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濟南國際機場位於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位於大清河東岸(1855年黃河改道侵佔了大清河的河道)、小清河北岸(濟南市區眾泉匯流而成小清河,與黃河幾乎平行東流至東營入渤海)。濟南機場因此而得名,不能因為名字怪就不叫這個名,這可是國際慣例。飛機場佔了誰的地,就要用人家這個地名,雖然是國家的戰略和規劃,但7200畝的土地不能白佔,140分貝的噪音不能白忍,隨時潛在的危險不能白受,這麼解釋的話,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比較接地氣的機場還有:瀋陽桃仙機場(桃仙屯兒)、威海大水泊機場(大水泊鎮)、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地窩堡鄉)等等

"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濟南國際機場位於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位於大清河東岸(1855年黃河改道侵佔了大清河的河道)、小清河北岸(濟南市區眾泉匯流而成小清河,與黃河幾乎平行東流至東營入渤海)。濟南機場因此而得名,不能因為名字怪就不叫這個名,這可是國際慣例。飛機場佔了誰的地,就要用人家這個地名,雖然是國家的戰略和規劃,但7200畝的土地不能白佔,140分貝的噪音不能白忍,隨時潛在的危險不能白受,這麼解釋的話,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比較接地氣的機場還有:瀋陽桃仙機場(桃仙屯兒)、威海大水泊機場(大水泊鎮)、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地窩堡鄉)等等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遙牆鎮的四鳳閘村,是南宋抗金英雄兼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老家,在濟南國際機場以南6公里處的一個小村。濟南國際機場冠以“遙牆”之名並不辱沒其名,這可不是一般的牆,而是一段有歷史有典故的牆。

"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濟南國際機場位於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位於大清河東岸(1855年黃河改道侵佔了大清河的河道)、小清河北岸(濟南市區眾泉匯流而成小清河,與黃河幾乎平行東流至東營入渤海)。濟南機場因此而得名,不能因為名字怪就不叫這個名,這可是國際慣例。飛機場佔了誰的地,就要用人家這個地名,雖然是國家的戰略和規劃,但7200畝的土地不能白佔,140分貝的噪音不能白忍,隨時潛在的危險不能白受,這麼解釋的話,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比較接地氣的機場還有:瀋陽桃仙機場(桃仙屯兒)、威海大水泊機場(大水泊鎮)、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地窩堡鄉)等等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遙牆鎮的四鳳閘村,是南宋抗金英雄兼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老家,在濟南國際機場以南6公里處的一個小村。濟南國際機場冠以“遙牆”之名並不辱沒其名,這可不是一般的牆,而是一段有歷史有典故的牆。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唐朝之前遙牆原名叫“高固君”。高固,姜姓,呂氏,是姜太公的第15世孫,世襲齊國上卿,是高姓始祖公子高的第五代孫,食邑濟南歷城區的華山和遙牆附近。而公子高是姜太公十世孫,是春秋時期齊文公姜赤之子、齊成公姜脫的弟弟。齊文公死後,公子高決定辭官退隱,齊成公將高邑(今河南省禹縣)封為他的食邑。公子高的孫子高傒,也就是遙牆高固的爺爺,因迎立齊桓公姜小白有功拜為齊國上卿,齊桓公把盧邑(今濟南長清區)封為他的食邑,並世代世襲上卿。以下為高姓家譜世系(部分):公子高—公孫癸受—高敬仲(高傒)—高莊子(高虎)—高傾子—高固(高宣子)—高無咎—高弱—高厚—高止—高豎 —高武子(高偃)—高昭子(高張)—高無丕

唐朝後期改“高固君”為“遙牆”。據傳在唐朝藩鎮割據,時局紛亂的後期,亂兵進攻濟南到此地,忽然大風驟起,風沙滿天,“遙望形似一堵牆”。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保佑此地不受侵襲,後來就把“高固君”改名為“遙牆”,北宋南渡、金兵南侵佔據山東期間,遙牆開始建鎮並延續至今。

辛棄疾故里的遙牆鎮四風閘村,位於遙牆鎮政府駐地的東南方向5公里處,小清河支流趙王河的西岸,1998年曆城區政府在小村南面建起了“辛棄疾紀念館”。辛棄疾少懷壯志,才華出眾,22歲在家鄉聚義抗金。起義後,辛棄疾離家南歸,辛家因為擔心辛棄疾抗金受牽連,後人便遷到泰山附近,從此四風閘村便沒有辛家人至今。辛棄疾義勇雙全,曾單騎追殺叛軍,夜闖敵營生擒逆賊張安國,時年23歲,盡顯齊魯英雄本色,南宋朝野為之震動。

