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樓市已經明顯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按照今年上半年樓市的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都繼續保持去年的平穩走勢,再加上樓市調控政策已經明顯的深入到了三四線城市, 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的穩定期。

而在樓市穩定期,很多城市的樓市底色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曾經虛漲的都降了下來,那些炒作概念的也都逐漸偃旗息鼓,反而是 那些不間斷髮展實業,經濟支撐良好的城市,不用費盡心思調控維穩。

而未來,穩定將成為常態,在這種情況下,樓市的走向只能依託於自身實力。

價值&價格

在股市,有一個心理學概念,大家更趨向於買熱點股而非價值股,比如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 5G 、人工智能等等,雖然很多時候,這些股票並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但就算只有名字跟 5G 搭上一點邊,都會迅速攀高。

這在前幾年的新一線概念中也不例外, 開發商和炒房者是這些概念的真正受益者,而普通購房者,只能用自己的金錢和時間去慢慢消化這一切,最後概念何時兌換卻只能靠天意。

但這樣真的是合理的嗎?

短期靠概念確實沒錯,但普通人往往只是概念的追隨者,並不是製造者和大莊家,想要在這種情況中獲得贏面,機率很小。

而真正的老手,深諳價值之道,自己的資產永遠只會放在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上。

樓市的價值主要取決於城市,畢竟樓市只是一個城市的附庸。

城市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影響房價。

一個城市經濟發展形勢決定了是否能吸引更多年輕勞動力的流入,而年輕勞動力作為樓市剛需的主力,是支撐一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基礎。

而大城市的生活服務,也越來越依賴外來人口。

外來人口的數量和質量,直接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房價潛力。在判斷某城樓市是否值得買入時,現在人口流動的大數據就是一個清晰的參考依據。

舉個簡單的例子, 從同級別的省會城市房價來看,東北地區的瀋陽、長春和哈爾濱與長三角地區的南京、杭州相比。

雖然都是省會城市,但卻因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滯後,人口外流嚴重,導致東北地區省會城市的房價和長三角甚至是部分中部地區省會城市的房價相比,每平米相差甚多。

其次,外部資源的注入也是城市房價支撐的關鍵。

一個城市的樓價還取決於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政治資源(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產業結構(高收入人口的比重)等等。

像大型交通路網,大型企業的入駐,都會在短期內提高房價。

比如 京津冀“大七環”、首都第二國際機場、京張高鐵、京沈高鐵的修建,讓環北京城市在短期內房價有了一定的提升。

隨著這些交通線路的運行,這些城市不僅僅房價會上升,城市的經濟和人口規模也會有更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 一些曾經無比低調但產業發展卻很不錯的城市(如長沙),其價值並不會因為“不出名”而淹沒,相反,天長日久,總會發現他的好處,而這樣的地方,現在也是值得下手的。

所以我們只有穿過價格看到價值,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潛力100城,盯緊城市群

前幾天,第九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在深圳舉行,併發布了《中國城市投資價值與地產企業佈局趨勢》白皮書。

白皮書的評價模型是“市場容量與增值潛能兩大維度評價城市潛力”。

通過對中國內地298個地級以上城市開發投資吸引力進行評價後,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100個城市入圍“2019年中國地級以上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百強”。

"

現在的樓市已經明顯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按照今年上半年樓市的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都繼續保持去年的平穩走勢,再加上樓市調控政策已經明顯的深入到了三四線城市, 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的穩定期。

而在樓市穩定期,很多城市的樓市底色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曾經虛漲的都降了下來,那些炒作概念的也都逐漸偃旗息鼓,反而是 那些不間斷髮展實業,經濟支撐良好的城市,不用費盡心思調控維穩。

而未來,穩定將成為常態,在這種情況下,樓市的走向只能依託於自身實力。

價值&價格

在股市,有一個心理學概念,大家更趨向於買熱點股而非價值股,比如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 5G 、人工智能等等,雖然很多時候,這些股票並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但就算只有名字跟 5G 搭上一點邊,都會迅速攀高。

這在前幾年的新一線概念中也不例外, 開發商和炒房者是這些概念的真正受益者,而普通購房者,只能用自己的金錢和時間去慢慢消化這一切,最後概念何時兌換卻只能靠天意。

但這樣真的是合理的嗎?

