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叛逆的孩子不正常,青春期叛逆家長該怎麼辦?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心理 大午心理 大午心理 2017-10-24

親子關係

眾所周知,孩子到了青春期的年紀都會有點叛逆,而這個叛逆期似乎是在初中以後,但有的家長很頭疼,自己的孩子才3、4歲,就開始學會頂嘴了,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似乎已經有叛逆的“傾向”,其實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都不一樣,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更應該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問題。

不叛逆的孩子不正常,青春期叛逆家長該怎麼辦?

做好“功課”,認清孩子叛逆的三個時期

一般來說,孩子長到三四歲時,其獨立慾望明顯增強。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不願處處被人壓制,不滿足於模仿成人,要求獨立思考,獨立行動。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你會發現有的小女孩會偷偷穿媽媽的高跟鞋,或者模仿父母的一些行為。在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有了對外界的認識,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其表現出來的“叛逆”只是自我意識的一個方面,家長切不可以報以粗暴的指責,孩子生氣的時候家長不要不在意,其實孩子已經有自我意識。

而這時父母對孩子照顧過多,干涉過多,就會使他們特別反感。其突出表現是不聽指揮,自行其事,經常跟父母頂嘴,令父母頭疼。

如果說3、4歲的小孩還只是頂頂嘴,那麼上到小學三年級以後,孩子進入第二個叛逆期,就不是頂嘴這麼簡單了。孩子身體在逐漸發育,想法也變得很多,有時候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就很想去做一件事,而且脾氣會變得有點暴躁。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正好遇到不說理,不問原因,只要結果,並且脾氣暴躁的家長,那麼衝突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特別是母親,常常簡單粗暴地責罵孩子,卻從不問孩子原因,這樣孩子不但不會聽,反而會更叛逆。

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青春期。孩子上到初中後,開始成為一個“小大人”,對自己的儀容有要求,而且生理上的變化也會帶來很多心理上的變化,在荷爾蒙的作用下,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各種在家長看來奇怪的想法,會想做很多“奇怪”的事。這個階段的孩子,“叛逆”幾乎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家庭氛圍比較和睦,家長與孩子溝通得當的情況下,孩子還是可以安然度過這個時期,反之則容易出現很多問題。

不叛逆的孩子不正常,青春期叛逆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到底為何叛逆

作為家長,你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嗎?在生活壓力巨大的當下,可能家長們更多的時間在忙著掙錢養家,供車供房,還有孩子各種補習班的開銷等等,有的家長說,沒那麼多時間去了解孩子。

在瞭解自己的孩子這一點上,很多家長做得不足。瞭解孩子並不是時間的問題,利用一些瑣碎的時間也可以與孩子進行溝通,從而瞭解孩子心裡的想法,比如利用飯前飯後的十分鐘或者半小時,聊聊孩子在學校的事情,或者利用週末假期等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去了解孩子的想法,感知孩子的變化。

在瞭解的基礎上,才能談尊重。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是屬於自己的,特別是對於母親而言,孩子就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那麼孩子做什麼都應該聽父母的,甚至有的母親會覺得,孩子不聽自己的,就是“不孝”。但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孩子從生下來那天起,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形成自我意識,會有自己的想法,會慢慢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要求獨立的願望,有時候呈現在父母面前,就是所謂的“叛逆”。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該聽你的。家長其實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件事,父母可以儘可能為孩子提供活動機會,創造活動環境,讓孩子去試過之後,再跟孩子去分析其中的對錯利弊。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最好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動,畢竟孩子的思維與成人是有差異的,尊重這種差異,當孩子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設想時,做了一件從來未做過的事,父母應積極支持,並及時讚許。

此外,建立一個民主的家庭氛圍,給孩子更多的發言權,也會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並減輕逆反的心理。

家長反思: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

很多時候,家長都意識不到一個問題,在外面所接收到的壓力和情緒,不經意間就會宣洩在孩子身上。一般來說,家庭氛圍比較和睦,父母雙方脾氣比較溫和的,往往孩子的性格也會比較溫和,比較乖巧。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家長平時工作壓力就很大,沒時間陪伴孩子,就會想通過物質來補償孩子,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並不意味著愛,孩子需要被瞭解,你給孩子的未必是他想要的,很多時候孩子的叛逆,其實只是想引起父母的關注,想要被疼愛。家長應該反思一下,面對孩子的叛逆,自己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能不能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能不能好好審視自己,把心態放寬一點,放平和一點,以與孩子平等的心態好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

其實有時候家長自己也會遇到很頭疼的問題,在適當的情況下,家長也可以與孩子聊一聊自己的事情,構建同理心。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分析、討論自己的事情,引導孩子學會反思,這樣也有利於家長與孩子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孩子叛逆,很多情況下都是為了證明自己,讓自己有存在感,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缺愛的一種表現。她印象最深的一個案例就非常典型。初三的一個男孩,逃課,早戀,媽媽辭職在家想扭轉這個局面,但是為時已晚,最後媽媽都患上了焦慮症,需要看心理醫生才能緩解。

這個孩子從小父母就不怎麼在身邊,媽媽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人,回到家看到孩子的成績單,成績不理想,就是一通罵,然後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強迫孩子去上補習班。這位媽媽當然是愛孩子的,但孩子始終沒有得到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缺乏父母的陪伴,而父母又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孩子到底要的是什麼,以什麼方式孩子才能接受。

所以,要想孩子有一個良好性格,並安然地度過三個叛逆期,除了充分尊重和了解孩子,家長也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要相親相愛,互相關懷,使家庭洋溢在和睦、互助、自由、快樂的氣氛之中。即使家庭中存在分歧,也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而是通過協商解決。

家長教育孩子時,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而應以友善的態度啟迪孩子,避免枯燥的說教。

不要求孩子立刻聽從家長所說的每一句話,而是給他們適當留有思考及情緒準備的時間,以防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

不叛逆的孩子不正常,青春期叛逆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叛逆期家長怎麼做?

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父母跟孩子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行為難以理解。如果家長一味按照自己的思維來評判孩子,勢必會產生矛盾。所以,當孩子出現異常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衝動責罵孩子,而是要給孩子辯解的機會,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對孩子要有耐心。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家長的工作壓力也很大,所以往往對孩子缺乏耐心。只要孩子一犯錯,就又打又罵,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導致家庭矛盾激化。所以,建議家長要多花心思在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對其不當的行為要耐心教導,幫助其認識錯誤並改變。

因勢誘導,化不利為有利。人的很多性格特點都是有弊有利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未定性,家長只要善於挖掘孩子的優點,並加以正確的引導,可以助其成才。有些孩子雖然調皮搗蛋,但是頭腦靈活,學習能力強。家長如果看到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孩子,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效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