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大合唱,如何分辨真正的賦能者

近幾年網絡貸款因為種種問題的爆發和嚴監管成為熱點,而對於眾多金融機構來說,金融科技才是它們真正熱衷追求的。從互金巨頭到小型銀行,都在將金融科技或穿在外面或吃進肚子裡,而此時提供賦能的機構猶如向淘金者賣水的商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2016年,金融科技被奉為金融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次年,只要是金融機構,沒有一家不是金融科技機構——起碼宣傳上如此;2017年,行業中掀起金融科技開放賦能的熱潮,次年,只要是金融科技機構,沒有一家不對外輸出金融科技——反正都這麼說。

遍地都是賦能者。

這裡面,有真正的巨頭,有獨立第三方,有把科技賦能當防晒霜的傳統金融機構,還有拿科技賦能做擋箭牌的新金融創業者。

魚目混珠,哪些是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哪些是真正有實力的賦能者?

金融科技大合唱,如何分辨真正的賦能者

一看流量能力。

賦能者搭建金融科技開放平臺,打造生態圈。任何一個機構,無論是資金方還是資產方,加入這個生態圈,就獲得了一種跨界連接能力,以此為橋樑,連接多方資金、多元資產和各類解決方案,共享生態圈內的資源。

生態圈越豐富、多元,吸引力就越強。銀行等持牌機構資金豐裕,開放平臺首要的吸引力就是流量。流量可直接轉化為業務規模,是轉型成果的直接體現,以流量為紐帶,後續科技合作才有深化的空間。

市面上主要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背後都有場景方作流量支撐,如BAT、京東、蘇寧,如360金融、簡普科技、品鈦科技、任買科技等。蘇寧金融、任買科技主打O2O線上線下流量,其他平臺以線上流量為主。

二看風控能力

流量事關規模,風控事關生死。

早期的開放平臺,為博取資金方信任,對風險兜底,現階段,則普遍由資金方獨立承擔風險。此時,持牌機構不僅要看流量,更要看賦能者的風控實力(賦能者初步風控,損失由資金方買單)。

若控不住風險,做得越大,虧得越多,得不償失。舉個例子,單說流量,不少貸款超市流量很大,但因為風險不可控,對持牌機構而言,吸引力很有限。

金融風控實力,具體又可分解為賬戶安全、交易反欺詐、營銷反欺詐、騙貸防範、信用風險評估等多個層面。要識別2B賦能者的風控能力,機構自身宣傳僅供參考,還需要一些外圍觀察指標。

一是歷史不良率數據。不良率是機構風控實力的綜合反映,但不良率的口徑太多,且不同底層資產對風控能力要求不同,以不良率來衡量風控能力,需要擦亮眼睛,很多時候,直接比較絕對值的高低都有失偏頗。

二是自有場景和自有數據。如果說不良率是易被打扮的小姑娘,那麼不妨把自有場景和自有數據作為衡量巨頭風控實力的佐證。

大數據風控以場景和數據為基礎,場景本身就是風控的一部分,而自有場景產生的自有數據,通常體現為差異化的風控能力。

三是欺詐風險防控。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從騙貸、賬戶盜、刷庫攻擊用到刷單、虛假申請、虛假註冊等,欺詐風險是可以比肩信用風險的存在。

據統計,當前黑產從業人員達到200多萬,是國內第三大黑色產業,反不了欺詐,金子都進了欺詐團伙的腰包。

隨著自身獲取流量、控制風險能力的此消彼長,對於賦能者來說,未來也自然逃不過優勝劣汰的規律,分化是必然的結果。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來源:洪言微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