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 科技強則國家強

——四論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光明日報評論員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考察。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在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改造、技術進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

在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發力點。要強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真正把企業、科研單位特別是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讓他們既有科技創新的成就感,又有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的獲得感。

在駐晉部隊某基地視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胸懷航天強國夢想,強化使命擔當,加強技術創新和實踐創造,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次次指示,凸顯了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也重申了一個歷史早已昭示的真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古代中國擁有改變人類發展進程的四大發明,然而在近代卻遭遇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中國發生”的李約瑟難題,科技弱、國家窮、百姓困,這是歷史的深刻教訓。

百年之間,天翻地覆。如今,“復興號”動車組一騎絕塵,“墨子號”量子衛星上天,“蛟龍號”載人深潛器下海,移動支付快速普及讓“拿著一部手機可以走遍中國”成為可能……大至九天攬月、五洋捉鱉,小至柴米油鹽、市井巷陌,中國科技創新的高度與縱深、體量與精度,徹底扭轉了近代中國科技的下行曲線,一遍遍在世界舞臺刷新中國高度。

民族命運之所以迎來轉機,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使得中國科技呈現了脫胎換骨的全新面貌。在黨的領導下,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懈努力,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發展戰略,形成了學科齊全的科研體系,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一些重要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並行、領跑階段,正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中國科技正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

前景光明,但不可麻痺大意。對現實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當前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我們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讓更多的科技成果競相湧流,讓中國科技蓄積起衝擊人類科技高峰的渾厚力量。

高爾基說:“科學家的成果是全人類的財產,而科學是最無私的領域。”這句話,道出了科學研究的博大境界與深遠意義。所以說,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讓我們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讓中國這艘航船,向著世界科技強國不斷前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向著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27日 01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