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綠色低碳浪潮下的九龍坡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綠色低碳浪潮下的九龍坡

工藝環保了、汙水“收復”了、家禽糞便變寶了……在九龍坡區,低碳環保正悄然滲透於百姓生活和一些經濟產業領域。

生活汙水“變身”湖泊水源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綠色低碳浪潮下的九龍坡

桃花溪。資料圖

“水是城市的靈魂,低碳環保治水理念就是以消耗最少的能源,達到最好的治水效果。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補水工程就是將城市生活汙水淨化,讓其‘變身’為湖泊補給水源。”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如是說。

彩雲湖生態補水工程,有效解決了桃花溪自然補給水源不足以及桃花溪防洪問題,確保了桃花溪一溪清流。

桃花溪綜合整治中,進一步完善了上游雨汙管網的分流,提升汙水處理廠處理出水標準,創新採用“中水補水”的方式,將彩雲湖溼地公園周邊城市生活汙水作為水源,通過集中處理及溼地淨化,對彩雲湖生態補水。

據介紹,容積為19000立方米的彩雲湖汙水處理廠初期雨水預處理設施,主要對彩雲湖上游周邊5-10分鐘內的初期雨水中攜帶的面源汙染物進行沉澱處理。

在今年3月的持續降雨中,初期雨水預處理設施充分發揮設計功效,將汙染負荷較重的初期雨水經過收集沉澱處理,進入市政截汙管網或完成升級改造的彩雲湖汙水處理廠處理後達標排放,有效解決了初期雨水對彩雲湖水環境的影響。

垃圾分類試點引導居民低碳理念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綠色低碳浪潮下的九龍坡

九龍坡少年宮,小朋友學習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資料圖

在城區,九龍坡區去年把西城鏡園和橋灣小區作為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試點,引入垃圾分類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開展積分回收和禮品兌換活動,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處置,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在鄉村,金鳳鎮海蘭村蓮花街佔地80平方米垃圾分類服務站今年運行。該服務站實行會員制,以戶入會並領取一張垃圾綠色積分卡。現有會員336名,積分達4萬分,已兌換15000積分。其中,美麗鄉村重點院落農戶入會率達到90%。

此外,還設立垃圾積分兌換超市,實施垃圾分類“有償交易”。綠卡積分每月底可兌換積分券,積分券可在指定超市兌換等價商品。兩個月來,積分兌換達310人次,兌換積分4萬多分,貨值4000餘元,清潔劑、捲紙、食用油、洗衣粉等成為兌換熱門。

在巴福鎮,集中發放垃圾桶專用垃圾袋至各村,實施了統一簡易分類,比如發放的家庭式垃圾桶分為綠色、黃色兩種,綠色垃圾桶用於收納可回收垃圾,黃色垃圾桶用於收納不可回收垃圾。

循環農業系統讓糞便變“香餑餑”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綠色低碳浪潮下的九龍坡

循環農業。網絡圖

循環農業,是指在農作系統中推進各種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的活動,以此實現節能減排與增收。

近年來,九龍坡區內有些農戶和企業建立廢棄菜葉菜渣、豬糞、雞糞等回收“綠色產業鏈”,讓這些廢棄物變成了“香餑餑”。

在西彭鎮興明養雞場,雞籠下的糞便被打包裝袋、運走烘乾脫水後,殺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物,經發酵處理,便可當有機肥使用,實現了養殖戶農戶多方共贏;在西彭鎮長安村,養豬戶陸思全建起沼氣池,100多頭豬的糞便可以直接排入沼氣池,經密封發酵後產出的沼氣成為清潔能源,沼渣經過發酵、殺滅病菌後成為肥料;在白市驛一家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15頭生豬每天產生糞尿及汙水產量約80公斤,經厭氧發酵後產生的沼液與清水以設定的比例混合,通過灌溉管網為5畝植物提供生長所需養分;植物產生的秸稈、廢棄油渣等經預處理後,進入沼氣罐發酵,果實通過壓榨提煉植物油脂,製成生物柴油。

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實現養殖場自動投料、糞汙的自動清理、環控的自動化管理以及水肥一體化的智能灌溉等,實現了廢棄物100%的循環利用,可節約勞動力成本80%以上。

工業技術升級成綠色工藝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綠色低碳浪潮下的九龍坡

白市驛產紅蜻蜓食用油。資料圖

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就是努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一些工業在提檔升級,綠色工藝漸入工廠。

今年7月,位於銅罐驛鎮的重慶紅蜻蜓油脂公司九龍坡食用油廠,其食用油加工綠色關鍵工藝升級改造項目,獲得2017年工信部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這是重慶市今年獲得國家補助資金的6個項目之一。”區經信委相關工作人員說,“補助資金1200萬元,今年已下達600萬元”。

據項目確認表顯示,該項目預期解決的綠色發展關鍵問題為:精煉車間技改、節能改造、儲油罐區自動化儲油改造等。項目完成後,將應用先進完備的智能控制系統,完成熱能回收及循環利用等多項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該項目實施期限為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

有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九龍坡區加快培育壯大高端環保裝備業,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服務產業,培育引進了一批年營業收入超過5億元的骨幹企業,並計劃到2020年全區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以建成全市重要的環保產業基地。

記者 鄔姜/小編 楊燕姣

精彩回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