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前段時間,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可謂刷爆了每一箇中國人的朋友圈。各種輿論熱點中,“金融服務費”無疑是公眾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相信每一個在4S店貸款買車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除了支付貸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外,你都還會再被收取一筆數額不等的金融服務費,這筆費用少則幾千,多則上萬。那麼,金融服務費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筆費用在買車時一定要支付嗎?為此,局長在近期走訪了多家4S店,我們一起去看看。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 各家叫法不一,只不過“換了個馬甲”

“我們店已經沒有金融服務費了,如果分期的話,現在(收取的那個)是代辦服務費。”在奔馳4S店,一位銷售這樣告訴局長。根據這位銷售的說法,如果客戶選擇貸款購車,還需要支付一筆金額為貸款總額4%的費用。比如你購買一輛奔馳E級轎車,貸款20萬,那麼這筆費用就為8000元。當問到這筆費用具體都包含哪些內容時,奔馳的銷售給出的解釋是,“包括貸款過程中我們幫您收集資料、遞交金融機構、打印批貸函、抵押登記等事項。”此外,這位銷售還表示,“這個都是明碼標價的,不會亂收。當然,要是最後確定購買的話,這部分費用可以再談,到時去找領導看能不能爭取些優惠。”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在隔壁奧迪4S店,根據銷售給局長打印的報價單,上面已經看不到任何“金融服務費”字樣,取而代之的則是 “服務費”。和奔馳不同,奧迪並不是按貸款金額一定的比例來收取這筆費用。以Q5為例,如果客戶選擇貸款購車,則需要支付6000元的服務費。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不同的車這筆錢肯定不一樣,比如Q7和A3,Q7肯定會多收一些。”而當局長提出這筆錢是否可以不交時,奧迪的這位銷售笑了笑:“你要真不想掏這筆錢,車身價優惠可就沒那麼多了,(我們這個優惠)它是一個綜合的,(各種費用)都包含在裡面的。”

此外局長注意到,在奧迪的展廳內還豎立著一塊展牌,上面專門針對服務費的內容做了詳細的介紹。根據這份說明,服務費主要包含貸款方案諮詢講解、貸款資料的收集和送報、金融機構放款資料的整理和提報、車輛免息相關利息墊付等內容。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和奔馳奧迪不同,寶馬4S店相對就直接的多。一位銷售告訴局長,這筆費用他們就叫做分期服務費,按貸款金額的3%來收取。和奧迪類似,如果客戶對這筆費用有異議,想不掏或者少掏,車價的優惠相應就會減少。

隨後局長又走訪了多家合資品牌4S店,金融服務費的收取情況參見下表: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和豪華品牌不同,合資品牌雖然也收取一定的金融服務費,但大多提供2年或3年免息的貸款方案。換句話說,你付出的這部分錢,權當是貸款利息了。需要注意的是,免息貸款是有一定額度限制的——在局長探訪的幾家店裡,這個額度大多都為10萬,超出則需要支付貸款利息。此外,唯一支持免息也不收取貸款手續費的凱美瑞,車價則沒有一分錢的優惠。難道這裡面有什麼蹊蹺?我們接著往下看。

◈ 不收也可以,但別天真的以為自己賺了!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總體來說,北京地區各大品牌4S店在關於“金融服務費”一事上給出的解釋大同小異,收取方式也都差不多。但與此同時,4S店的銷售幾乎都無一例外的隱晦表示,這筆費用是可以少收甚至不收的。那麼金融服務費真能在購車過程中免去嗎?局長為此諮詢了一位在某二線豪華汽車品牌做銷售的朋友,結果卻讓人出乎意料。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據這位銷售表示,金融服務費(貸款手續費)目前該店已經不收了。那麼如何來保證經銷商的利潤呢?很簡單,要麼把車價往回調一點,即優惠幅度下降,守住車價;要麼就把這塊費用平攤到其他購車費用上,比如精品費、掛牌費等。而這,也與局長之前探店中碰到的凱美瑞不收金融服務費相一致。

貸款買車必須付“金融服務費”?銷售:不掏也行,照賺不誤!

這麼下來,金融服務費不收也可以,但該賺顧客的錢還是要賺的。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這些成本還是要轉接到顧客身上。不過仔細想來,出現這樣的狀況也無可厚非。一方面對顧客來說,買車是剛性需求,大多數顧客不會為了幾千元的金融服務費而放棄購買一輛車;另一方面對經銷商來說,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在目前的車市大環境下,很多品牌的經銷商單靠賣車已經不再賺錢,如果再不能從其他方面賺取利潤,最終就只能喝西北風了。用一句話來說,大家都要吃飯的是不是?

◈ 專家:收費要提前告知,經銷商也是冤大頭

關於當前4S店收取金融服務費這件事,業內人士又是怎麼看的呢?為此,局長電話採訪了全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先生,以下為部分採訪內容:

懂車帝:關於金融服務費,法律層面對這個費用是否是認可的?還是說這個費用始終處於一個灰色地帶,是打著擦邊球的?

崔東樹:首先,汽車服務費本身是一個合法的概念,作為服務,它收取費用是沒問題的。尤其像金融服務,你比如說信用卡分期,(它中間)都有這種費用在裡面。而汽車金融也應該與其他行業的金融相一致,因此它並不是說處於一個灰色地帶。這其實也是經銷商和顧客之間的一種約定,在收取之前只要提前告知就沒問題。

懂車帝:各大4S店經銷商收取金融服務費,除了利潤上的考慮,這背後還折射了什麼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崔東樹:實際上也反映了金融業的亂象。現在所有行業都想拿金融利益來獲得利潤。拿製造業來說,現在很多行業基本是沒有利潤的,而像金融業或者說銀行業,它整個貸款利息是偏高的,成本也偏高。你比如說我們存款是3%的利息,貸款是13%的利息,這中間的錢都去哪兒了?所以這個錢並不只是經銷商賺走了,它這中間有層層機構,經銷商在這裡面只是一個最下游。大夥都沒有去反思金融綁架社會這個問題,反而都去責怪經銷商,這是一個很可悲的現象。經銷商在保證不了利潤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必然的。現在金融行業的亂象太複雜,這也是為什麼國家現在大力整頓金融行業,去槓桿,消除影子銀行等等,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只不過到金融服務費這兒變成了一個顯性的問題。前9個包子為什麼沒人看,第10個包子吃飽了大家卻都去關注,前9個包子怎麼回事兒根本不知道,也根本不去討論,這對經銷商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局長觀點:不管怎麼說,當前汽車市場存在金融服務費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一種需要付出各種人力物力成本的服務,收費本是應該的,但怎麼收的讓消費者透明放心,這卻是當前所有經銷商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當前的市場機制下,尤其對那些本就付出了高額貸款利息的顧客來說,諸如此類的費用只會進一步加劇其和經銷商之間的不信任,從長遠來看對整個汽車市場的發展也不利。在此局長也呼籲國家有關部門能夠出臺規定,進一步規範整個汽車市場的收費行為。讓經銷商不收不明不白的錢,讓消費者不買稀裡糊塗的賬,長久如此,才能為所有經銷商營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營商環境,避免市場惡性競爭,同時廣大消費者的錢也能夠花的更加清晰透徹。(圖/文 懂車帝 懂咔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