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保理成為現代經濟增長新動力

經濟 金融 銀行 創業 凱邦泰集團 2019-07-05

商業保理成為現代經濟增長新動力


當今社會很多企業應收賬款規模不斷攀升,賬期不斷拉長,國家提出“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盤活企業被供應鏈下游佔用的大部分資金,緩解其生存發展的資金壓力。商業保理是應收賬款融資的重要內容,具有逆週期特點,有利於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在新常態下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商業保理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的重大國策,已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新動力。商業保理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全面防控應收賬款相關風險,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以傳統銀行貸款為主的金融體系和金融產品的“短板”,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

1、降成本。融資成本是企業總體成本的很重要部分,融資門檻和成本對企業生存發展來說非常重要。保理融資基於買賣雙方信用以及基礎交易形成的應收賬款質量,因此商業保可以憑藉很全面的數據判斷融資風險,能夠精準識別風險,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風險定價,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補短板。商業保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彌補了我國以傳統銀行貸款為主的金融體系和金融產品的侷限性,在各融資要素上都切合企業需要。

3、防風險。商業保理能夠有效幫助企業防控財務、金融和業務風險。一是提供全面服務,綜合防控應收賬款風險。二是為企業規避流動性風險。三是有效降低國際貿易風險。

企業尤為需要商業保理服務

新常態經濟在長週期內處於增長較緩的狀態,這在微觀層面對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在此情況下企業尤為需要商業保理服務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一是產能過剩使得市場競爭加劇,企業賒銷比例加大、賬期延長,企業應收賬款規模越來越大,企業需要保理服務加快回收應收賬款,使財務狀況更為穩健、企業效益進一步提升。

二是債務風險增大,企業需要保理服務分擔和幫助管理應收賬款風險。

三是銀行信貸收緊,一部分相對弱勢又急缺資金的主體被擠出銀行信貸市場,這些企業大部分是小微企業,急需得到包括保理服務在內的更多融資渠道的支持。

保理產業未來三大趨勢值得

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實現錯位競爭與相互補充

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有著不同的要素稟賦和特長優勢,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市場戰略和定位。從銀行保理來看,商業銀行的授信體系和風控要求決定了銀行的企業客戶主要是相對優質的大中型企業。在保理業務中,銀行對賣方應收賬款質量、買方付款能力和應收賬款轉讓通知確認的要求都比較高。為了進一步確保信貸資產的安全,銀行保理目前仍以有追索權業務為主。

“互聯網+”時代的保理進化升級

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能量噴薄而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技術變革引領著歷史車輪前進的方向。“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將互聯網和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它包含了兩方面:一是傳統行業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進行自我變革;二是互聯網與各行各業融合,產生新的業態。因此,“互聯網+”不僅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也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契機。

保理資產證券化

保理資產證券化,即保理商將保理項下應收賬款資產打包出售給發行人,由其將資產進行分類、增信,在金融市場上發行,成為可流通的有價證券的一種融資手段。根據應收賬款到期所產生的現金流情況,保理資產證券化可以設計為還本型、循環型。

針對融資期限較短,賬期較難統一的應收賬款,則可採取循環型。在資產證券化產品尚未到期時,用應收賬款回款產生的現金流購買新的應收賬款資產,循環往復以保持證券化產品存續期間的利息收益。進入還本期時,將獲得的應收賬款回款現金流用於償還投資人。

藉助保理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保理商可以取得幾大突破:通過自身風控措施提高資產標的的信用等級;打包出售資產,實現與收益損失的隔離,成為名副其實的表外業務;獲取融資以增強資產流動性,美化資產負債表;減少應收賬款類融資的資本佔用,有效分散轉移風險;推動保理商由資產持有型向金融交易型轉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