短期靠概念確實沒錯,但普通人往往只是概念的追隨者,並不是製造者和大莊家,想要在這種情況中獲得贏面,機率很小。

而真正的老手,深諳價值之道,自己的資產永遠只會放在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上。

樓市的價值主要取決於城市,畢竟樓市只是一個城市的附庸。

城市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影響房價。

一個城市經濟發展形勢決定了是否能吸引更多年輕勞動力的流入,而年輕勞動力作為樓市剛需的主力,是支撐一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基礎。

而大城市的生活服務,也越來越依賴外來人口。

外來人口的數量和質量,直接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房價潛力。在判斷某城樓市是否值得買入時,現在人口流動的大數據就是一個清晰的參考依據。

舉個簡單的例子, 從同級別的省會城市房價來看,東北地區的瀋陽、長春和哈爾濱與長三角地區的南京、杭州相比。

雖然都是省會城市,但卻因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滯後,人口外流嚴重,導致東北地區省會城市的房價和長三角甚至是部分中部地區省會城市的房價相比,每平米相差甚多。

其次,外部資源的注入也是城市房價支撐的關鍵。

一個城市的樓價還取決於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政治資源(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產業結構(高收入人口的比重)等等。

像大型交通路網,大型企業的入駐,都會在短期內提高房價。

比如 京津冀“大七環”、首都第二國際機場、京張高鐵、京沈高鐵的修建,讓環北京城市在短期內房價有了一定的提升。

隨著這些交通線路的運行,這些城市不僅僅房價會上升,城市的經濟和人口規模也會有更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 一些曾經無比低調但產業發展卻很不錯的城市(如長沙),其價值並不會因為“不出名”而淹沒,相反,天長日久,總會發現他的好處,而這樣的地方,現在也是值得下手的。

所以我們只有穿過價格看到價值,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潛力100城,盯緊城市群

前幾天,第九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在深圳舉行,併發布了《中國城市投資價值與地產企業佈局趨勢》白皮書。

白皮書的評價模型是“市場容量與增值潛能兩大維度評價城市潛力”。

通過對中國內地298個地級以上城市開發投資吸引力進行評價後,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100個城市入圍“2019年中國地級以上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百強”。

未來最具潛力100城,可別錯過

排在前面的一線和新一線小笙就不做過多解讀了,重點需要說的是城市群周邊城市。

吸引力排名前20的城市中,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上榜的城市就很多,分別有6個和4個城市入圍,可見其圍繞的核心城市地位的穩固。

此外,城市群內普通地級市如 嘉興、常州、紹興、南通、金華、佛山、東莞、珠海、惠州等城市受益於核心城市的人口、產業外溢和交通一體化,未來預期也不錯。

當然,單個的城市與城市群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國家戰略的疊加之下,未來中國城市群的發展格局越來越清晰: 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長江中游以及成渝五大城市群有望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也是國家大力扶持的區域。

而只有聚焦核心城市群,才能最大程度獲得城市發展紅利。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城市群的能量。

2018年,五大城市群以11%的國土面積創造了54%的經濟規模,商品房銷售面積佔比也達到了46%,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新房開發的核心區域。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長 三角城市群房地產市場規模最大,房地產開發投資額超過2.5萬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超2.5億平方米;

除此之外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熱度也較高,去年的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長17%至1.1萬億元。

買房子就是買預期,除了房地產本身的預期,還有對城市發展,宏觀經濟的預期。

這些大城市群有人口,有產業,經濟貢獻度高,而且房企樂於在這種地方建樓銷售,也樂於為這種地方做免費營銷,所以其未來也不容小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