"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濟南國際機場位於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位於大清河東岸(1855年黃河改道侵佔了大清河的河道)、小清河北岸(濟南市區眾泉匯流而成小清河,與黃河幾乎平行東流至東營入渤海)。濟南機場因此而得名,不能因為名字怪就不叫這個名,這可是國際慣例。飛機場佔了誰的地,就要用人家這個地名,雖然是國家的戰略和規劃,但7200畝的土地不能白佔,140分貝的噪音不能白忍,隨時潛在的危險不能白受,這麼解釋的話,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比較接地氣的機場還有:瀋陽桃仙機場(桃仙屯兒)、威海大水泊機場(大水泊鎮)、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地窩堡鄉)等等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遙牆鎮的四鳳閘村,是南宋抗金英雄兼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老家,在濟南國際機場以南6公里處的一個小村。濟南國際機場冠以“遙牆”之名並不辱沒其名,這可不是一般的牆,而是一段有歷史有典故的牆。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唐朝之前遙牆原名叫“高固君”。高固,姜姓,呂氏,是姜太公的第15世孫,世襲齊國上卿,是高姓始祖公子高的第五代孫,食邑濟南歷城區的華山和遙牆附近。而公子高是姜太公十世孫,是春秋時期齊文公姜赤之子、齊成公姜脫的弟弟。齊文公死後,公子高決定辭官退隱,齊成公將高邑(今河南省禹縣)封為他的食邑。公子高的孫子高傒,也就是遙牆高固的爺爺,因迎立齊桓公姜小白有功拜為齊國上卿,齊桓公把盧邑(今濟南長清區)封為他的食邑,並世代世襲上卿。以下為高姓家譜世系(部分):公子高—公孫癸受—高敬仲(高傒)—高莊子(高虎)—高傾子—高固(高宣子)—高無咎—高弱—高厚—高止—高豎 —高武子(高偃)—高昭子(高張)—高無丕

唐朝後期改“高固君”為“遙牆”。據傳在唐朝藩鎮割據,時局紛亂的後期,亂兵進攻濟南到此地,忽然大風驟起,風沙滿天,“遙望形似一堵牆”。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保佑此地不受侵襲,後來就把“高固君”改名為“遙牆”,北宋南渡、金兵南侵佔據山東期間,遙牆開始建鎮並延續至今。

辛棄疾故里的遙牆鎮四風閘村,位於遙牆鎮政府駐地的東南方向5公里處,小清河支流趙王河的西岸,1998年曆城區政府在小村南面建起了“辛棄疾紀念館”。辛棄疾少懷壯志,才華出眾,22歲在家鄉聚義抗金。起義後,辛棄疾離家南歸,辛家因為擔心辛棄疾抗金受牽連,後人便遷到泰山附近,從此四風閘村便沒有辛家人至今。辛棄疾義勇雙全,曾單騎追殺叛軍,夜闖敵營生擒逆賊張安國,時年23歲,盡顯齊魯英雄本色,南宋朝野為之震動。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他畢生夢寐以求的是抗金扶宋。公元1165年,他曾向宋孝宗上書《美芹十論》主張北伐,提出收復中原故土的十條建議,慷慨論述治軍大計。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又創制飛虎軍,以彈壓湖湘。因與南宋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屢遭誣陷,被彈劾落職,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野。南歸40多年,無奈居家賦閒20餘載,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但他不計個人得失,矢志匡扶,畢生不悔。他將滿腔報國之志化為詞章,寫下長短句六百餘首,堪稱千古絕唱。辛棄疾與蘇軾共創“豪放”先聲,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

公元1207年秋,當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但詔令到江西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不久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據說他臨終前手指北方大呼“殺賊!殺賊!”宋恭帝追贈辛棄疾為少師,諡號“忠敏”。

