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金融 宜信 投資 風投 宜信月刊 2017-04-01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宜信資料2.03G,回臺回覆“資料”即可獲取!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最新一期《亞洲銀行家》封面出現唐寧身影

內文有專訪

回覆“亞洲銀行家”

可獲得該電子刊下載鏈接

3月5日深夜,《亞洲銀行家》主編胡文彬帶著一支拍攝團隊從新加坡抵達北京。這次,他希望通過兩天的時間,尋找中國財富管理領軍品牌宜信財富背後的哲學。

上一次近距離接觸宜信財富,還是在去年12月14日,《亞洲銀行家》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辦的“2016中國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頒獎典禮”上。宜信財富因為“成功推出不同類別母基金產品;創新產品滿足投資者的需求”而獲得“最佳非銀行私人財富產品(Best Non-Bank Private Wealth Product)”大獎。

宜信財富代表,海外業務董事總經理Richard Williamson 從《亞洲銀行家》創辦人兼主席以理手中,接過了獎盃。這個體驗對於資深金融人士Richard來說不是第一次。只不過,上次他代表的,是1911年成立的澳洲Commonwealth Bank。拿著獎盃下臺後的他喜形於色,坦言真沒想過相對年輕的財富管理機構宜信財富也可以奪得來自《亞洲銀行家》的大獎。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Richard 從《亞洲銀行家》創辦人兼主席以理手中,接過獎盃

20年的權威智庫

《亞洲銀行家》總部位於新加坡,成立至今已有20年。和《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類似,它不僅代表了一本見解獨到、深入專業的行業雜誌,更是亞太地區金融服務行業最具權威性的戰略商業信息提供機構。

這並不是“亞洲銀行家”第一次在中國設獎。這家機構2000年就已在華設立辦事處,2011年開始頒發的中國獎項,被稱為“中國目前最嚴格的金融服務行業年度獎項計劃”。但之前,無論是機構還是產品大獎,針對的都是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在中國獎項官網上可以看到,可參與評獎的範圍包括四大國有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商行以及外資行在內的90家銀行。

胡文彬的職業生涯始於金融記者,巧的是,創辦《亞洲金融家》的以理,當時就是和他共事的編輯。後來,他先轉向諮詢,又在銀行業工作了12年,成為資深銀行家。沒想到,2012年,他再次遇見以理,並加入《亞洲銀行家》任主編。

“Fintech已經成為金融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了,我們必須要重視。Banking不再只是bank的事,很多時候新金融領域的機構在和銀行一起服務客戶。”正因如此,胡文彬也成為這個新獎項的最主要的提議人和推動者。他對宜信的瞭解,也早在以P2P為代表的新金融帶著科技的浪潮席捲銀行界時就開始了。

隨著中國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業務的爆炸式增長,2016年非常有針對性的獎項“中國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設立,致力於展現服務中國高淨值客戶群體的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業務水平。“中國正在發生鉅變。”《亞洲銀行家》創辦人兼主席以理在頒獎典禮上致辭道,“16年來,我們非常慎重在中國開展財富管理產品評選,今年是第一次。”

對於獎項,《亞洲銀行家》官方這樣描述:“我們認為,最佳私人財富管理機構能夠幫助其高淨值客戶完成風險評估和投資目標確認,並在此基礎上滿足客戶及其家庭在金融和生活方式上的種種需求,從而獲得較高的荷包占有率。

對客戶需求分析細緻,並能通過及時、優秀的產品創新,為客戶資產保值、增值,併為客戶及其家庭、企業提供終身服務。”在下設的一系列獎項中,“最佳非銀行私人財富產品(Best Non-Bank Private Wealth Product)”裡的“non-bank(非銀行)”一詞彌足珍貴。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在頒獎典禮上講話

嚴格的評審機制

和其他歷史悠久的獎項類似,第一次進行的“中國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獎項”也經歷了非常嚴苛的評審過程。每一個獨立獎項都由全球銀行家、顧問和學者共同評定,並通過均衡、透明的評分卡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審視。

宜信財富參評的資料提交任務到孔繁順手頭時,距離截止日期僅剩15天。“我們很多同事來自外資銀行,都以得到亞洲銀行家獎項為榮,突然告訴我們現在有機會參與評獎,感覺竟有些不可思議。”

