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基收益推高比價誘惑:基金公司的快樂與哀愁

基金 經濟 投資 市場營銷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6-21

2017年二季度以來,貨幣基金受捧有目共睹,臨近年中,其市場熱度是繼續上升。資金面繼續收緊的預期,以及7日年化收益率大面積過“4”的比價“誘惑”,都使該類產品的現金管理優勢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旗下貨幣基金的管理規模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基金公司也在紛紛乘勢營銷自己的貨幣基金產品,但該市場的繁榮卻並不能讓它們感到欣喜,反而主動管理類產品規模整體繼續下滑,貨幣基金追求高收益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加深了擔憂。

規模增長一枝獨秀

6月14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今年4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統計顯示,當月,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均出現了不同程度規模縮水的大環境下,貨幣基金“一枝獨秀”實現了份額和淨值規模的雙增長,總規模再度超過了4.5萬億元,同比上漲 4814.43億元,漲幅11.94%。

6月19日,一位華東地區中型基金公司的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雖然今年5、6月份的基金市場數據還沒有出爐,但從目前日常的貨幣基金表現看,不難預計,受年中資金面繼續緊張,產品整體收益率繼續上行的預期影響,該市場規模大概率還在攀升。從近兩個月來,各家基金公司紛紛高調營銷旗下的貨幣基金可窺一斑。銀華、融通、寶盈、信達澳銀、華泰保興等都在提示貨幣基金是當下現金管理理財的理想選擇。

其實,在經歷了今年1月份的大幅縮水之後,2月以來,貨幣基金市場就已開始了快速升溫,只是進入二季度後更加明顯。基金一季報顯示,儘管當季貨幣基金整體盈利,但華夏現金增利貨幣A、建信貨幣等仍出現了大額贖回。究其原因,與A股市場春節後出現反彈,部分逐利資金選擇贖回固收類產品,轉投權益類產品有關。

二季度的貨幣基金市場繁榮也與權益類市場表現相連,只是方向相反。當季,股市和債市缺少賺錢效應,使得二級市場資金、權益類基金和債券型基金都出現規模縮減,投資者急切降低風險偏好,而恰逢此時,低風險的貨幣基金收益率反而逆勢攀高,天時加人和推動其廣受追捧。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分析師郭志斌指出,市場倡導現金為王,作為重要的現金管理工具,流動性好、申贖便捷的貨幣基金更具優勢。(見圖1)

貨基收益推高比價誘惑:基金公司的快樂與哀愁

收益率的吸引

逐利是市場的定律和天性,哪裡賺錢資金就會往哪裡湧。貨幣基金市場重振雄風,除了有股債市場不振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收益率持續走高的吸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貨幣基金整體收益率仍在高位,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貨幣基金已經接近總數的50%,部分已經突破5%。(見圖2)

6月15日, 鵬華貨幣基金經理葉朝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說,貨幣基金收益率走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2016年下半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基調轉向防風險和去槓桿,貨幣政策中性偏緊,在資金供給出現下降的情況下,市場機構槓桿較高,過度依賴短期低成本負債實現資產負債擴張的狀況難以在短期內調整完成,加之年末、春節以及季末MPA考核等擾動因素,資金供需矛盾更加放大,短期資產利率在2016年年末以來始終維持較高水平。二是伴隨美聯儲加息,央行上調了MLF、OMO利率,資金成本的提升帶動同業存款、同業存單和債券資產的收益率均出現上行。三是金融監管的持續加強也促使各類資產價格出現調整,包括貨幣基金的各類主要短端資產價格。

其實,不只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近期也居高不下。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當週269家銀行共發行了1747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達4.49%,又連續上升了0.06個百分點。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也在持續上漲,這與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正相關,所以,貨幣基金收益率目前難見見頂跡象。

發力短期理財

6月15日凌晨美聯儲決策者扔下兩枚炸彈,實施“鷹派加息”,還暗示將更早地縮減資產負債表,令市場一片譁然。有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全球市場資金面緊張趨勢不減,在此背景下,受資金利率驅動的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型基金以及銀行理財產品等收益率有望持續保持高位並進一步走高。

葉朝明也認為,6月份,央行貨幣政策仍將保持中性偏緊格局,資金面難言寬鬆,同時,同業存單到期量將創歷史新高,也會對資金面構成壓力,貨幣基金收益有望進一步提高。融通現金寶基金經理王超更是明確表示,貨幣基金超過4%的7日年化收益率現在具有“比價優勢”,有配置價值。

不過,6月19日,華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必須承認今年以來在權益、債券產品規模下滑的背景下,貨幣基金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基金公司回撤的“短板”,但貨幣基金市場的蓬勃發展是“被動”投資行為使然,無論是從投資者角度還是從基金公司角度,都更希望權益和債券市場好起來。

“貨幣基金何時會觸碰天花板,目前暫不好說,但對比貨幣基金市場歷史數據,當下其總體規模和收益率水平均已達到了歷史高位”,該市場部負責人稱,即使貨幣基金收益率不下滑,但當權益市場明顯回暖時,資金也會出現迴流趨向,公司現在的營銷重點已準備向權益類產品定投和FOF等配置型基金上轉移。

貨幣基金一旦出現大贖回後衍生的流動性管理風險也是目前不少基金公司擔憂的問題。貨幣基金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是反映流動性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期限越長則意味著較低的流動性和較高的收益率。

根據規定,該指標不得超過120天,但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報的數據,有33只貨幣基金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至一季度末時超過100天,其中一隻超標。

有一個現象值得說明的是,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將現金管理產品的新發力點放在了短期理財基金上,如招商定期寶六個月理財債券、易方達掌櫃季季盈理財債券、國富日鑫月益30天理財債券等現都在募集中。

(編輯:楊穎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