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全新消費金融品牌“和信借條”和信貸公司籌謀“網貸+消費金融”轉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備受行業關注的最新版的“網貸試點備案方案”正式啟動並未如期而至,然而市場創新並未停滯。

7月2日,在和信成立十週年之際,美股上市公司Hexindai Inc(NASDAQ:HX)宣佈推出“和信借條”全新消費金融品牌。

和信貸相關負責人表示,和信借條作為上市公司體系下全新的消費金融品牌,將由和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完整系列的助貸服務。屆時,上市公司體系下也將分為網絡借貸與消費金融兩塊獨立業務。

此舉被市場解讀為,作為上市公司,Hexindai Inc將由單一的“網貸”模式向“網貸+消費金融”模式轉型,從而降低“網貸”業務的倚重,並通過為傳統金融機構賦能為年輕一代消費人群提供消費金融服務。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消費時代。

雖然今年前5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長8.1%,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回落1.4和0.9個百分點。從數據統計上看,尤其是家電、汽車消費等較為疲弱,而新興業態消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前5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增長 21.7%,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 13.6 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總額比重為 18.9%,比去年同期提高 2.3 個百分點。

事實上,隨著年輕一代旺盛的消費需求已為消費金融市場打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銀行信用卡業務及消費金融行業頭部平臺集聚效應顯現,部分消費金融平臺也通過牽手金融機構為其提供導流、貸後管理等助貸服務,而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合作,彌補其在渠道、技術等方面的資源限制。和信貸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佔有頭部優勢,通過持牌機構提供的低成本資金,和信借條將依託對消費金融和次級客群的理解、廣泛的線上獲客渠道等資源快速覆蓋優質高成長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我國銀行卡產業保持穩健發展的良好勢頭,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市場影響力不斷增強。”6月14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卡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9)》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信用卡髮卡量從1.86億張增長到9.7億張,交易總額從3.5萬億元增長到38.2萬億元。

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工行、建行、招行、中行、農行累計髮卡過億張,而據央行公佈的《2018年支付體系運行報告》,全國在用髮卡量為6.86億張,粗略計算,五大銀行信用卡的卡量佔比在90%以上。工行、建行、招行、交行、中信、光大、民生、平安等8家銀行信用卡交易額突破2萬億元,8家銀行信用卡交易額合計佔行業交易總額57.5%。

2018年銀行年報顯示,區域性銀行正在努力擴張各自的信用卡版圖。在這個大中型銀行佔據了九成以上份額的巨大市場,城商行、農商行等區域性銀行的髮卡量、交易額等數據,受制於品牌效應和網點佈局等侷限,都難以望其項背。但通過與各類型的電商平臺、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區域性銀行正在嘗試通過線上渠道打破用戶增長瓶頸、重塑其信用卡品牌在當地年輕用戶中的影響力。

然而,相對於大中型銀行積極開展信用卡等消費金融業務,更多中小銀行卻很難有機會參與消費金融市場。這位金融科技公司賦能銀行提供了一定的市場機遇。

“和信借條將全面與信託、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藉助分期電商、消費分期、虛擬信用卡等一系列產品與服務,通過3C產品、旅遊等消費場景,深耕消費金融市場,為年輕高成長人群提供豐富的消費金融服務。”上述和信貸相關負責人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和信深耕資產端多年,擁有豐富的小額信貸服務經驗和廣泛的客戶資源,此次推出的和信借條也必然會得到體系資金、資產、技術端的強大支持。更重要的是,和信借條藉助金融產業鏈佈局優勢,依託機構資金將實現業務規模和客戶服務的快速發展。

此外,在風控環節,和信針對於本身的信貸業務,自主研發了“凌風”系統。該系統是以大數據為核心、智能技術為依託,不斷創新的技術數據模型為動力,採用聚類算法建立多維度、個性化智能風控模塊,並引入INS、FICO豐富模塊信息,進一步收集全行風險大數據進行挖掘處理,通過關聯業務分析和數據可視化建設,基於風險大數據重構了一套嚴謹的風控體系。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利用此係統,和信借條可對完全陌生的客戶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掃描,同時還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構建“貸後預警”、“智能催收”風控體系,在貸後環節進行全面的智能監控,同時完善業務監控體系。

麥肯錫的研究指出,未來將有兩大關鍵因素推動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首先,大型生態系統參與者會堅持把科技作為金融服務產品發展的關鍵推動力,並提供“金融科技即服務”產品,推動國內眾多中小金融機構的數字化發展。其次,政府監管的加強會逐漸把規模較小、不合規或競爭力較弱的企業淘汰出局。麥肯錫預計,金融行業強監管仍會持續,行業將在未來一到兩年內進一步整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