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關稅暫緩背後的考量與博弈'

"

8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告稱,將3000億清單中部分商品加徵關稅的時間從9月1日推遲至12月15日。市場將此解讀為中美關係有望重新走向緩和的信號,黃金等避險資產大跌,美股和人民幣匯率普漲。

從暫緩加徵關稅的產品範圍和時間選擇分析,可以看出經濟因素是特朗普這一決定的首要考量。根據筆者的計算,暫緩關稅的商品體現出三大特點:一是體量龐大,2018年美國相關產品自華進口金額達到1612億美元,佔3000億清單同期進口的58%;二是對華依賴度極高,美國暫緩加徵關稅商品的進口87%來自中國,筆記本電腦甚至超過90%,而未暫緩徵稅商品對華依賴度只有25%;三是終端消費品佔比高,單是手機、筆記本、玩具三項就達到926億美元。這三點也證明中美貿易關係依然十分緊密,特朗普現階段很難在不傷及美國經濟的情況下繼續揮舞關稅大棒。

美國每年9月至12月迎來零售消費高峰,先後伴隨開學返校季、“黑五”和聖誕購物季,對服裝配飾和電子產品的需求集中釋放。如果特朗普如期自9月1日起對3000億清單徵收10%關稅,在進口高度依賴中國、別國難以迅速替代的情況下,10%的新增關稅成本將由進口企業和消費者共同承擔,對企業盈利和消費信心構成直接壓力。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選擇12月15日作為起徵時點,正是因為屆時購物季已經進入尾聲,對消費者影響較為輕微。

關稅對通脹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貿易戰爆發以來,傢俱等受關稅影響較大行業的CPI和PPI漲幅超出受影響較輕的部門。全面關稅可能使通脹上行的趨勢蔓延至整體經濟,延緩美聯儲的寬鬆進程,這是熱衷於縮減貿易逆差和搞貨幣競爭性貶值的特朗普所不希望看到的。

從政治的角度看,暫緩關稅無疑進一步體現了特朗普對中美達成協議的急切訴求。在筆者看來,8月以來中美關係的反覆,是今年年中兩國博弈的重演。隨著2020年大選漸行漸近,穩定經濟、穩固票倉是特朗普急於推進談判、甚至不惜動用 “極限施壓”的主要動機。結合各方表態看,中美近幾輪磋商圍繞農產品採購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激烈的交鋒,原因便是特朗普希望中國儘快敲定從美國進口大量農產品,幫助因貿易戰和惡劣天氣而損失慘重的美國農業州農民走出困境,鞏固自己的支持率。然而,中國基於自身的需求和成本考量,對大規模購買美國農產品一事始終持謹慎態度,成為8月初特朗普突然宣佈對3000億清單徵稅的導火索。

當然,就貿易談判而言,美國自身遠非鐵板一塊,國內各方立場和動機各不相同。如果說特朗普現階段尋求談判是以大選導向的話,那麼萊特希澤等鷹派談判者則希望借經貿協議遏制中國的產業升級,而不論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從意識形態立場出發希望顛覆中國的議員也是大有人在。反之,面對投資放緩、動能減弱的美國經濟前景,在華經濟利益巨大的美國商界不希望兩國走向徹底對立。因此,儘管市場上有不少觀點認為中方繼續談判的意願已經不大,但磋商的大門仍然敞開。加大開放、促進知識產權保護、競爭中性等重點與其說是應對貿易談判的需要,倒不如說是中國“走好自己的路”的關鍵步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