"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濟南國際機場位於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位於大清河東岸(1855年黃河改道侵佔了大清河的河道)、小清河北岸(濟南市區眾泉匯流而成小清河,與黃河幾乎平行東流至東營入渤海)。濟南機場因此而得名,不能因為名字怪就不叫這個名,這可是國際慣例。飛機場佔了誰的地,就要用人家這個地名,雖然是國家的戰略和規劃,但7200畝的土地不能白佔,140分貝的噪音不能白忍,隨時潛在的危險不能白受,這麼解釋的話,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比較接地氣的機場還有:瀋陽桃仙機場(桃仙屯兒)、威海大水泊機場(大水泊鎮)、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地窩堡鄉)等等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遙牆鎮的四鳳閘村,是南宋抗金英雄兼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老家,在濟南國際機場以南6公里處的一個小村。濟南國際機場冠以“遙牆”之名並不辱沒其名,這可不是一般的牆,而是一段有歷史有典故的牆。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唐朝之前遙牆原名叫“高固君”。高固,姜姓,呂氏,是姜太公的第15世孫,世襲齊國上卿,是高姓始祖公子高的第五代孫,食邑濟南歷城區的華山和遙牆附近。而公子高是姜太公十世孫,是春秋時期齊文公姜赤之子、齊成公姜脫的弟弟。齊文公死後,公子高決定辭官退隱,齊成公將高邑(今河南省禹縣)封為他的食邑。公子高的孫子高傒,也就是遙牆高固的爺爺,因迎立齊桓公姜小白有功拜為齊國上卿,齊桓公把盧邑(今濟南長清區)封為他的食邑,並世代世襲上卿。以下為高姓家譜世系(部分):公子高—公孫癸受—高敬仲(高傒)—高莊子(高虎)—高傾子—高固(高宣子)—高無咎—高弱—高厚—高止—高豎 —高武子(高偃)—高昭子(高張)—高無丕

唐朝後期改“高固君”為“遙牆”。據傳在唐朝藩鎮割據,時局紛亂的後期,亂兵進攻濟南到此地,忽然大風驟起,風沙滿天,“遙望形似一堵牆”。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保佑此地不受侵襲,後來就把“高固君”改名為“遙牆”,北宋南渡、金兵南侵佔據山東期間,遙牆開始建鎮並延續至今。

辛棄疾故里的遙牆鎮四風閘村,位於遙牆鎮政府駐地的東南方向5公里處,小清河支流趙王河的西岸,1998年曆城區政府在小村南面建起了“辛棄疾紀念館”。辛棄疾少懷壯志,才華出眾,22歲在家鄉聚義抗金。起義後,辛棄疾離家南歸,辛家因為擔心辛棄疾抗金受牽連,後人便遷到泰山附近,從此四風閘村便沒有辛家人至今。辛棄疾義勇雙全,曾單騎追殺叛軍,夜闖敵營生擒逆賊張安國,時年23歲,盡顯齊魯英雄本色,南宋朝野為之震動。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他畢生夢寐以求的是抗金扶宋。公元1165年,他曾向宋孝宗上書《美芹十論》主張北伐,提出收復中原故土的十條建議,慷慨論述治軍大計。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又創制飛虎軍,以彈壓湖湘。因與南宋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屢遭誣陷,被彈劾落職,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野。南歸40多年,無奈居家賦閒20餘載,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但他不計個人得失,矢志匡扶,畢生不悔。他將滿腔報國之志化為詞章,寫下長短句六百餘首,堪稱千古絕唱。辛棄疾與蘇軾共創“豪放”先聲,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

公元1207年秋,當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但詔令到江西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不久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據說他臨終前手指北方大呼“殺賊!殺賊!”宋恭帝追贈辛棄疾為少師,諡號“忠敏”。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當你再次在濟南遙牆機場從北向南起飛,或從南向北降落之時,從飛機舷窗向下望去,你就會看到辛棄疾的故鄉,一個叫四風閘村的小村。緊靠小村的南部,就是“辛棄疾紀念館”。下面這張圖片是這個村的衛星圖,以便於對歷史對詩詞有興趣的諸位辨認。

