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戲能挽救京劇頹勢嗎

京劇 藝術 中國足球 足球 樣板戲 明揚51 2019-05-10

目前的京劇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又是“國劇”又是“國粹”,雙料的“國字號”,地位之高待遇之好讓其他劇種豔羨不已。但這種優厚並沒有給京劇從業者秉持“知恩圖報”的心裡,加倍努力以回饋社會的動力,反而滋長了不思進取、躺著吃社會的惰性。直接導致了京劇水平整體大幅滑坡,把京劇帶入了200多年來的最低谷。

發展現代戲能挽救京劇頹勢嗎

這就不禁讓我們聯想起有關報道:

貧困戶把上級撥發的用於扶持發展養殖業的羊殺了吃肉;

老年人免費乘公交,於是屢發老年乘客勇奪方向盤、霸座事件。

再好的政策沒有相應配套的監管措施、激勵機制,最後必然落個好心辦壞事的結果。

面對京劇之窘境,很多人呼籲:

京劇要想走出低谷,必須徹底拋棄那些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傳統戲,走現代戲的發展之路,吸引年輕人,並舉出當年“八個樣板戲”的例子,言之鑿鑿。

發展現代戲能挽救京劇頹勢嗎

現代戲真的就是能使京劇再度輝煌的靈丹妙藥嗎?事實證明“現代戲”也不是太上老君“生死人而肉白骨”的仙丹。試圖用現代戲來挽救京劇,可以說從根本上就是“號脈”不準。

京劇式微,病源不在劇目,而在演員水平。

這就如同中國足球一樣,平庸的球員,你不論是讓他踢“352”還是打“451”,但陣型變換並不能真正提升足球水平。

你有10塊錢,不論你換成什麼樣的票面,也不論你放在那個口袋裡,10塊錢還是10塊錢,購買力不會隨票面的變化而增減。現在這些唱戲的就是這水平,你讓他唱什麼戲也就這水平了。別說現代戲,你就是讓他唱《茶花女》也依舊還是不靈。

發展現代戲能挽救京劇頹勢嗎

其實“京劇要走現代戲的道路”的觀點,本身就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年輕人不愛看傳統戲,那就唱現代戲”,這種不問緣由的“遷就”並不是端正的藝術態度。

不惜無限拉低藝術底線以迎合部分觀眾,降低的不僅是藝術本身,更嚴重的是降低了整個社會的藝術層次。京劇如此,聯繫到相聲界盛行的“屎尿屁”;書法界大行其道的“醜書”;繪畫界用屁股坐出來的“抽象派”。種種怪相頻出,其根源就是“不對藝術負責、只對如何吸引眼球感興趣”的錯誤觀念。

還以中國足球為例,從來不願意紮紮實實的做好青訓、培養人才,卻十分熱衷於“搞軍訓”、“剪短髮”、“不許紋身”、“賽前宣誓”、“動員大會”等形式主義舉措。

發展現代戲能挽救京劇頹勢嗎

這種全力以赴做足“表面文章”功課的處世之道,其實早已侵蝕到了社會的每個角落,作為藝術形式的一種,京劇自然難以獨善其身。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到這種滲透:

1:演員學習只重“皮毛”

以旦角的“程派”為例,沒人研究程派聲腔藝術博大精深的內涵,只有刻意模仿的“憋粗嗓子”。老生行當的“言派”、“奚派”,目前這些標榜為“領軍人物”的老幾位,請問你們研究過“音韻學”嗎?難道“言派”、“奚派”就是飄音倒字的怪腔怪調嗎?

2:每年都推出很多現代戲

有一點被那些鼓吹“京劇必須走現代戲道路”的人忽視了,其實每年都編演很多京劇現代戲。但這些新編劇目的使命就是“參展、匯演、評獎”,過後無一不是束之高閣。從劇本到唱腔,藝術水平如何,可以請那些持“京劇現代戲”觀點的人自己去鑑定。

發展現代戲能挽救京劇頹勢嗎

(這些新編現代戲您看過嗎?)

歸根到底,還是演員水平問題才是制約京劇發展的瓶頸。京劇早已不是元劇,“劇本中心”早已讓位於“演員中心”。

假使“四大名旦”、“四大鬚生”復活,唱什麼也是“一票難求”,目前這些“三代”、“四代”唱什麼也是“一票難賣”。

京劇的衰退與傳統戲現代戲無關。

明揚51,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期待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