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中國GDP增速遠超美國 為何股市走勢遠遜於美國?

經濟 投資 金融 美國 證券時報 2017-05-23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5月21日訊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20日在其微信公眾號(ID:lixunlei)發表研究觀點認為,儘管今年前四個月,我國經濟增速上行趨勢明顯,且大部分經濟數據由弱轉強,但股市的表現卻非常不給力。這恐怕與市場一致預期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成為全年高點有關,也和大家預期金融監管趨嚴相關。從歷史來看,中國股市走勢與經濟走勢的關聯度不大:儘管中國的GDP增速遠超美國,但股市走勢卻遠遜於美國,原因何在呢?恐怕與經濟轉型遲緩、企業盈利能力偏弱有關。

這些年來,中國經濟增速一直處在下行過程中。多個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步入中速增長的分界嶺是2010年。2010年,不僅是中國GDP增速的拐點,同時還是大宗商品價格的峰值、中國新增農民工數量或城鎮化率增速的歷史最高點,也是中國第二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最高的一年,達到57.4%,如今已經降至39.8%。

經濟轉型的跡象有很多,不妨用發電量和GDP這兩個數據為例來看:2002年,中國的發電量和GDP都是印度的2.8倍;之後,中國發電量的增速很高,2007年達到印度的4.1倍, 但GDP仍是印度的2.8倍;2015年,中國的發電量是印度的4.5倍,GDP是印度的5.3倍。以上數據表明,中國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後,能耗相對GDP而言在減少,而印度仍處在工業化階段。

這意味著中國經濟也是從2011年開始出現明顯轉型的,即第三產業比重開始上升,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的佔比提高,與此同時,傳統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嚴峻,僵死企業數量大增。面對這些問題,一種做法是繼續加大基建投資,以消化過剩產能,同時給僵死企業給予優惠融資;另一種做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前一種做法可能實現經濟穩增長,甚至短期回升,後一種做法則要承受經濟下行壓力,但有利於經濟轉型。

從2011年以後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來看,顯然是傾向於後一種做法,但從實際操作的情況看,很多部委或地方都採取了前一種做法,導致產能過剩情況越來越嚴峻,槓桿水平越來越高,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越來越大,這也是當前為何要加強金融監管的邏輯所在。

就目前而言,即便是6.7%的GDP實際增速,恐怕也高於潛在增速。就德國、日本和韓國這三個全球製造業大國的情況來看,當它們的經濟步入中速增長階段後,實際GDP增速幾乎要比高增長期低了一半左右,德國從7.9%降至3.1%,日本從9.4%降至3.7%,韓國從8%降至4.6%。由此推斷,中國潛在GDP增速應該在6%以下。

為何中國的潛在GDP增速應該低於6%呢?除了上段所舉的“減半增長”案例外,還得回到“人口”這一決定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最核心因素上。中國大陸及港臺地區、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都屬於受儒家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和地區,也幾乎都是從二戰後推倒重建的,但如今,除中國大陸之外都已躋身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行列。中國為何就落後了呢?前期主要是受計劃經濟時代的拖累,後期則是受計劃生育政策的滯後反應——今後人口老齡化速度會加快,這也是通常所說的“未富先老”現象。

投資拉動經濟的做法使得經濟實際增速超過潛在增速,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GDP只是一個流量概念,累積下來的GDP並不能完全形成社會財富,比如,馬路重複的挖填並不能有效增加社會財富,卻可以增加GDP規模和貨幣規模,同時又妨礙了經濟轉型。對於那些並不把GDP作為奮鬥目標,且已成功步入高收入經濟體的國家或地區而言,它們的經濟轉型過程就相對順利,儘管期間都經歷過GDP的負增長。

所以,若刻意去平滑GDP增長曲線的時候,就難以同時平滑股指的上漲曲線,因為前者是數量或流量指標,後者是質量指標。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