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周火生回到崑山後發現,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與老伴商議後,夫妻倆決定通過義賣圖書的方式,籌集捐資善款。

於是,周火生老人65歲學會騎三輪車,去義賣圖書,20多年來,周火生的足跡踏遍了崑山全市80多所中小學校,售書15萬多冊,先後4輛嶄新的三輪車被他騎成了廢鐵。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周火生每次外出進書和賣書,都是自帶乾糧和水。有一次去金寨,為省下旅館費,他就用隨身衣物蓋著身子,倚著牆角就睡覺了。省下的15元住宿費,他多買了100支鉛筆發給了貧困學生。

每年,周火生老人都要往金寨跑好幾次,為了將籌得的捐款捐物送往一個個貧困孩子手上,他常常要翻山越嶺大半天。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周火生回到崑山後發現,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與老伴商議後,夫妻倆決定通過義賣圖書的方式,籌集捐資善款。

於是,周火生老人65歲學會騎三輪車,去義賣圖書,20多年來,周火生的足跡踏遍了崑山全市80多所中小學校,售書15萬多冊,先後4輛嶄新的三輪車被他騎成了廢鐵。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周火生每次外出進書和賣書,都是自帶乾糧和水。有一次去金寨,為省下旅館費,他就用隨身衣物蓋著身子,倚著牆角就睡覺了。省下的15元住宿費,他多買了100支鉛筆發給了貧困學生。

每年,周火生老人都要往金寨跑好幾次,為了將籌得的捐款捐物送往一個個貧困孩子手上,他常常要翻山越嶺大半天。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一個人帶動一座城。

在周火生老人的行動和精神感染下,許多崑山市民、企事業單位共獻愛心,參與市民多達10萬人次,為希望工程籌得善款10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子2000多人。許多企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都來到金寨縣希望小學,為貧困兒童捐款捐物。

2018年5月19日,進入耄耋之年的周火生老人第100次來到安徽省金寨縣,並再次將募捐錢款和物資送往大山裡的希望小學。

讓山區孩子從沒學上到上好學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孩子們從這裡畢業後,能夠不忘初心,永遠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成才成人。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周火生回到崑山後發現,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與老伴商議後,夫妻倆決定通過義賣圖書的方式,籌集捐資善款。

於是,周火生老人65歲學會騎三輪車,去義賣圖書,20多年來,周火生的足跡踏遍了崑山全市80多所中小學校,售書15萬多冊,先後4輛嶄新的三輪車被他騎成了廢鐵。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周火生每次外出進書和賣書,都是自帶乾糧和水。有一次去金寨,為省下旅館費,他就用隨身衣物蓋著身子,倚著牆角就睡覺了。省下的15元住宿費,他多買了100支鉛筆發給了貧困學生。

每年,周火生老人都要往金寨跑好幾次,為了將籌得的捐款捐物送往一個個貧困孩子手上,他常常要翻山越嶺大半天。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一個人帶動一座城。

在周火生老人的行動和精神感染下,許多崑山市民、企事業單位共獻愛心,參與市民多達10萬人次,為希望工程籌得善款10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子2000多人。許多企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都來到金寨縣希望小學,為貧困兒童捐款捐物。

2018年5月19日,進入耄耋之年的周火生老人第100次來到安徽省金寨縣,並再次將募捐錢款和物資送往大山裡的希望小學。

讓山區孩子從沒學上到上好學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孩子們從這裡畢業後,能夠不忘初心,永遠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成才成人。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江淮是金寨希望小學的校長,在他認為,學校一直以“感恩”作為學校的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發展的歷史和本地豐厚的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育。

“我們給孩子講希望小學的歷史,講金寨將軍縣的故事,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學習條件。”江淮說。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周火生回到崑山後發現,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與老伴商議後,夫妻倆決定通過義賣圖書的方式,籌集捐資善款。

於是,周火生老人65歲學會騎三輪車,去義賣圖書,20多年來,周火生的足跡踏遍了崑山全市80多所中小學校,售書15萬多冊,先後4輛嶄新的三輪車被他騎成了廢鐵。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周火生每次外出進書和賣書,都是自帶乾糧和水。有一次去金寨,為省下旅館費,他就用隨身衣物蓋著身子,倚著牆角就睡覺了。省下的15元住宿費,他多買了100支鉛筆發給了貧困學生。

