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低碳 武漢“碳寶包”喊大家低碳出行

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 自行車 騎行 中國文明網 2017-06-13
“互聯網+”低碳 武漢“碳寶包”喊大家低碳出行

市民使用共享單車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選擇低碳出行的你 快來這領“碳幣”

騎公共自行車上班就能換T恤、美食券?6月11日,倡導低碳出行的武漢“碳寶包”APP上線,市民步行、騎行都能賺碳積分兌禮品。

在武漢市節能宣傳週暨低碳日活動現場,市民陳女士下載了“碳寶包”APP分,兌換了兩張火鍋代金券,“今天中午正好去吃一頓。”她說,沒想到走路逛街、騎車上班,還能換禮品。

“希望通過這種互動的方式,讓大家都加入低碳出行的行列。” “碳寶包”APP負責人介紹,市民下載“碳寶包”APP,或者在微信關注“碳寶包”的公眾服務號後,可以通過低碳出行方式賺取碳積分,碳積分可以在“碳寶包”低碳商城裡,不定期兌換T恤、玩偶、美食優惠券等。

“互聯網+”低碳 武漢“碳寶包”喊大家低碳出行

志願者倡導綠色出行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目前,“碳寶包”APP只有安卓版,很快還會推出蘋果版,接入的低碳生活數據也會越來越多,除了步行、騎行,搭乘公交、地鐵出行等後期也有望賺取碳積分。

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作為全國低碳試點城市,積極探索開展“碳幣體系”創新研究,希望利用“碳幣兌換機制”引導市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體驗低碳生活,推動低碳消費。

武漢市低碳數據出爐 每騎車1公里減排0.2千克

6月11日,武漢市發改委公佈了一組低碳數據:在武漢,每騎行1公里,減少0.2千克的碳足跡排放;少開一天車減排6千克;少用一度電減排0.03千克。

碳足跡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出行、工作、交易及各類生產過程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集合。城市碳足跡越多,造成的環境負擔也越大。

家庭生活中,搭電梯上下一層樓的碳足跡是0.218千克,買一件衣服的碳足跡是4千克,喝一瓶啤酒的碳足跡是0.1千克。武漢市發改委表示,如若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低碳生活,無論大小高低,都可為武漢城市環境提升做出貢獻。

“互聯網+”低碳 武漢“碳寶包”喊大家低碳出行

學生倡導低碳生活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根據4月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摩拜單車共同發佈《2017年共享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共享單車的出現,已經讓市民使用小汽車出行的次數減少了55%,降低使用“黑摩的”的次數也達到了53%。

在全市首個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試點區域東西湖區,截至去年底,有超過4萬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每天產生可回收的垃圾0.6噸,減少汙染27%。

離履行《中美氣候領導宣言》承諾的時間點還有3年,今年武漢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3.7%,這意味著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消耗相對較少的能源。2015年,武漢市在第一屆中美氣候峰會上簽署了《中美氣候領導宣言》,承諾城市在2022年左右碳排放達峰。

一年一度的節能宣傳,主要目的是實現全市較低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從而發展低碳經濟。後者又叫綠色GDP,一種用技術、制度、產業創新取代能源投入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

選擇低碳生活 瞭解生活中的碳足跡

騎摩托車一公里 0.055千克

搭電梯上下一層樓 0.218千克

開車一公里 0.22千克

點一次外賣 0.48千克

開空調一小時 0.621千克

丟一公斤垃圾 2.06千克

買一件衣服 4千克

(武漢文明網綜合自長江日報、武漢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