孔繁順是宜信財富董事總經理與創新產品總經理,並負責宜信財富產品協調小組工作。打開對方要求提交的表格,他說“當時都看傻了,密密麻麻的,很多信息我們都沒接觸過,沒有從這個角度考量過”,詳細到,連一線理財師怎麼做產品培訓,與客戶溝通的方式,營業部制度都囊括其中。孔繁順來不及多想,就動員多部門相關同事積極準備,足足花了半個月時間,趕在截止日期前提交了申請材料,鬆了半口氣。

不久後,Richard Williamson就知道,自己要代表宜信財富去面對《亞洲銀行家》獎項專家評審的“拷問”了。雖然曾經領過獎,但這道關對他來說依然是頭一遭。和專家組越洋電話面試進行了很久。

Richard回憶:“面試過程非常深入和詳盡,雖然我們有很充分的答案和故事,但是需要回答很多問題,充分討論後,才能完整地把我們的業務呈現給他們。”選擇Richard接受面試,一方面是因為他從戰略層面,對宜信財富整個產品設計的思路、理念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來自澳大利亞的Richard,跟同樣來自西方文化背景的評審專家溝通更順暢。

儘管如此,他還是需要花時間向電話那頭的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們解釋“中國境內和境外財富管理市場的不同”,以及“宜信財富提供的產品不僅僅是產品,而是包含規劃、產品和服務選擇、投資組合管理的綜合服務”。Richard事後和同事說,因為對方問了太多極為細節的問題,放下電話後,有那麼一刻他覺得可能與大獎無緣。

評委們顯然不這麼認為。胡文彬也是當時面試Richard的專家組成員之一,“Richard完全有備而來,對自己的業務、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伙伴的產品都很瞭解”,他說。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Richard在頒獎典禮上講話

引領行業的母基金

2011年3月,宜信財富正式成立,逐漸擁有了自主開發的理財產品;2013年,宜信財富第一款私募股權母基金成功發佈,接下來涉入TMT、醫療健康、消費升級等不同領域,並陸續推出全球房地產、資本市場母基金,與眾多全球領先機構成為合作伙伴; 2016年,隨著《宜信財富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發佈,資產配置的理念日益影響中國高淨值人士,並引領開創財富管理行業。

在這背後,資產獲取、模式創新、理念教育、持續服務等都需要高效的內部協同機制。為此,宜信財富建立了一個跨部門的產品協調小組,作為小組例行會議的主持人,孔繁順要組織產品開發團隊、市場營銷團隊、前線銷售以及風險控制等中後臺相關職能的負責人與核心執行者,平均每週花3個小時的時間進行碰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我們要做的事是否在公司層面有充分的戰略認可?我們要推出的產品,客戶是否有這樣的需求?如何有效整合內部優勢資源,協同合力,及時抓住市場良機?通過不斷地觀點碰撞,充分反思,產品開發中的脈絡就逐步清晰起來了。”

孔繁順加入宜信較早,對公司發展歷歷在目。對於獲獎,他自己也趨於談定:“其實也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過去的幾年,我們紮紮實實做鋪墊,產品的每一次開發和創新都緊跟客戶的需求,兼顧風險和收益。”

投資到創業企業未上市股權,以期帶來不同於其它資產類別的高額回報——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感召下,私募股權投資日益受到投資人的青睞,在高淨值人士資產配置組合裡的佔比也逐漸加大。與多數投資類別一樣,私募股權基金市場也存在嚴重的良莠不齊的狀況。對於合格投資者而言,數以萬計的基金管理人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難以判斷選擇。

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管理合夥人廖俊霞有超過十五年的創業投資實踐經驗,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行業資深老兵,還是行業著作《中國創投20年》的作者之一。

從篩選盡調每一支行業領先的子基金,再到精心挑選不同的策略,將優質基金科學合理地納入資產配置組合,形成更適合高淨值合格投資者的母基金,她感到這個過程中,最困難的反而不是專業投資的部分,而是將私募股權投資這一優質資產類別,私募股權母基金這一最佳資產配置工具介紹給中國的大眾富裕和高淨值人群——這個過程不亞於又寫了一本厚厚的書:“從2013年開始,我們向高淨值、超高淨值客戶介紹私募股權的投資理念,‘要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做時間的朋友’。