每年,周火生老人都要往金寨跑好幾次,為了將籌得的捐款捐物送往一個個貧困孩子手上,他常常要翻山越嶺大半天。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一個人帶動一座城。

在周火生老人的行動和精神感染下,許多崑山市民、企事業單位共獻愛心,參與市民多達10萬人次,為希望工程籌得善款10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子2000多人。許多企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都來到金寨縣希望小學,為貧困兒童捐款捐物。

2018年5月19日,進入耄耋之年的周火生老人第100次來到安徽省金寨縣,並再次將募捐錢款和物資送往大山裡的希望小學。

讓山區孩子從沒學上到上好學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孩子們從這裡畢業後,能夠不忘初心,永遠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成才成人。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江淮是金寨希望小學的校長,在他認為,學校一直以“感恩”作為學校的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發展的歷史和本地豐厚的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育。

“我們給孩子講希望小學的歷史,講金寨將軍縣的故事,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學習條件。”江淮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現在孩子們在校園裡的學習生活跟城市裡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江淮感慨說,學校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了少年宮活動小組,書法、美術、葫蘆絲、攝影、足球、籃球、豎笛、木吉他等興趣小組每週都會舉行。

事實上,在江淮眼裡,這樣的校園生活在30多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的。當時許多孩子因為家庭貧困,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上學。這些金寨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孩子們從過去的“沒學上”到現在的“上好學”。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周火生回到崑山後發現,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與老伴商議後,夫妻倆決定通過義賣圖書的方式,籌集捐資善款。

於是,周火生老人65歲學會騎三輪車,去義賣圖書,20多年來,周火生的足跡踏遍了崑山全市80多所中小學校,售書15萬多冊,先後4輛嶄新的三輪車被他騎成了廢鐵。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周火生每次外出進書和賣書,都是自帶乾糧和水。有一次去金寨,為省下旅館費,他就用隨身衣物蓋著身子,倚著牆角就睡覺了。省下的15元住宿費,他多買了100支鉛筆發給了貧困學生。

每年,周火生老人都要往金寨跑好幾次,為了將籌得的捐款捐物送往一個個貧困孩子手上,他常常要翻山越嶺大半天。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一個人帶動一座城。

在周火生老人的行動和精神感染下,許多崑山市民、企事業單位共獻愛心,參與市民多達10萬人次,為希望工程籌得善款10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子2000多人。許多企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都來到金寨縣希望小學,為貧困兒童捐款捐物。

2018年5月19日,進入耄耋之年的周火生老人第100次來到安徽省金寨縣,並再次將募捐錢款和物資送往大山裡的希望小學。

讓山區孩子從沒學上到上好學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孩子們從這裡畢業後,能夠不忘初心,永遠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成才成人。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江淮是金寨希望小學的校長,在他認為,學校一直以“感恩”作為學校的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發展的歷史和本地豐厚的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育。

“我們給孩子講希望小學的歷史,講金寨將軍縣的故事,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學習條件。”江淮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現在孩子們在校園裡的學習生活跟城市裡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江淮感慨說,學校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了少年宮活動小組,書法、美術、葫蘆絲、攝影、足球、籃球、豎笛、木吉他等興趣小組每週都會舉行。

事實上,在江淮眼裡,這樣的校園生活在30多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的。當時許多孩子因為家庭貧困,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上學。這些金寨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孩子們從過去的“沒學上”到現在的“上好學”。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洪靜靜是金寨希望小學一名特崗教師,她曾經是一名受希望工程資助的貧困學生,1995年到2000年之間在金寨縣希望小學就讀,2011年從馬鞍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報考了金寨縣特崗教師崗位後,再次回到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這裡的一名特崗教師。“在我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了我,現在孩子們需要我,我當然應該回來。”

曾經接受過希望工程幫助,工作後選擇反哺社會的還有金寨縣希望小學的老師閆春。當年她的家庭兄弟姐妹多,全家都靠父親在外打工養活,面臨著輟學的壓力,後來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她順利考入大學,選擇了師範專業,畢業後她又回到希望小學,成為一名教師。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周火生回到崑山後發現,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與老伴商議後,夫妻倆決定通過義賣圖書的方式,籌集捐資善款。

