與美國、德國同類機器人相比,技術上處於同等水平,只是動作的柔順程度、運動軌跡的連續性、精度方面還有些差距。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差距可以通過軟件方面的不斷改進來提高。

記者瞭解到,這是國內第一條自主研發並投入實際生產運營的生產線,可實現年產機器人5000套以上。

簡單地說,就是用機器人來生產機器人,而且,機器人在生產過程中還能不斷修正、優化自己的生產過程。

“最重要的是能夠大幅度提高生產交付效率並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比如,一個新產品從研發設計到拿出合格的工業品,用傳統的方法需要半年左右的週期,而應用智能工廠來乾的話,只需一兩個月。”崔健說。

新鬆常見的產品六軸機器人,傳統生產線上每天需要5人來完成一臺,應用數字化智能車間的生產效率則提高到了25分鐘完成一臺。按照新鬆機器人事業部的預期,通過軟件和硬件的進一步優化,這套系統最終可以實現10分鐘生產一臺的效率。同時,由於機器人高精度高一致性的裝配動作,使產品質量得到大幅提升,人工成本的降低更是不言而喻。

記者發現,生產線上只見機器人幹活,基本看不到人。

瀋陽新鬆的機器人還能生產機器人

記者犯疑:機器人還能判斷產品是否合格,生產線上不需要人了嗎?

崔健說,數字化智能車間的概念就是機器人數字化工廠,機器人能感知自己所抓取物體的大小和分量,能夠模擬人手進行裝配,能夠通過“視覺系統”感知零部件的精確位。它能夠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製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說白了,新鬆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就是通過大量應用計算機虛擬技術、仿真技術完成產品從毛坯件開始的加工、裝配、測試、物流等一系列生產過程,並通過機器人自身的數據採集和反饋系統不斷優化和修正各個生產環節。

工人會就此被機器人取代而失業嗎?

崔健說,人還是必需的,而且處於更加重要的角色。在新鬆數字化智能工廠裡,雖然看不到工人在操作,但是毛坯料和元器件在上線前的質量檢測是由人工完成的,人工工作還包括零件的分揀和配盤、特別細小零件的裝配、成品的檢驗以及這套機器人系統的維護。

記者瞭解到,目前,代表世界智能製造頂尖技術的前沿在德國和美國。“中國製造2025”、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核心都是智能化生產,這種生產方式在我國一些大型汽車產業集群和3C產業已經得到應用。

崔健告訴記者,新鬆數字化智能工廠的最大優勢在於,它是新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從軟件到硬件,包括立體倉庫、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車,全部都是新鬆自己研發的,系統內部的軟硬件接口的兼容性好,能夠自成體系。

當然,新鬆的數字化智能工廠還處於起步階段,軟件的優化程度還沒有達到最理想境界,生產效率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但市場上很多嗅覺敏感的客戶已經表現出認可,來自山東、湖南等地的幾家電力、汽車配件企業下了訂單,這讓我們對新鬆數字化智能工廠的市場前景充滿期待。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