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帶壞世界

經濟 政治 奧巴馬 國際 姜冰2017 2018-11-30

美國是新時代的奇蹟,在政治、經濟、科技甚至文化方面是全世界的領袖和樣板。美國確實帶給世界很多好的東西,比如價值觀層面的正義和良知,政治層面的三權分立在世界上的最好實踐,科技層面引領世界的創新和開拓,經濟管理層面的獨佔鰲頭的規則和策略,甚至社會文化方面的令世界人民神往的美國生活方式。

按照辯證法的理論,所有的事情都要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和衡量,而不是隻看其中一個方面。當我們看到美國帶給世界很多光榮與夢想的時候,得意於其放之四海的經濟規律和創造奇蹟的管理模式的時候,嗷嗷喊著或者默默的向美國學習或者克隆美國的時候,其實不知不覺的中潛移默化的無可奈何的被美國引領走向一個致命的窘境。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國的經濟模式是一種極端的消費型經濟模式,其精髓就是不斷擴大需求來拉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前進,這種美國的生活和經濟模式帶來實際資源巨大消耗和浪費,這總經濟模式在初始階段在各種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充足的時候和自然環境允許的時候(這也算一種資源)對於經濟和生活得帶動作用效果十分明顯,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人在200年以來一直保持增長和發展的原因(而那時我們一直在做夢和夢遊),但是一旦到了資源消耗的拐點,這種模式的拉動效應會增長有限甚至急劇下滑,尤其是中國這種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加入這種經濟模式之後,將更快加劇拐點的到來。類似與一條倒置的拋物線。就像一臺嶄新的汽車,從開始開始使用到生命週期的最高點之前一直是越開越順越省油,過了最高點之後,則是越開越吃力越費油。

美國人發展壯大,並且由美國人親自實踐的經濟和生活模式現在看是十分成功的,讓世界其他原則性不強或者沒有信仰的國家趨之若鶩的效仿和學習,這樣下去美國將帶頭和我們一起很快耗光世界的有限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所謂美國之經濟和生活模式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去分析和考量。

宏觀層面來看主要是美國人所推崇備至的消費型經濟,即極致的發掘消費需求,我一直認為消費型經濟是將大部分的經濟問題推遲到未來暴露,將當前問題遞延給子孫後大去解決的一種策略。但是這種經濟模式是要求資源無限大(當然可持續資源也算無限大),但是你我都明白地球的大部分資源都是有限的。消費型經濟的核心要義是既對當前存在的產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和策略來擴大需求,另外通過不斷髮掘新興的產業,其實就是我們推崇備至的創新,發掘新的增長點。微觀層面來看主要是實現宏觀層面的具體技術和策略,比如為了擴大既有產業的需求,通過目標和激勵實現。目標就是建立銷售指標體系將銷售目標層層分解到最底層,通過層層施壓,來挖掘和壓迫用戶需求來實現完成任務,商場各種促銷打折活動就源於此。激勵就是不斷推出各種激勵政策,包括對於管理層的激勵,比如期權和股票獎金等,包括對於分銷商的激勵,比如返點和配額,包括對於最終消費者的激勵,比如積分和抽獎等等來擠出更多的需求或者沒有需求的需求。

生活層面美國帶給我們的糟糕的東西那就不勝枚舉了,我們最推崇的就是美國的大房子別墅,全世界不是頂級富豪的都熱愛美國大房子,舒適,溫馨,愜意。還有更多的,是美國人最初開始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耗盡全球的森林資源,而本來我們可以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筷子和餐盒,是美國人最開始使用的易拉罐,耗費更多的鋁資源,而本來我們可以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啤酒瓶子或者可樂瓶子,是美國人最早開始並且發展了個性化定製,讓本來可以簡單批量化製作的生產線更加複雜和製作和維護更多的模具。可怕的是美國還發明瞭外包模式,不僅自己做樣板讓別人去學,還用外包的模式誘引和推送的方式將其自己的工作模式傳播到其他國家和社會中。更可怕的是美國通過其好萊塢的電影電視劇和高科技等時時轟炸和衝擊我們的傳統文化和誘惑一個一個脆弱點的心靈。

美國的生活方式和經濟模式就是消費消費在消費,佔據世界人口二十分之一人口,消耗的資源可能達到1/4到1/3。去年氣候大會的時候,有人謠傳美國總統奧巴馬說:”中國人要是過上美國人的生活,那麼對於世界將是一個災難“。姑且不去考證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奧巴馬說的,到底是否傷害中國人的幼小的心靈,這句話絕對是無可指摘的真理,我們不得不承認。所以最可怕的不是美國人的問題,而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效仿美國模式,推崇美國的成功,包括我們國家。

美國帶壞世界無需質疑,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美國的偉大。相比大自然,人類還是很渺小,雖然我們有了航天飛機,有了高鐵,有了Iphone手機,但是還不能很好回答一百年前高更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未來困難重重,雖然我們會全力以赴,然後人類社會需要更多理性和冷靜的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