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丨習近平“一帶一路”主旨演講為何收穫27次掌聲?

經濟 高峰 何亞非 時政 央視新聞 2017-05-16

今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演講全文點這裡《“一帶一路”要建成一條什麼路?》)

在習主席演講過程中,根據粗略統計,全場響起了27次掌聲。

解讀丨習近平“一帶一路”主旨演講為何收穫27次掌聲?

27次掌聲——給成果 給目標 給未來

27次掌聲主要出現在以下三部分:

  • 梳理過去共識和一些早期收穫時,比如講到各方通過政策對接,實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為有關國家創造18萬個就業崗位的時候,大家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掌聲比較密集。

  • 習主席講到“一帶一路”未來要建成一條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時,收穫了無數掌聲。

  • 中國未來怎麼辦?比如講到中國將繼續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投入,包括資金上、保障機制上的支持以及如何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機會,也獲得不少掌聲。

掌聲背後反映出世界對中國有何期待?習主席的講話對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來看專家解讀。

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 何亞非:中國為新的全球化提供指導思想

習主席的講話,從現實、歷史兩個維度給出了中國對今後世界發展方向的看法,特別是對全球治理觀念提出了創新的看法。“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這就是中國為新的全球化給出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針對全球治理有一系列新的思想——從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到中國更加重視多邊主義、支持G20成為全球治理的首要平臺,再到提出全球夥伴關係,也就是說大家是夥伴關係而不是相互對抗的軍事同盟,以及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今天的講話可以深切地體會到,習主席對全球治理的思想已成形,已經形成了一個系列,對今後世界的發展、對全球化下一步怎麼走,給出了明晰的答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阮宗澤:弘揚絲路精神 走和平共贏之路

習主席的講話,從古到今,從中國到世界,帶領我們走了一次縱貫2000多年穿越時空隧道的旅程。回到今天,我們應該怎麼辦?習主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想,首先就是要弘揚絲路精神。

什麼是絲路精神? 2000多年來,歷史上形成了一箇中外交往的絲路精神,習主席把它提煉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今天,這樣的精神會更加閃光。

習主席為今後“絲綢之路”的發展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比如,它必須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他講到和平之路時,收穫了好多次掌聲。因為過去都是“零和博弈”“你輸我贏”,但是現在我們要強調的是“和平、合作、共贏”。兩種觀念思想的對比,更加映襯出“絲綢之路”的內涵之所在。

解讀丨習近平“一帶一路”主旨演講為何收穫27次掌聲?

△習近平同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代表們合影

央視特約評論員 楊禹:

“一帶一路”給我們的觀感,就是一個“實”字

習主席的講話回答了三個關鍵問題:

第一,回答了今年1月在達沃斯論壇他自己做出的一個深刻發問——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習主席今天的講話不僅回答了“一帶一路”要怎麼辦,某種意義上講,他給大家提出的一些理念和啟發是基於推動全球治理怎麼辦的。這個回答不僅是理念上的,而且“一帶一路”豐富的實踐也做了支撐。

第二,回答了“一帶一路”的倡議為什麼這麼有凝聚力。習主席對“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這16個字的絲路精神做了系統闡述。這種凝聚力就是從這裡來的。

第三,回答了大家怎麼一起努力,把“一帶一路”的建設繼續推向前進。習主席提出了五條道路的說法——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非常打動人。他也講到了中國在推進這五條道路成型的過程中,中國會做什麼。中國要做的不僅是投入錢,也投入機制,更重要的是投入一種理念。這種理念是形成這種凝聚力的關鍵。

習主席的講話落腳在了文明之路上,大家一起努力攜手構建這條文明之路。絲路嶄新的文明,如果提升到文明這個高度,它就具有長久的吸引力。

解讀丨習近平“一帶一路”主旨演講為何收穫27次掌聲?

聆聽習主席的講話,我們不妨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一帶一路”這樣的倡議會出現在今天這樣一個歷史時刻?為什麼說它來得正是時候?

第二,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是中國,是今天的中國?

第三,為什麼“一帶一路”能夠贏得這麼多的同行者?

第四,為什麼大家普遍有這樣一個共識——“一帶一路”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大家都能從它的前進當中受益?

中國正在邁向一個新的開放格局,這個開放格局基於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在這個格局當中,中國從融入變成了推動,甚至帶有倡導性的推動新的開放格局又正好趕上了全球經濟面對的三大問題——發展是失衡的、治理是滯後的,新的動力不足。

“一帶一路”在這三個問題上都有針對性的回答。

世界發展有失衡,那麼“一帶一路”特別強調關注弱者,去彌補這種失衡。

世界的治理,特別是經濟治理有點滯後,那麼“一帶一路”補充完善了現有機制,同時還提供一些創新型的機制。

世界發展缺少新的動能,那麼,這幾天圍繞論壇我們看到了多少生動的故事,來展現它對新動力的引導。

這是“一帶一路”這四個字背後所蘊藏的凝聚力。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一帶一路”給我們的觀感,就是實。“實”字包括了理念當中的實事求是,包括“一帶一路”構想當中的脫虛向實,包括了具體操作當中的實實在在。這很好地體現了中國人的實踐哲學、行動哲學——咱們一切要幹出來。

“一帶一路”不是從課本上摘抄下來,不是在理論的教科書上早就寫好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是中國人基於自己的治理經驗,同時面對世界的難題和大家共同的困惑,提出來的一個命題,並且把它付諸了實踐。

有了這個“實”字,我們所說的“大合唱”就唱起來了。這個大合唱不僅是大家都在發聲,而且還分出不同的聲部,最後還能夠共享這個歌聲。

央視新聞移動網(www.newscctv.net)已經開啟48小時不間斷直播,直擊高峰論壇各項活動,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