於是,周火生老人65歲學會騎三輪車,去義賣圖書,20多年來,周火生的足跡踏遍了崑山全市80多所中小學校,售書15萬多冊,先後4輛嶄新的三輪車被他騎成了廢鐵。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周火生每次外出進書和賣書,都是自帶乾糧和水。有一次去金寨,為省下旅館費,他就用隨身衣物蓋著身子,倚著牆角就睡覺了。省下的15元住宿費,他多買了100支鉛筆發給了貧困學生。

每年,周火生老人都要往金寨跑好幾次,為了將籌得的捐款捐物送往一個個貧困孩子手上,他常常要翻山越嶺大半天。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一個人帶動一座城。

在周火生老人的行動和精神感染下,許多崑山市民、企事業單位共獻愛心,參與市民多達10萬人次,為希望工程籌得善款10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子2000多人。許多企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都來到金寨縣希望小學,為貧困兒童捐款捐物。

2018年5月19日,進入耄耋之年的周火生老人第100次來到安徽省金寨縣,並再次將募捐錢款和物資送往大山裡的希望小學。

讓山區孩子從沒學上到上好學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孩子們從這裡畢業後,能夠不忘初心,永遠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成才成人。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江淮是金寨希望小學的校長,在他認為,學校一直以“感恩”作為學校的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發展的歷史和本地豐厚的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育。

“我們給孩子講希望小學的歷史,講金寨將軍縣的故事,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學習條件。”江淮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現在孩子們在校園裡的學習生活跟城市裡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江淮感慨說,學校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了少年宮活動小組,書法、美術、葫蘆絲、攝影、足球、籃球、豎笛、木吉他等興趣小組每週都會舉行。

事實上,在江淮眼裡,這樣的校園生活在30多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的。當時許多孩子因為家庭貧困,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上學。這些金寨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孩子們從過去的“沒學上”到現在的“上好學”。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洪靜靜是金寨希望小學一名特崗教師,她曾經是一名受希望工程資助的貧困學生,1995年到2000年之間在金寨縣希望小學就讀,2011年從馬鞍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報考了金寨縣特崗教師崗位後,再次回到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這裡的一名特崗教師。“在我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了我,現在孩子們需要我,我當然應該回來。”

曾經接受過希望工程幫助,工作後選擇反哺社會的還有金寨縣希望小學的老師閆春。當年她的家庭兄弟姐妹多,全家都靠父親在外打工養活,面臨著輟學的壓力,後來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她順利考入大學,選擇了師範專業,畢業後她又回到希望小學,成為一名教師。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曾龍是金寨縣希望小學第一位考進清華大學的畢業生,現在的他已經是中科院的研究員,在他讀書的時候,身邊就有同學都因為家庭困難離開了課堂,因此他特別珍惜讀書的機會。希望工程對於像他這樣山裡孩子的意義,不僅僅學習知識,更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

"

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又迎來了開學季,近1000名來自大別山腹地的孩子們揹著書包走進校園。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1992年出生的袁書苗,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去年,大學畢業後的她經過報名考試,來到了金寨縣希望小學,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即是學生們眼裡的嚴肅認真的好老師,也是身邊最和藹可親的大姐姐。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往年,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校園安全和行為規範教育,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袁書苗老師想給孩子們多講一些:關於希望。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的南溪鎮還沒有一座正式的小學,孩子們解決上學問題都在鎮上的彭氏祠堂,泥土和茅草砌起來的牆壁,紙糊的窗戶四處漏風,桌椅板凳更是修了又修,在已經退休的原教導主任汪道彬眼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1990年,援建希望小學的消息傳到了汪道彬耳中,當時的他感到非常驚喜和意外。

“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希望工程的概念,但為了孩子們能早早在新教室上課,當時我們老師幾乎都起早貪黑撲在工地上,就希望學校能早點建成。”汪道彬回憶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學校供圖

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同年5月19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學生們終於有了寬敞的教室和乾淨的課座椅。