"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濟南國際機場位於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位於大清河東岸(1855年黃河改道侵佔了大清河的河道)、小清河北岸(濟南市區眾泉匯流而成小清河,與黃河幾乎平行東流至東營入渤海)。濟南機場因此而得名,不能因為名字怪就不叫這個名,這可是國際慣例。飛機場佔了誰的地,就要用人家這個地名,雖然是國家的戰略和規劃,但7200畝的土地不能白佔,140分貝的噪音不能白忍,隨時潛在的危險不能白受,這麼解釋的話,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比較接地氣的機場還有:瀋陽桃仙機場(桃仙屯兒)、威海大水泊機場(大水泊鎮)、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地窩堡鄉)等等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遙牆鎮的四鳳閘村,是南宋抗金英雄兼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老家,在濟南國際機場以南6公里處的一個小村。濟南國際機場冠以“遙牆”之名並不辱沒其名,這可不是一般的牆,而是一段有歷史有典故的牆。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唐朝之前遙牆原名叫“高固君”。高固,姜姓,呂氏,是姜太公的第15世孫,世襲齊國上卿,是高姓始祖公子高的第五代孫,食邑濟南歷城區的華山和遙牆附近。而公子高是姜太公十世孫,是春秋時期齊文公姜赤之子、齊成公姜脫的弟弟。齊文公死後,公子高決定辭官退隱,齊成公將高邑(今河南省禹縣)封為他的食邑。公子高的孫子高傒,也就是遙牆高固的爺爺,因迎立齊桓公姜小白有功拜為齊國上卿,齊桓公把盧邑(今濟南長清區)封為他的食邑,並世代世襲上卿。以下為高姓家譜世系(部分):公子高—公孫癸受—高敬仲(高傒)—高莊子(高虎)—高傾子—高固(高宣子)—高無咎—高弱—高厚—高止—高豎 —高武子(高偃)—高昭子(高張)—高無丕

唐朝後期改“高固君”為“遙牆”。據傳在唐朝藩鎮割據,時局紛亂的後期,亂兵進攻濟南到此地,忽然大風驟起,風沙滿天,“遙望形似一堵牆”。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保佑此地不受侵襲,後來就把“高固君”改名為“遙牆”,北宋南渡、金兵南侵佔據山東期間,遙牆開始建鎮並延續至今。

辛棄疾故里的遙牆鎮四風閘村,位於遙牆鎮政府駐地的東南方向5公里處,小清河支流趙王河的西岸,1998年曆城區政府在小村南面建起了“辛棄疾紀念館”。辛棄疾少懷壯志,才華出眾,22歲在家鄉聚義抗金。起義後,辛棄疾離家南歸,辛家因為擔心辛棄疾抗金受牽連,後人便遷到泰山附近,從此四風閘村便沒有辛家人至今。辛棄疾義勇雙全,曾單騎追殺叛軍,夜闖敵營生擒逆賊張安國,時年23歲,盡顯齊魯英雄本色,南宋朝野為之震動。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他畢生夢寐以求的是抗金扶宋。公元1165年,他曾向宋孝宗上書《美芹十論》主張北伐,提出收復中原故土的十條建議,慷慨論述治軍大計。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又創制飛虎軍,以彈壓湖湘。因與南宋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屢遭誣陷,被彈劾落職,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野。南歸40多年,無奈居家賦閒20餘載,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但他不計個人得失,矢志匡扶,畢生不悔。他將滿腔報國之志化為詞章,寫下長短句六百餘首,堪稱千古絕唱。辛棄疾與蘇軾共創“豪放”先聲,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

公元1207年秋,當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但詔令到江西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不久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據說他臨終前手指北方大呼“殺賊!殺賊!”宋恭帝追贈辛棄疾為少師,諡號“忠敏”。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當你再次在濟南遙牆機場從北向南起飛,或從南向北降落之時,從飛機舷窗向下望去,你就會看到辛棄疾的故鄉,一個叫四風閘村的小村。緊靠小村的南部,就是“辛棄疾紀念館”。下面這張圖片是這個村的衛星圖,以便於對歷史對詩詞有興趣的諸位辨認。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