但是綜合風險和收益的考慮,客戶想要的往往並不一定真的是最合適他的。就像在蘋果手機之前,誰會知道自己需要這樣的一個手機,因為你都沒見過。我們做市場教育就是告訴客戶,真正的私募股權市場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對高淨值個人來說,投資母基金是進入私募股權投資第一步,而且是最合適的一個選擇。”

以私募股權為代表的另類資產,宜信財富提倡客戶要“三步走”:由母基金的方式投入到若干單一基金,再由單一基金投到不同的項目和企業,以這種方式可以分散風險,實現收益回報的最大化。“未來十年,FOF(母基金)是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最大的機會。”CEO唐寧說,“作為行業引領,不僅要給客戶推薦好的產品,也要指明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

不久前,宜信財富發佈“2017年資產配置策略指引”,基於對整個市場變化的預判,對這一年建議各類資產配置的比例做了調整。因為對私募投資市場的謹慎樂觀,對投資者在私募股權的建議配置比例從原來的20%調整到20-30%。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中國財富管理的未來先見

“最佳非銀行私人財富產品”獎項頒給宜信財富的理由雖然是“成功推出不同類別母基金產品”和“創新產品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但在唐寧理解,更是基於資產配置理念而建立的產品服務組合,也就是他心目中“宜信財富的最大爆品”。

“長期以來,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服務是以產品為中心的強銷售模式,並沒有做到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去幫助客戶提供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服務。這是我所理解的,為什麼《亞洲銀行家》多年來拒絕承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根本原因。”在頒獎典禮上,唐寧感觸很深。宜信財富不是“針對產品而賣產品”的商業模式,而是通過其先進的資產配置理念引領整個中國財富管理的發展,它告訴了中國高淨值客戶該如何管控風險,併科學配置資產。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唐寧對話以理

“資產配置問題做好了,財富管理90%的問題就解決了。”這兩年,唐寧在所到之處不遺餘力地傳遞這個理念。其實,大多數人都明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但真正落實到投資,選什麼樣的雞蛋,什麼樣的籃子,才能達到最穩妥的比例,這並不容易。科學、均衡、穩健的資產配置是高淨值人士的真正需求。在宜信財富,資產配置要滿足“黃金三原則”:跨地域國別配置,跨資產類別配置,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

對於“不明覺厲”看熱鬧的人,獲得《亞洲銀行家》大獎,就相當於亞洲金融界的“奧斯卡”或“米其林三星”;對於財富管理行業,這是《亞洲銀行家》20 年來第一次針對財富管理機構設立專業的產品評比,而宜信財富是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獲得此殊榮的財富管理機構。

對於宜信創始人、CEO唐寧來說,“此番獲獎是權威與公正的專業機構對宜信財富的一種認可,也為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提供了一個標準。財富管理行業剛剛大幕開啟,宜信財富深感責任重大。”

兩天來,《亞洲銀行家》主編胡文彬對話了負責投資移民的好望角諮詢總裁、宜信財富高級副總裁詹惠敏,負責帶客戶“眼界出海”的海外遊學項目負責人、高級副總裁劉大偉,理財產品部總監助理、家族信託產品負責人胡樂民,宜信財富高級顧問Blair C. Pickerell,以及優秀一線同事、財富管理一部北京城市經理王蕾。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banking,還包括金融的未來。”正如胡文彬所言,對於亞洲銀行家這樣的老牌權威機構來說,與時俱進,也是它保持長青的祕訣。

本文來自即將發刊的第38期《宜信月刊》

封面科技味兒十足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我本以為宜信財富拿不到這個獎了”

更多精彩內容需要靜待紙刊的出爐。如果你迫不及待,先點擊“閱讀原文”看看往期也不錯。

溫馨提示:《宜信月刊》現已通過EMS直郵給尊享客戶,電子版雜誌可在“在線讀刊”區瀏覽。如客戶想要退訂紙刊,請給月刊君留言或撥打95183聯繫我們。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編輯 | 月刊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