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知識】中共十八大

【黨史知識】中共十八大【黨史知識】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八大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中央確定,黨的十八大代表名額共227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

胡錦濤向大會作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黨史知識】中共十八大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一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十八大鮮明主題,奮力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十八大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了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鮮明主題。

要牢牢把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佈局、總任務和基本要求,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實現途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行動指南,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個根本保障,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二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增強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堅定性。十八大報告全面總結十六大以來的實踐歷程和重大成就,概括了黨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

要緊密聯繫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充分認識十六大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提高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充分認識把中央精神和省、市、區實際緊密結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是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途徑,全面增強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信心和決心。

三要深刻領會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十八大報告和《黨章》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科學發展現的歷史地位,並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現提出了明確要求。 我們要充分認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義,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基本要求,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行動。

四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要求,為推進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十八大報告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五個方面新要求,對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作出了新部署,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現代化建設中繼續走在前列,順應了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新期待。

五要深刻領會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開創各項工作發展新局面。 十八大報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由“四位一體”拓展為“五位一體”,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和拓展。要全面把握“五大建設”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關係,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紮實推進文化建設,積極保障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管理,大力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努力增創科學發展新優勢。

六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艱鉅任務,全面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十八大報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主線,對以改革創新精神抓好黨的建設提出了八個方面的新舉措。

要著眼應對“四個考驗”、防止“四個危險”,始終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著力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識別圖中

二維碼

我在這裡等你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