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平陽經濟實現大跨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陽縣經濟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不僅在經濟總量、居民收入、居民消費水平等方面得到快速提升,也從農業經濟為主逐漸轉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當前,平陽縣經濟業態豐富、產業集聚,發展後勁十足,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經濟總量持續邁上新臺階。1981年平陽地區生產總值1.8505億元,2005年平陽地區生產總值超百億、達到105.82億元,2018年平陽地區生產總值460.17億元。

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長。1992年農民家庭每人現金收入突破千元大關;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21元;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0元。

居民消費水平顯著提升。1993年農民家庭平均每人總支出突破千元大關;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突破萬元大關,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127元;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突破萬元大關,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248元。

“新中國成立之初,平陽還是一個農業縣。1949年農業產值佔全縣生產總值的85.27%,1980年農業產值佔總產值的58.1%,農業仍佔據主導地位。”縣統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50年代初到改革開放前,全縣經濟結構中,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三者之間的比例總的是兩頭好,中間反覆“折騰”。

在工業經濟方面,1981年分縣後,平陽縣壓縮基本建設規模,重點進行技術改造,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抓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工業生產有較大的發展。鄉鎮企業崛起,成為全縣經濟的主體,初步形成了與傳統工藝技術相吻合、富有地區特色的加工工業體系,專業市場蓬勃發展,區位優勢初步得到發揮,經濟得到持續增長。1985年,平陽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2020萬元,分縣後平均年遞增14.5%;國民收入25499萬元,分縣後平均年遞增14.3%,國民人均收入355元。同時,個體工商業從1981年的3004戶、從業人員3042人,發展到1988年的9341戶、從業人員12893人。

在服務業經濟方面,近年來,平陽縣深入實施“服務業興縣”戰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2018年全縣完成服務業增加值263.99億元,同比增長10.3%,佔全縣GDP比重達57.4%,服務業逐漸成為全縣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2018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460.1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16.92億元、第二產業179.25億元、第三產業263.99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611元。2018年末,全縣有在冊市場主體9.05萬戶。

計劃經濟時期,人們追求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三大件”;改革開放初期的“三大件”,升級為洗衣機、彩電、電冰箱;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移動電話、空調等現代化的耐用消費品走進千家萬戶。如今,空氣淨化器、健身器材、智能家電等高端耐用消費品也開始進入普通百姓家中,這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居民消費結構改變。“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也就敢消費了。”該負責人說,老百姓基本改變了以吃穿等生存資料為主的格局,逐漸追求品類齊全、品質升級、品味提升的消費產品。如今,旅遊、教育、文化、養老等成為新消費熱點,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更加豐富。“此外,老百姓在住房上實現了普遍‘蝸居’到基本適居的跨越。”該負責人介紹,計劃經濟時期乃至改革開放初期,住房大多是平房等。如今,一些市民都住上了高樓大廈,各項生活服務設施都應有盡有,居住條件明顯改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