濟南人或坐飛機來過濟南的人都熟悉一個名字: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般人嘴裡不說,心裡每次都會嘀咕:遙牆,是遙遠的牆嗎?濟南國際機場的名字怎麼這麼怪,一點都不國際。你猜的沒錯,遙牆就是“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意思。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濟南國際機場位於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位於大清河東岸(1855年黃河改道侵佔了大清河的河道)、小清河北岸(濟南市區眾泉匯流而成小清河,與黃河幾乎平行東流至東營入渤海)。濟南機場因此而得名,不能因為名字怪就不叫這個名,這可是國際慣例。飛機場佔了誰的地,就要用人家這個地名,雖然是國家的戰略和規劃,但7200畝的土地不能白佔,140分貝的噪音不能白忍,隨時潛在的危險不能白受,這麼解釋的話,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比較接地氣的機場還有:瀋陽桃仙機場(桃仙屯兒)、威海大水泊機場(大水泊鎮)、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地窩堡鄉)等等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遙牆鎮的四鳳閘村,是南宋抗金英雄兼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老家,在濟南國際機場以南6公里處的一個小村。濟南國際機場冠以“遙牆”之名並不辱沒其名,這可不是一般的牆,而是一段有歷史有典故的牆。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唐朝之前遙牆原名叫“高固君”。高固,姜姓,呂氏,是姜太公的第15世孫,世襲齊國上卿,是高姓始祖公子高的第五代孫,食邑濟南歷城區的華山和遙牆附近。而公子高是姜太公十世孫,是春秋時期齊文公姜赤之子、齊成公姜脫的弟弟。齊文公死後,公子高決定辭官退隱,齊成公將高邑(今河南省禹縣)封為他的食邑。公子高的孫子高傒,也就是遙牆高固的爺爺,因迎立齊桓公姜小白有功拜為齊國上卿,齊桓公把盧邑(今濟南長清區)封為他的食邑,並世代世襲上卿。以下為高姓家譜世系(部分):公子高—公孫癸受—高敬仲(高傒)—高莊子(高虎)—高傾子—高固(高宣子)—高無咎—高弱—高厚—高止—高豎 —高武子(高偃)—高昭子(高張)—高無丕

唐朝後期改“高固君”為“遙牆”。據傳在唐朝藩鎮割據,時局紛亂的後期,亂兵進攻濟南到此地,忽然大風驟起,風沙滿天,“遙望形似一堵牆”。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保佑此地不受侵襲,後來就把“高固君”改名為“遙牆”,北宋南渡、金兵南侵佔據山東期間,遙牆開始建鎮並延續至今。

辛棄疾故里的遙牆鎮四風閘村,位於遙牆鎮政府駐地的東南方向5公里處,小清河支流趙王河的西岸,1998年曆城區政府在小村南面建起了“辛棄疾紀念館”。辛棄疾少懷壯志,才華出眾,22歲在家鄉聚義抗金。起義後,辛棄疾離家南歸,辛家因為擔心辛棄疾抗金受牽連,後人便遷到泰山附近,從此四風閘村便沒有辛家人至今。辛棄疾義勇雙全,曾單騎追殺叛軍,夜闖敵營生擒逆賊張安國,時年23歲,盡顯齊魯英雄本色,南宋朝野為之震動。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他畢生夢寐以求的是抗金扶宋。公元1165年,他曾向宋孝宗上書《美芹十論》主張北伐,提出收復中原故土的十條建議,慷慨論述治軍大計。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又創制飛虎軍,以彈壓湖湘。因與南宋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屢遭誣陷,被彈劾落職,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野。南歸40多年,無奈居家賦閒20餘載,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但他不計個人得失,矢志匡扶,畢生不悔。他將滿腔報國之志化為詞章,寫下長短句六百餘首,堪稱千古絕唱。辛棄疾與蘇軾共創“豪放”先聲,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

公元1207年秋,當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但詔令到江西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不久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據說他臨終前手指北方大呼“殺賊!殺賊!”宋恭帝追贈辛棄疾為少師,諡號“忠敏”。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當你再次在濟南遙牆機場從北向南起飛,或從南向北降落之時,從飛機舷窗向下望去,你就會看到辛棄疾的故鄉,一個叫四風閘村的小村。緊靠小村的南部,就是“辛棄疾紀念館”。下面這張圖片是這個村的衛星圖,以便於對歷史對詩詞有興趣的諸位辨認。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穿越歷史,辛棄疾與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的淵源

一座機場,一個叫遙牆的地名,一首辛棄疾的詩詞,是否讓你穿越歷史,縱觀古今?是否讓你記住了“遙望形似一堵牆”的故事?當你抵達遙牆機場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辛棄疾的詞章?

破陣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青玉案

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採桑子·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清平樂

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水調歌頭·舟次揚洲和人韻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摟。誰道投鞭飛渡?

憶昔鳴[骨高]血汙,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