建成的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了大別山裡為數不多的農村小學,在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動員下,許多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的序幕自此拉開。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29年的時間裡,從最初的祠堂,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標準化操場的學校,金寨縣希望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變化的不僅是校園裡的環境,還有的師生們的精神面貌。

在希望小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汪道彬感受最深,“現在的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眼界寬,見識多,教給孩子們的也多。但當時的老師們在學校裡是老師,出了學校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的孩子們學習特別認真,他們更知道讀書的意義。”汪道彬說。

“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老人”周火生爺爺與金寨縣希望小學難以割捨的情緣。

周火生老人本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名老師,1993年,他從報紙上得知金寨縣希望小學後,便寄去了第一筆助學款。

1995年,退休後的周火生老人坐火車、轉汽車、走山路,行程600多公里,第一次走進了金寨縣希望小學。

當週火生走進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塵土飛揚的操場,吃不飽的孩子們,這次的經歷深深觸動了他,周火生決心將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撲在為貧困孩子的捐資助學上。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周火生回到崑山後發現,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與老伴商議後,夫妻倆決定通過義賣圖書的方式,籌集捐資善款。

於是,周火生老人65歲學會騎三輪車,去義賣圖書,20多年來,周火生的足跡踏遍了崑山全市80多所中小學校,售書15萬多冊,先後4輛嶄新的三輪車被他騎成了廢鐵。

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周火生每次外出進書和賣書,都是自帶乾糧和水。有一次去金寨,為省下旅館費,他就用隨身衣物蓋著身子,倚著牆角就睡覺了。省下的15元住宿費,他多買了100支鉛筆發給了貧困學生。

每年,周火生老人都要往金寨跑好幾次,為了將籌得的捐款捐物送往一個個貧困孩子手上,他常常要翻山越嶺大半天。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一個人帶動一座城。

在周火生老人的行動和精神感染下,許多崑山市民、企事業單位共獻愛心,參與市民多達10萬人次,為希望工程籌得善款10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子2000多人。許多企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都來到金寨縣希望小學,為貧困兒童捐款捐物。

2018年5月19日,進入耄耋之年的周火生老人第100次來到安徽省金寨縣,並再次將募捐錢款和物資送往大山裡的希望小學。

讓山區孩子從沒學上到上好學

她想給孩子們講的希望,是希望孩子們從這裡畢業後,能夠不忘初心,永遠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成才成人。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江淮是金寨希望小學的校長,在他認為,學校一直以“感恩”作為學校的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發展的歷史和本地豐厚的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育。

“我們給孩子講希望小學的歷史,講金寨將軍縣的故事,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學習條件。”江淮說。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現在孩子們在校園裡的學習生活跟城市裡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江淮感慨說,學校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了少年宮活動小組,書法、美術、葫蘆絲、攝影、足球、籃球、豎笛、木吉他等興趣小組每週都會舉行。

事實上,在江淮眼裡,這樣的校園生活在30多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的。當時許多孩子因為家庭貧困,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上學。這些金寨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孩子們從過去的“沒學上”到現在的“上好學”。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洪靜靜是金寨希望小學一名特崗教師,她曾經是一名受希望工程資助的貧困學生,1995年到2000年之間在金寨縣希望小學就讀,2011年從馬鞍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報考了金寨縣特崗教師崗位後,再次回到金寨縣希望小學,成為這裡的一名特崗教師。“在我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了我,現在孩子們需要我,我當然應該回來。”

曾經接受過希望工程幫助,工作後選擇反哺社會的還有金寨縣希望小學的老師閆春。當年她的家庭兄弟姐妹多,全家都靠父親在外打工養活,面臨著輟學的壓力,後來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她順利考入大學,選擇了師範專業,畢業後她又回到希望小學,成為一名教師。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曾龍是金寨縣希望小學第一位考進清華大學的畢業生,現在的他已經是中科院的研究員,在他讀書的時候,身邊就有同學都因為家庭困難離開了課堂,因此他特別珍惜讀書的機會。希望工程對於像他這樣山裡孩子的意義,不僅僅學習知識,更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學啦!第一課老師卻只講了這兩個字……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開學第一課結束了。

這一課講的是希望,播下的卻是一顆種子。

未來,這顆種子會茁壯成長,成為民族的脊柱,國家的棟樑。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