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的惜春,將最狠的心留給了她自己

狠心的惜春,將最狠的心留給了她自己

作者:清極

雖於第三回出場,《紅樓夢》全書描寫惜春卻惜墨如金,前第七十四回,除了她的判詞,與她說的見了頭髮,要去做姑子的話語,其它都是無足掛齒。矢孤介杜絕寧國府,才算得上是她的“正傳”。這一回,她徹底爆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孤僻冷漠,鐵石心腸的惜春。

那時,抄到惜春房中,在入畫箱中尋出一大包金銀錁子來,約共三四十個,又有一副玉帶板子並一包男人的靴襪等物。

誰知惜春年齡下,膽子也小,見了這個十分害怕,說:“我竟不知道。這還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帶他出去打罷,我聽不慣的。”

王熙鳳審問得知:這些物件確屬賈珍賞給入畫哥哥的。因入畫爹孃都在南方,入畫和哥哥跟著叔叔嬸子過日子。叔叔嬸子又只知道吃酒賭錢,入畫哥哥怕交給他們又花了,所以每常得了,悄悄的煩了老媽媽帶進來叫入畫收著的。

王熙鳳覺得情有可原,不想小題大作,誰知惜春又道:“嫂子別饒他這次方可。這裡人多,若不拿一個人作法,那些大的聽見了,又不知怎樣呢。嫂子若饒他,我也不依。”

狠心的惜春,將最狠的心留給了她自己

而次日,她又叫來尤氏,讓她將入畫帶去,說,或打,或殺,或賣。尤氏看不慣她的冷漠,也就更她理論了幾句,誰知她不除了直接指責寧國府的不堪之外,也毫不忌諱地坦誠自己的狠與冷,她說:“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

惜春果真如此心冷口冷地發狠,尤氏只好認輸帶走了入畫。

那木多年的主僕緣分,說沒了,就沒了,入畫一定很是怨惜春的狠心冷漠吧。

可是,古語有云: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就算是一件尋常物件放在身旁數年,人們對它也會有感情,不捨得隨意丟棄。惜春怎麼會對入畫如此無情到極致呢?

我覺得這一切怪不得惜春,更不能指責她的無情。惜春也是塵世中一可憐之人。

狠心的惜春,將最狠的心留給了她自己

她母親早逝,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更別提關心愛護自己的女兒了。她從小到大,從未感受到半分來自於父母的憐愛。

世人常言:長兄如父而惜春的哥哥賈珍卻是一味的只顧自己高樂,他何曾有過對這位胞妹的關心,甚至不曾對這位妹妹有過隻言片語。他的態度是,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連親哥哥都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她嫂子尤氏了。尤氏出身低微,在寧國府裡是個說不上話的,又不得自己丈夫賈珍的歡心,只能勉強的保全自己的地位。若說她有心呵護惜春,也應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尤氏自然是不會去為惜春爭取些什麼。

因此,惜春她雖然有父親有哥哥嫂子,但實際上卻比父母雙亡的黛玉湘雲等人更加可憐。黛玉湘雲等人她們的父母已經仙去,她們是真正的孤兒,大家都會投之以相應的憐憫。而惜春是親人猶在,卻無人關心,內心裡會更加的為此心寒。

狠心的惜春,將最狠的心留給了她自己

與黛玉比較,她也沒有驚為天人的容貌,更沒有舉世無雙的才華,也沒有賈母的極度關心,她有的不過是一個公侯小姐的名頭和無窮無盡的落寞與悽苦。

她小小年紀,獨自一人生活在大觀園裡,沒有任何人的關愛,也就只能算是一種隱居,她要將自己埋沒大觀園的熱鬧裡,遠離醜惡,保全自己的清白與尊嚴。

長此以往,她也漸漸的變成了一個懂得不關心他人的冷漠人,內心裡也形形成了一種觀念“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他不是不眷戀紅塵,而是紅塵太過令她失望,她只有以最狠心的方式對待自己——我管好自己,我不想拖累你,你們也別拖累了我。

狠心的惜春,將最狠的心留給了她自己

所有,她也對尤氏說:“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況你我二人之間。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

這世間的人情就是這個樣子,唯有感受到過愛,才懂得怎樣去愛,唯有感知了溫暖,才懂得什麼是溫暖。惜春一直都是正活在冰冷的家庭環境裡,自然只知道遵循自渡的法則,而不知道,也不會去體恤每一個人。這也是世間的一種公平。

三毛說:“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惜春在人生失意之時,不要別人操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又為什麼還要苛責惜春,而指責她的冷漠呢?攆走入畫,也應當是她自感最終難以保全自己,而讓入畫自己早日自渡。狠心的惜春,最狠的心留給了自己。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珍愛紅樓夢

珍愛紅樓夢 重酬徵稿

期待你的參與

詳情請點擊→徵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