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員和ATM消失後的銀行會是什麼樣?

金融 投資 支付寶 經濟 逗逼二貨君 逗逼二貨君 2017-08-27

對於大部分的非銀行從業人士,一提到銀行,首先想到的便是著裝規範、儀容統一的櫃員。

對於銀行從業人士,也不例外,櫃員這個職業是必經之路,雖也有直接跳過櫃員階段的別人家孩子,但畢竟是少數。

櫃員的工作,簡單,重複,工作強度大,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銀行最基礎的崗位,是成魔成仙、修煉真經的基礎篇。

櫃員和ATM消失後的銀行會是什麼樣?

不少人找對象首選銀行女櫃員,為什麼,因為脾氣好,長相漂亮,任勞任怨,對錢無感。不過櫃員坐久了,一身病倒是事實,腰間盤突出、頸椎病、強迫症、潔癖,等等,不一而足。

我去過很多的銀行網點,這兩年,有一個事實很明顯,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股份制、城市商業銀行,櫃檯的數量越來越少,能見到的櫃員也越來越少,客戶也越來越少,而且各家銀行大廳都擺著形式多樣的設備,很多業務都在設備上解決了。機器能做的事,大家似乎都不願意讓人來幹,機器能做的事,確實不應該讓人來幹。

似乎就像媒體上經常唱空某個職業一樣,很多評論都說櫃員這個職業好像很快就會消失。

互聯網思維,大數據科技,共享經濟對傳統行業衝擊太快,某個職業或許來不及反應就消失了。

以前消失的職業是打鐵匠、修傘匠、棉花匠、電報員,現在或許一覺睡醒,消失的職業就是櫃員、記者、中介。

說不定再過一些年,人們在網上搜一下“櫃員”。搜索引擎上會赫然寫上一行字:櫃員,已經消失的職業。

不,或許那時候搜素引擎也消失了。

跟櫃員一樣,ATM的廠家未來應該是最倒黴的,最近,阿里巴巴在幾個城市推廣的無現金街區似乎很成功。

現在基本上用不上現金是大部分人的一個切實感受,早上去買油茶有開始用微信掃碼,一頓飯下來6塊錢,還送鼓勵金。

連續幾十天沒碰現金,最近一次碰現金是昨天晚上,因為手機沒電,沒辦法叫車,只能到附近的自助上取了100塊錢,等司機找給我72塊錢的時候,這72塊錢彷彿成了我一種累贅,不知道放哪裡好,因為錢包裡很久沒有放錢了,已經是卡包了,再放錢進去,卻顯得有些突兀。

早上出門買早飯,依舊是用微信,這72塊錢還是安靜躺在某個角落。習慣的形成真是可怕。

櫃員和ATM消失後的銀行會是什麼樣?

各種手續費的相繼免除,無論轉賬取現都收不到錢,用現金的很少,自助存取款機的交易量越來越少,收益越來越少,大部分的自助設備收入已經無法覆蓋成本。

只能開源節流,要麼在好的小區藉助自助去搞社區銀行,要麼節流,乾脆一撤了之。無論是開源還是節流,都已經說明這是趨勢。

如果ATM消失了,銀行卡是不是也會消失,在櫃檯工作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說,自己第一次跟銀行打交道是因為單位發的工資卡。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資就是收入來源,因為工資卡,不得不和銀行有了親密的接觸,那如果有天,一些單位發工資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或者乾脆自己搞一個系統,那是不是就沒有銀行什麼事情了。

無論是銀行、支付寶、微信,大部分都和手機號碼綁定,通信業務運營商為什麼不借此機會近水樓臺先得月,搞搞金融,我倒是很詫異。

櫃員職業消失了,會不會有天銀行把僅有的櫃面業務外包出去麼?人們不用現金了,自助存取款機消失了。當櫃檯和自助設備都消失以後,銀行會是什麼樣的?

沒有了冰冷的防彈玻璃,大廳變成開放式的,理財顧問應該多起來,就像進入一家樓盤,迎上來都是置業顧問。

可理財,誰都有自己的一套,或者有自己的渠道,互聯網解決的事情大部分人又不會來網點?那銀行做什麼呢?賣黃金,有人選擇有周大福、周生生,買投資金條,有人選黃金交易所,保險?好像也不是,貸款?好像也不是。

存貸利差還是銀行最大的收入來源,餘額寶的規模已經直追四大行,過去銀行吸收的低息存款好像也不多了,沒有低息的存款,哪來的低息貸款。如果利息不低,大一點的企業未來都能用直接融資解決吧。

大企業長期的錢可以通過金融市場來解決,短期貸款的似乎又不怎麼賺錢,於是創新出各種花樣。

小一點的企業,成長性好的倒好,萬一出了風險,利息是回來了,本金沒了,篩選的成本往往又很高。

銀行是牌照經營,牌照是稀缺資源,但現在好像放開了很多,這個城市的角落拔地而起的各種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

當櫃員消失了,自助存取款機消失了,卡消失了,銀行的考驗來了,銀行人的考驗來了,我想如果有那一天,銀行一定會成為一個概念,弱化實體的存在,比的是對用戶金融行為的分析能力,提供以金融為核心的多元化服務,比如你開始告訴客戶哪裡買菜更好、或者怎樣買菜更划得來,怎樣建立一個菜籃子計劃,如何通過買菜提高生活質量。

ATM入不敷出倒好解決,機器扔了就扔了,網點入不敷出的一天會不會很快到來,危機意識不能不在。

本領恐慌最可怕,於銀行如此,於我們也是如此。

如果櫃檯和ATM消失後,你覺得銀行會是什麼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