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部長:別讓中國背鍋了,是美國自己出了問題

美國前部長:別讓中國背鍋了,是美國自己出了問題

文 |Robert Reich前美國勞工部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公共政策教授

中國領導人是不會同意改變中國的經濟制度的。他憑什麼要改變呢?

美國經濟體系的重點是讓股東回報最大化。它也在實現這一目標:週五,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但去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四十年來,美國普通民眾的收入並沒有顯著增長。

相比之下,中國的經濟體系則聚焦於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它也在實現這一目標:四十年前,中國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今天,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工業和數家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在過去的四十年裡,數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

這兩個體系有本質不同。

美國經濟制度的核心是500家大公司,這些公司總部設在美國,但是製造,採購和銷售分佈世界各地。它們的僱員中有超過一半的人不是美國人,也不在美國工作。有三分之一的股東不是美國人。

這些大公司對美國並沒有特別的忠誠。它們只對股東們效忠和負責。

他們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去提高他們的股價—包括降低工資,打擊工會,把正式僱員轉化為沒有編制的合同工, 將零件外包給世界各地最便宜的地方,將利潤轉移到世界各地稅收最低的地方,並且給他們的頂級CEO開出荒唐的高薪。

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的核心是國有企業。他們可以以人為壓低的利率從國有銀行借款。這些國有企業平衡著中國經濟的起伏漲落,在私營企業不願意這樣做的時候,他們付出更多的錢來達此目的。

它們也是經濟增長的引擎,創造中國繁榮所需的資本密集型投資,包括對尖端技術的投資。

中國的頂層規劃者和國有企業可以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改善人民的福祉,並且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體。

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GDP)平均每年增長9%,近幾年增速放緩。美國的關稅打擊可能讓其增速降至6%或7%,但是這一速度仍舊快於世界上幾乎任何其他經濟體,包括美國。

美國的經濟體系用稅收,補貼和法規來引導公司為公眾的利益行事。但是相對於股東利益最大化這一企業首要目標而言,這些手段被證明是收效甚微的。

例如,美國最大的僱主沃爾瑪上週宣佈裁員570人。儘管它受惠於特朗普和共和黨的企業減稅措施,得以將超過20億美元收入囊中。去年該公司關閉了數十家山姆會員店,導致數千名美國人失業。

與此同時,沃爾瑪投入了超過200億美元回購自己的股份,這增加了沃爾瑪高管的薪酬,且讓富有的投資者獲益更多,但對美國經濟沒有任何好處。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是一家跨國公司,並不排斥用賄賂外國官員的手段來達到目的。週四,它同意支付2.82億美元來解決聯邦政府對其海外腐敗的指控,包括向巴西一名被稱為“女巫”的中間人提供超過50萬美元,讓她“搞定”建設許可證的問題。

在整個美國經濟中,特朗普的減稅對增加就業和提升工資沒有多大作用,但對公司高管和大投資人來說卻好處多多。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稱,公司並沒有將減免下的錢再投資其業務,而是用於回購股票。

可是,等等。美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嗎?

是的,但大多數美國人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很小甚至沒有。這就是特朗普的減稅對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好處的原因。

這是普林斯頓大學馬丁·吉倫斯(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學的本傑明·佩奇(Benjamin Page )的結論。他們分析了國會討論過的1799個政策問題,發現美國普通人的偏好對美國公共政策的影響似乎微不足道,幾乎為零,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相反,美國立法者響應的是富有的個人(通常是大公司高管和華爾街巨頭)和大公司的需求。這些大公司具有最強的遊說能力,並且財力雄厚,可以為競選提供資金。

不要責怪美國企業,他們的生意是為了賺取利潤並讓股價最大化,而不是為美國服務。

但是,由於它們在美國政治中的主導地位和它們對股價而不是美國人的福祉負責,想指望它們創造良好的美國就業機會或者提高美國的競爭力,那就太天真了。

我不是說我們要效仿中國的經濟制度,我是在建議我們不要對美國的經濟體系沾沾自喜。

我們應該減少美國大公司對美國政治的支配,而不是試圖讓中國改變。

中國並不是超半數的美國人四十年來沒有加薪的原因,一個簡單的事實是,美國人無法在一個主要由美國大型企業運作的體系中茁壯成長,這些大公司旨在增加它們的股價而不是造福美國人。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項建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